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胡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胡兰女,1932—1947

山西文水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师来到晋中,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使她从心底里热爱共产党。1945年十三岁时,便担任妇救会工作。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试点,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任解放区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干事。1947年1月12日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军队袭击云周西村时,由于叛徒出卖被捕,面对凶残敌人,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她愤怒高喊“要杀、要砍,我顶着,不准残害乡亲!”说完,从容地向铡刀走去,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15岁。同年二月,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亲笔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

人民女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
女英雄刘胡兰
张望等
安明阳
东北书店1948年版14页
大岳新华书店1949年版25页
(大连)青年团东北委员会宣传部编印
1951年3月版
刘胡兰小传
学习刘胡兰
刘胡兰
永生的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的小故事
刘胡兰
女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
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传
刘胡兰烈士的生平
梁星
西北妇联宣传部编
李冰
滕明道 枫岚
陈宇光
群力
江苏展览馆供馆
山西刘胡兰编写组
晋青
吴世楠
马烽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年7月版83页
西北青年出版社1952年7月版31页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44页
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11月版
中华书局1959年版40页
少年儿童出版社1963年版
江苏人民出版社1972年6月版20页
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237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5月版117页
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年11月版91页
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409页
中国青年报1957年1月5日,人民日报
1957年1月12日,新华半月刊1957年
3期
回忆党的好女儿刘胡兰
和刘胡兰相处的日子——访刘胡兰烈士入党介
绍人吕铭同志
陈德照
钟林
山西日报1957年1月10日
新疆日报1957年1月12日
我的好女儿胡兰子
纪念我们的女儿胡兰子
胡文秀
刘景濂 胡文秀
山西日报1957年1月12日
人民日报1957年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1957年1月12日
刘胡兰的几个小故事
坚贞不屈的英雄战士——刘胡兰壮烈牺牲十四
周年
滕明道 韩健民
郅式
人民日报1957年1月12日
中国青年报1961年1月12日
姐姐的精神鼓励着我
不朽的青春——纪念刘胡兰烈士就义十五周年
在刘胡兰走过的路上——记刘胡兰同志就义十
五周年
刘芳兰
司马兵
杨垦夫
山西日报1961年1月12日
中国青年报1962年1月11日
人民日报1962年1月12日
和刘胡兰相处的日子
忆胡兰子
英雄的心愿 领袖的赞誉——刘胡兰事迹访问
吕铭
胡文秀等
杨宗
中国妇女1962年1期
山西青年1977年1期
山西青年1978年1期
回忆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
吕 铭
郭栋材
中国妇女1979年1期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8卷第280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37页
刘胡兰(1932—1947)
刘胡兰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
张敏孝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113页
中国共产党英烈小传第1集第417页
青年英雄谱第1辑第1页
青年英雄的故事第237页

刘胡兰

纪念刘胡兰就义四十周年大会在文水县隆重举
行——李立功同志发表讲话
 山西日报1987年1月13日
刘胡兰精神不死
刘胡兰
郭栋材
黎 牧
山西革命烈士史料(一)第126页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373页
革命烈士刘胡兰铜像在太原揭幕
刘胡兰(1932—1947)
刘胡兰(1931—1947)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
李方诗等主编
范济国
郭先逑
肖 黎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118页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82页
革命烈士传(八)第223页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女人第433页
刘胡兰

刘胡兰

三幕歌剧。西北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等执笔,刘莲池修订。东北新华书店1948年出版。全剧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反映了女英雄刘胡兰烈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短暂的一生。第一幕着重刻画刘胡兰组织发动群众除奸反霸、支援前线、救护伤员,后被敌人告密,不幸被捕。第二幕着重表现刘胡兰在刑场上坚贞不屈,怒斥敌人壮烈牺牲。第三幕写我军指战员在刘胡兰烈士的崇高精神鼓舞激励下英勇杀敌,为烈士报仇。剧本着力表现了女英雄刘胡兰无限忠于革命事业,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该剧语言朴实简练,注意大众化;体现地方色彩,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 赤叶河   星星之火 ☛
刘胡兰

刘胡兰

三幕十一场歌剧。西北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等编剧,罗宗贤等作曲。1948年作。1948年12月太岳新华书店出版;1949年1月北京新华书店初版。1949年9月上海新华书店初版。中国人民文艺丛书。附曲谱54首。

