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前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前线 前线长篇小说。洪灵菲著。1928年5月上海晓山书店初版。 ☚ 焚烬 人间地狱 ☛ 前线 前线长篇小说。刘北斗著。1937年6月北平前线文艺社初版。 ☚ 在城市里 芭蕉谷 ☛ 《前线》《前线》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苏联作家柯涅楚克(1910—1972)的三幕剧作。剧本围绕什么人来指挥战争的问题展开剧情。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墨守成规,不适应领导现代化战争。他的弟弟和儿子都劝他不要再担任总指挥,但他拒不听劝说,也不接受下属的建议方案,致使战争初期苏军失利。莫斯科总部下令撤换戈尔洛夫,任命指挥得力的年轻的奥格涅夫为前线总指挥。剧本的背景是卫国战争初期。1942年苏军前线几乎处于崩溃的状态,剧本对苏军失利的原因作了严肃的思考。通过对前线战况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红军已具备了由防御转向进攻的客观条件,但还缺乏现代化作战的能力;进而提出要提拔年轻有能力的指挥员参加现代化战争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剧本还揭示了革命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戈尔洛夫本是内战时期的老干部,他忠于革命事业,勇敢顽强,有牺牲精神,但爱摆老资格,轻视军事科学知识,看不起年轻有才能的将领,不懂现代化战争的特殊性,仍抱住内战时的游击战经验不放。他的指导思想是,“只要行动,不要思考”,因此在新的、现代化战争面前表现出无知、狭隘、指挥不力。年轻的奥格涅夫既珍视内战的经验,又认真学习现代化战争知识,具有全局的战略眼光和指挥现代化战争的出色才能,挽回了因为戈尔洛夫指挥不力而造成的失败局面。特别是他爱惜战士的生命,既狠狠打击敌人,又避免了无谓的牺牲,是个深得战士拥戴的成熟的指挥员。 剧本情节紧凑,语言简洁。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场景和语言,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战争初期的形势,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剧本运用鲜明的对比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奥格涅夫和戈尔洛夫两个截然不同的指挥员形象。特别是奥格涅夫的描写笔墨不多,但形象丰满,他机敏、果敢、判断力强,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等特点跃然纸上,是苏军优秀指挥员的典型。剧本密切配合战事的进展,尖锐地揭露了革命队伍内部的矛盾,切中时弊,对战争的胜利起了促进作用,因而荣获1943年的斯大林奖。 火线;前线huǒxiàn qiánxiàn【同】 都是名词;都可指作战时双方军队对峙的地带;都是军事术语,有专业语色彩;都可喻指某方面工作的现场。 前线qiánxiàn作战时双方军队接近的地带;也指工作的第一线 前线qiánxiàn〈名〉作战时距离敌方最近的地带:奔赴前线│撤离前线。 前线qiánxiàn作战时两军相接的地带,与“后方”相对。有时用于比喻义。 前线qianxian作战时双方军队靠得很近的地带,也比喻紧要的部位:军队开赴~|部队首长亲临~指挥战斗|~将士打得很英勇顽强|在救灾~,小分队共救出五十多人。 前线(同)前方 前哨 前线qián xiàn作战时双方军队接近的地带。1911年《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彭家珍电》:“我军以军火缺乏,难挫顽凶,兹特购买大批军火,由西伯利亚铁道运经滦州,直赴前线救援。”1925年梁启超《我们该怎么样应付上海惨杀事件》:“战线广漠,非惟难得照顾,而且易生破绽,所以范围愈缩小愈好——后方援助,固然以多为贵,前线对垒总要集中一点——我们要认清题目,这回义愤是专对‘上海英捕房’。”1944年民国政府《战时出版品审查办法及禁载标准》:“泄露国军之编制、番号、装备、驻防地点、调动、补充、整训情形及作战计划者。本项解释: (一) 泄露陆海空军(包括出国部队及在华盟军)之编制、部队番号、驻防或作战地点、部队集中与调动之日期、地点者;(二) 泄露我方秘密军事计划及作战计划者;(三) 泄露敌军作战计划及秘密军事计划之内容与来源者;(四) 泄露我军事最高当局,前线各军、师、旅长及盟军高级官长之行踪者。” 大后方、敌后、后方;敌前、前敌、前方、前哨、前线、前沿○大后方dà hòu fāng(名)远离战线的大片地区:进入敌人~|搞好~生产|支援~| 中国西南~|他随学校迁到~。 ○敌后dí hòu(名)作战时敌人的后方:深入~|建立~根据地。 ○后方hòu fāng(名)远离战线的地区:~医院|~工作|~基地|~留守处|~加紧生产|插入敌人~。 ●敌前dí qián(名)与敌人作战的前线:开赴~|~指挥员。 ●前敌qián dí(名)前方直接对敌的地方:~总指挥|~委员会|身临~。 ●前方qián fāng(名)接近战线的地区:~将士|~医院|~兵工厂|支援~。 ●前哨qián shào(名)警戒的第一线:反敌~|东海~各岛。 ●前线qián xiàn(名)作战时双方军队接近的地带:~指挥|~兵团 |奔赴~。 ●前沿qián yán(名)防御阵地最前边的边沿:~阵地|阵地~|战斗的~|~指挥所。 后方←→前线 前方hòu fāng ← → qián xiàn qián fāng后方:远离战线的地区。 前线剧本。苏联剧作家柯涅楚克作。1942年发表并上演。通过代表保守落后、脱离实际的红军将领郭尔洛夫与有主见、深谙现代军事艺术的年轻将领奥格涅夫的冲突,反映红军中两种军事思想的斗争。对红军组织胜利反击起了很大作用。获1943年度斯大林文学奖。 前线泛指战时第一线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地区。平时也指处于敌人侵略威胁下的前方或边防地区。 前线front line;fro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