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功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功令

❶ 古时国家考核和录用学官的法令。《史记·儒林列传序》:“余读~,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❷ 泛指法令。方苞《狱中杂记》:“~: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

法令

法令

令(功令;格令;仪令;科令;律令) 宪(宪令;宪命;法宪) 律(律令;科律) 辔(衔辔) 网络时纲 典书 玉条 科教 科法 金科
法令和威势:法势
法令、禁律:宪防
典章法令:典柯
制度法令:制令
法令细节:小文
法令的第一篇:令甲
法令所出之处:法门(不二~)
法令严密:纲目不疏
法令或纪律严明,必须坚决执行:令行禁止 禁止令行
法令繁琐苛刻:摇手触禁
(政权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法令)

另见:制订 命令 遵守 执行 禁止 触犯 违犯 处罚

☚ 法令   各种法令 ☛

功令gōng lìng

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史记·儒林传》:“余读~~,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司马索隐:“案谓学者课功,著之於令,即今之学令是也。”

功令

汉代关于建立太学和博士弟子制度的法令,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官办高等教育的立法。始见于《史记·儒林列传》、《汉书·儒林传》。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依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开办太学于长安。设五经博士各一人为师,招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受业。博士弟子由主管太学的太常通过考试选拔。地方通过县令长丞、侯国相推选,经郡太守、侯国相审查,可输送人才往太学受业,为员外博士弟子。选人不当,负责长官要受到惩罚。太学以“五经”为教学内容,每岁举行考试,设科射策,并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授予一定的职位。西汉《功令》所规定的太学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兴办太学的基础。汉以后类似的法令,有晋代的《贡士令》,北齐的《考功令》、隋唐的《学令》、《选举令》等。

功令

科举考试用语。科举时代指考试制度中有关考试、录用的法令和规程。《清稗类钞·考试类》:“考试之功令至严,凡倡优隶卒之子弟及有刑伤过犯者,皆不得预,跨考冒考者亦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