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鈔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版本 > 鈔本 鈔本 chāoběn 亦作“抄本”。依照某一底本手抄而成的書。唐以前習慣上稱寫本,是雕板印刷術發明前主要的書籍流播形式,從漢以前的簡牘、帛書到唐代的卷子,皆係手抄而成。雕板盛行後,一些較爲專門、不甚著名而需要不廣的著作,多靠抄寫流傳;部分較著名的著作在付梓前亦有抄本流傳,如《紅樓夢》、《聊齋志異》等;一些著名的藏書家還影抄珍善本以存真。鈔本之名目,從抄寫時代和抄寫人看,可分唐寫本、宋鈔本、元鈔本、明鈔本、清鈔本、毛鈔等,從抄寫過程上看,有精鈔本、影鈔本等。清·顧炎武《與潘次耕札》:“寄去《文集》一本,僅十之三耳,然與向日抄本不同也。”《四庫全書總目·聖諭》:“其有未經鎸刊,祗係鈔本存留者,不妨繕録副本,仍將原書給還”。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紙幣部 > 概稱 > 鈔本 鈔本 chāoběn 亦稱“鈔母”。紙幣發行的準備金。多以銅錢、金、銀充當,也有以布帛、度牒充當者。《金史·食貨志三》:“泰和……六年四月,陝西交鈔不行,以見錢十萬貫爲鈔本。”《元史·成宗紀一》:“〔至元三十一年〕諸路平準交鈔庫所貯銀九十三萬六千九百五十兩,除留十九萬二千四百五十兩爲鈔母,餘悉運京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