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鈔鈔(钞)Chā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南之卢氏、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初见於 《姓苑》,未详其初源。《姓氏考略》云: “辽金姓有之。辽有猛安钞兀,与宋战。” 猛安,即千户长。
明代有钞秀,正德举人; 又有钞介,嘉靖进士。

“钞”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钞”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4191强行取物。古方言。《方言》第十二:「~,强也。」晋郭璞注:「强取物也。」《后汉书・公孙瓒传》:「攻~郡县。」粤语。广东广州。1916年《番禺县续志》:「广州谓偏翻检取衣物曰~。」铜元;钱币。江淮官话。安徽安庆〖〗。从前一百个~就是一吊。西南官话。四川。唐枢《蜀籁・四川方言方音表》:「~,钱币,赌场用。」吴语。安徽芜湖。民国《芜湖县志》:「今俗呼铜元为~,呼纸币为钞票。」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紙幣部 > 概稱 > 鈔
鈔  chāo

紙幣。鈔通“抄”,有抄紙意。又紙質的契據、經官府蓋印的信物、文件稱爲“鈔”,唐代有“田鈔”、“文鈔”名目,宋代紙幣產生後,鈔即與紙幣意混同。繼之金代發行交鈔,元、明又有寳鈔等,鈔遂爲紙幣的代稱,或稱爲錢鈔、鈔銀、鈔券、鈔貫、鈔會、鈔關、鈔票等。《正字通·金部》:“《韻會定正》曰:官收物而給印信文憑也,即今之鈔關,舊注錢鈔。”《金史·食貨志三》:“户部尚書蔡松年復鈔引法,遂製交鈔,與錢並用。”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正是小娘愛的俏,老鴇愛的鈔。”《明史·食貨志五》:“鈔始於唐飛錢,宋之交會、金之交鈔。”《金瓶梅》第五十六回:“桂姐道……‘他家賺錢賺鈔,帶纍俺們受驚怕’。”

E26E
(一)chao“钞”的繁体。
(二)miao“钞”的繁体。

鈔chāo

C096
“钞”的繁体。

〖鈔〗 粵 caau1〔抄〕普 chāo

❶ 掠取,掠奪。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手指突入其閒而取之,是之謂『〜』。」范曄《後漢書.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攻〜郡縣。」
❷ 通「抄」,抄寫,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抄」。杜甫《贈李八祕書別三十韻》:「〜詩聽小胥。」(小胥【粵 seoi1〔需〕普 xū】:古代專任謄寫的小吏。)
❸ 鈔票,紙幣。脫脫《金史.志第二十九》:「遂制交〜,與錢並用。」(制:通「製」,製作。交〜:金、元兩朝所用的紙幣。)

鈔钞,金文;篆chāo

[金(意符)+少(聲符)→鈔(《説文》:“鈔,叉取也。從金,少聲。”鈔,漢代時,鈔義爲叉取,即用金屬插入一物中將其叉出。到了宋代“鈔”指“紙幣”,因其本位是“鐵錢”,故鈔從“金”。至元明兩代稱紙幣爲“寶鈔”。清代咸豐前“票、鈔”是分開的。 太平天國運動暴發後,清政府爲鎮壓而籌集軍餉,曾發行了大量的“大清寶鈔”。用以代替製錢和“户部官票”。自此产生了鈔票一詞,一直使用至今。鈔又與“抄”通,指抄襲他人文章。)]
胡適《汪長禄先生來信》:“我怕的是一般根底淺薄的青年,動輒鈔襲名人一兩句話,敢於扯起幌子,便‘肆無忌憚’起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