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岁寒三友纹盒
明代嘉靖年间 (1522~1566年)漆器,木胎通高八点八厘米,直径十七厘米,盒以绿漆为地,雕朱漆花纹,盖面下部雕波涛流水,水中隆起三根石柱,并由石柱分别盘缠起松、竹、梅的枝叶,至顶端穿插,组成“福”、“禄”、“寿”三字,构思巧妙,立意新颖,这在嘉靖以前的漆器作品中是不曾见的。盒的立墙为墨绿地上雕凤、鹤及云纹,盒底刻“大明嘉靖年制” 款,剔红福禄寿岁寒三友纹盒,图案组织繁密,在雕刻刀法上显得比较快利,边棱明显,磨工不十分精细,具有嘉靖时期的典型风格。明永乐、宣德时期,我国漆器工艺辉煌灿烂,绚丽缤纷。自宣德后,由于经济衰退,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重重,使漆器生产受到影响,皇家果园厂雕漆生产不景气。嘉靖以后,挑选民间工匠来京充实到御用监漆器制造机构,使果园厂的雕漆风格受到民间工艺的影响,其雕刻刀法快利,不磨熟棱角,显得更加纤巧细腻,形成了与早期作品完全不同的特点。该盒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剔红岁寒三友纹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