☚ 老舍戏剧集   劳动光荣 ☛

刘胡兰

刘胡兰

又名: 《女英雄刘胡兰》。三幕十一场歌剧。西北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等编剧,罗宗贤等作曲。1947年初稿为四幕话剧。1948年春改写成歌剧。同年西北战斗剧社首演。1948年12月太岳新华书店初版。剧本根据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的真实事迹编写。写蒋阎军在山西农村袭扰,施行血腥镇压,年仅十七岁的刘胡兰在村中组织群众支援前线、冒着风雪严寒和生命危险,把干粮、军鞋送往前线,掩护伤员回家养伤。地主石三海和恶霸石头向阎军告密,敌人包围云周西村,逮捕和毒打刘胡兰和革命群众,强迫他们“坦白”。刘胡兰临危不惧、在刑场进行坚决斗争,为严守党的机密,壮烈牺牲。剧本演出后激起了广大战士的阶级仇恨,燃起复仇火焰,起到教育作用。“由于刘胡兰烈士的事迹,典型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反映了解放区军民不惜牺牲一切,迎接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的战斗精神,同时也突出地暴露了垂死挣扎的反动派的凶残。虽然剧本比较粗糙,仍然具有惊心动魄的强烈效果” (唐弢主编: 《中国新文学史简编》)。它是解放战争时期新歌剧创作中一个优秀的作品。

☚ 群猴   赤叶河 ☛

刘胡兰

刘胡兰

魏风等编的歌剧《刘胡兰》中的主人公。她生前在村里担任妇女秘书,在工作中不辞辛劳,勇挑重担。在“枪声响”,“炮声隆”的战斗环境中,她经常顶风冒雨不顾个人安危,送干粮、军鞋上火线;回到后方,她又起早睡晚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宣传前方的辉煌战果,鼓舞群众的斗志。她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对革命同志和人民群众无比热爱和关怀,总是耐心细致地照顾伤病员,体贴入微地关心贫苦农民,处处表现了她对同志、对人民的火热心肠。相反,对贼心不死的地主石三海和小恶霸石头等阶级敌人,她却处处警惕,与之坚决斗争。她领导全村穷人清算了反动地主的罪行,密切注视着他们变天复辟的阴谋。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阎匪逮捕,在貌似强大的敌人的面前,她临危不惧。面对敌人的屠刀,她横眉怒斥顽匪,继续向群众作宣传,至死也不出卖组织和同志,最后高呼战斗口号,从容就义,用她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的热血谱写了英雄的篇章。刘胡兰的一生不愧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典型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反映了解放区军民不惜牺牲一切迎接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的战斗精神,同时也突出地暴露了垂死挣扎的反动派的凶残,产生了鼓舞斗志、惊心动魄的强烈效果。她的形象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解放区文艺舞台上塑造得较完美而又富有光彩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之一,为我国现代文学塑造新型的英雄人物提供了初步的经验。

☚ 刘金妹   赵石头 ☛

刘胡兰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女英雄。山西文水人。1946年在文水县云周西村发动群众投入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干事。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袭该村时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厉声痛斥敌人说:“死有什么可怕!铡刀放得不正,放正了再铡。”说完,便壮烈牺牲。毛泽东听到了刘胡兰牺牲的事迹后,以沉痛的心情,挥笔疾书,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接着,新华社播出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和毛泽东的题字。一个向刘胡兰烈士学习、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热潮迅速在部队和地方兴起。
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

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2年加入抗日救国儿童团。1945年参加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1946年组织村里的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和支前斗争,担任村妇救会秘书,后调任文水县五区抗联妇女干部。1946年6月成为中共候补党员,不久,一些县区干部转移奉命上山。10月,山西军阀阎锡山军队进攻根据地,她坚决要求留下坚持斗争。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匪军突袭云周西村,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时年15岁。1947年2月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为她亲笔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 缪伯英   李林 ☛

