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剝剝(剥)Bō

《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罕见姓(不念bāo)。现代南方有。”未详其源。

1.bō 割裂。劉安《屏風賦》:“表雖裂剝,心質貞𢡱。”劉勝《文木賦》:“既剝既刊,見其文章。”
2.pū 擊,打。通“撲”。張衡《西京賦》:“蘅藕拔,蜃蛤剝。”

❶斫去次地之皮。《周禮·秋官·柞氏》: “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 冬日至,令剝陰木而水之。” 鄭玄注: “刊、剝互言耳,皆謂斫去次地之皮。”
❷猶“倮”。《禮記·檀弓上》: “喪不剝奠也與,祭肉也與。” 鄭玄注: “剝,猶倮也。有牲肉則巾之,爲其久設塵埃加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剝,邦角反。”

8483
(一)bo与“剥”同。
(二)bao与“剥”同。

剝剥,篆bāo,bō

[彔(古音爲“卜”。用作聲符)+刂(刀,意符)→剝(《説文》:“剝,裂也。從刀,從彔。彔,刻割也,彔亦聲。”剝:1.bāo用刀削,去掉皮殼〈剝皮、剝殼〉。2.bō多用語合成詞或成語〈生吞活剝、剝奪、剝削〉。)]
《詩經·豳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八月打下樹上棗,十月收穫田裏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