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判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卷宗部 > 罪書 > 判狀 > 判詞 判詞 pàncí 即判狀。 判决书【同义】总目录 判决书判词 判词 判词判决书的旧称。唐·康骈《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其后有判词云:‘崔道枢所害雨龙,事关天府,原之不可。’” ☚ 徽册 则哲 ☛ 判词 判词即“判”,见该条。 ☚ 判 判状 ☛ 结论 结论判词 判案 另见:确定 正确 结果2 ☚ 认为 推断 ☛ 诉讼文书 诉讼文书牒诉 牒状 ☚ 告诉的文书 诉状 ☛ 表示感谢的话 表示感谢的话谢辞 ☚ 表示态度的话 诺言 ☛ 判词text of judgment法院判决的文书。英文judg-ment既指判决,又指判词。在国际法院,法院在结束讨论时通过判词,并在法院的公开庭上宣谈。判词应叙明理由并载明参与裁判的法官姓名。按照1978年《国际法院规则》第95条的规定,判词应载明判决是由法院或由分庭作出,并应包括:宣读判决的日期;参加判决的法官的姓名、各当事国的名称;各当事国代理人、律师和辅作人的姓名;诉讼程序的概述;各当事国的诉讼主张;事实的陈述;法律上的理由;判决中可付实施的规定;有关诉讼费用的裁决,如果有这种裁决;构成多数的法官的人数和姓名;关于该权威性判词文本的声明。判词应由院长和书记官长签名,并应归存法院档案和分送当事国各方。 判词古代地方州县对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语。清代刑事案件上报公文中的判决词一般称“看语”,而民事案在州县一级便可作出终审判决,其判决语便习称为“判词”。判词无一定格式,通常也不须引用《律例》,只须判明该案处理结果即可。判词可长可短,有辩理明析的长篇巨制,更多的却是简短的批示。判词一般批写在呈状上或笔录上,并不单独制作,一般也不送答当事人,仅口头宣布,唐代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常常将判词作为一项考试内容,为考试而作的是一种“拟判”,不同于地方官的“实判”。拟判常常采用四六骈体,雕琢文字,华而不实,而实判较少用骈体。又,在呈状递上之初,有时州县官也作出一些批示,称作“批语”。批语与判词的区别在于,一般说来判词是结案时所作,而批语是收案之初所作。但由于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并无法定严格规定,也常常在收案之初即以批语结案,批语与判词也就无明确区别。 判词court verdic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