刘胡兰1932—1947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女英雄。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32年10月8日生于一个中农家庭。1945年13岁入县妇女干训班学习,回来后曾任村妇救会秘书,后又调文水县五区作抗联妇女干部。在党的教育下,经过斗争锻炼,阶级觉悟不断提高。1946年6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候补党员。她组织妇女学文化、做军鞋,动员青年参军,搞土改,支援前线,事事走在前;她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在对敌斗争中机智、勇敢。蒋介石挑起全国内战后,1946年10月进攻文水县,县委决定部分区县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1947年1月12日,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因叛徒告密,刘胡兰不幸被捕。敌人企图收买她,叫她供出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坚定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用枪毙来恐吓她,用酷刑烤打她,她都拒不开口、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搬出铡刀来威胁她。刘胡兰面对凶恶的敌人,挺起胸膛高声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只要有一口气,就为人民干到底。”从容地走到敌人铡刀前,英勇就义,年仅15岁。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曾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赞扬刘胡兰短促而光辉的一生。

刘胡兰

电影故事片。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出品。编剧:林杉;导演:冯白鲁;摄影指导:贺靖;摄影:阎德魁;主要演员:胡宗温、陆小雅、潘德民、张琪、庄焰等。故事梗概: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小时候曾听红军孙同志给她讲过许多革命道理,从小就养成了反抗恶霸地主的勇敢精神。在劳动中,胡兰和小青产生了感情。日寇占领文水后,小青参加了红军,胡兰参加了抗日工作,并被选为村妇救会领导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她一边组织群众反“扫荡”,一边搞生产,经过斗争的考验,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寇投降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内战,胜利归来的小青又返回了所在部队。刘胡兰和乡亲们踊跃支前,给八路军送慰劳品,帮助部队转移伤员。在营救党支书石德辉等人的战斗中,胡兰不幸被捕。在蒋军和恶霸地主吕善卿的严刑与利诱下,她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毛泽东同志为刘胡兰亲笔题写悼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

168 刘胡兰

新歌剧,西北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等执笔编剧,罗宗贤等作曲。完成于1948年。该剧以解放战争时期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烈士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创作而成,意在“表扬气节,激发斗志”。全剧3幕12场。第一幕通过刘胡兰生前活动,表现其“生的伟大”的一面;第二幕主要通过刘胡兰在敌人刑场上的表现,赞颂其“死的光荣”的一面;第三幕是根据观众的强烈要求后加的,主要描写“大报仇”的场面。该歌剧是继《白毛女》之后,新歌剧创作的又一重要收获。在歌剧音乐的探索中,该剧以民歌曲调为主,或改编,或创作,基本上适应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创造。另外还吸取评剧花腔的曲调,设计了一些反面人物的唱腔,并做到了与民歌主调大体和谐。

☚ 白毛女   江姐 ☛
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Liuhulan

刘胡兰是革命烈士,原名刘富兰。山西文水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47年1月12日被国民党匪军杀害,年仅15岁。1942年,年仅11岁的刘胡兰就参加了抗日救国儿童团。经常为同志们站岗、放哨、送情报。14岁积极报名参加了妇女干部训练班。在训练班里,刘胡兰认真学习文化,学习毛主席著作,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担任了云周西村的妇救会秘书工作。在这期间,刘胡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动妇女纺线、做军鞋,把支前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刘胡兰一个心眼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在15岁那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刘胡兰决心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刘胡兰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在革命斗争最残酷时候,刘胡兰坚持留下来和敌人进行斗争。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匪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 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敌人想收买她,让她说出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并铡死了6个民兵。坚强的刘胡兰,面对死神临危不惧,挺起胸膛大声说: “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从容就义,鲜血染红了云周西村。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 李爱民   向秀丽 ☛

刘胡兰1932—1947

山西文水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妇救会干事,在文水云周西村领导群众投入土改并积极支援前线。1947年1月,在阎锡山军队突然袭击该村时被俘,英勇就义。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1932~1947

革命烈士。原名刘富兰。山西文水人。曾任区妇救会干事。1947年在敌人铡刀下就义。牺牲时仅16岁。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

话剧剧目。由杨威、郭健、孙伟、方彦编剧。山西人民话剧团演出。1946年,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她的家乡积极投身于支前、劳军工作和土地改革运动。不久,国民党开始了对解放区的大举进攻。我军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将主力部队暂时撤离文水县。刘胡兰奉命转移上山,在途中被敌人冲散,乃返回本村。在村里她坚持了英勇的对敌斗争。同年冬,阎军大胡子连长带领地主还乡团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出卖,刘胡兰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剧作描写的就是刘胡兰烈士生前的这段革命斗争史实,它成功地再现了刘胡兰烈士为党为国甘洒热血、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这一段史实还被山西赵步颜改编成中路梆子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