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福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福通?—1363,一说1366

刘福通


元末红巾军起义首领。原系白莲教领袖,活动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带。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韩山童于永年县(今属河北)发动起义,遭到元军镇压,山童被捕牺牲,他逃至颍州,与杜遵道等重新组织起义,以头裹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占领颍州,继攻占亳州(今安徽亳县)、朱皋、罗山、上蔡、汝宁、息州、光州等地,拥众十余万。至正十五年迎韩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尊为皇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初任枢密院平章,后杀丞相杜遵道, 自为丞相。至正十七年(1357年),分兵三路北伐,东路直指大都,中路绕道山西,迂回包围大都,西路入陕西。他自率一军于次年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此时,北方红巾军处于全盛。但由于力量分散和内讧,北伐各路军均遭失败。龙凤五年(1359年)元地主武装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他退守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九年张士诚进攻安丰,他调朱元璋解围,朱军未至,他即被张士诚部将吕珍所杀害。一说他与韩林儿于龙凤十二年(1366年)被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以送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为名,行至瓜洲(今江苏六合东南)时沉其船,淹死。

刘福通?—1366

元末红巾军首领。颖州(安徽阜阳)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与韩山童等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利用元朝征民夫开黄河故道之机,在颖州发动起义。事泄,韩山童被捕杀,率余众攻占颖州。数月间陆续克朱皋、罗山、上蔡、真阳(河南正阳)、确山、汝宁(河南汝南)、光州(河南潢川)等地。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十五年(1355年)迎韩山童子韩林儿到毫州(安徽毫县),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自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进封太保。同年十二月,亳州失守,迁都安丰(安徽寿县)。次年,遣李武、崔德破潼关入陕,王贵取山东。十七年(1357年)夏,分遣关先生、破头潘等率兵入晋、冀,白不信,大刀敖趋关中,毛贵由山东北上。十八年(1358)五月,率兵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次年八月,汴梁为元军破,退回安丰。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遣部将围安丰,被朱元璋接到滁州(今安徽滁县)。二十六年(1366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沉溺于瓜州(江苏扬州南)江中。

刘福通?—1363

元末红巾军领袖。原为颖州(今安徽阜阳)白莲教首领。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韩山童策划起义。韩山童殉难后,至颖州,同当地教首杜遵道会合,击破元军的围攻,进取朱皋(今河南固始县附近),开仓济贫,“从者数十万”,声势浩大。相继攻陷河南、淮西许多州县,粉碎元朝大军的围剿。十五年(1355年),他攻取毫州后,立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十七年(1357年),分兵3路大举北伐。亲率红巾军30万,转战于安徽、河南一带,攻城略地。次年,攻取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都城。因义军各自为战,兵力分散,十九年(1359年)被迫从汴梁退保安丰。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攻围安丰,城破,刘福通力战牺牲。一说与韩林儿同被朱元璋溺死于瓜州江中。参见“元末农民战争”。

刘福通

元末红巾军领袖。原为颍州(今安徽阜阳)白莲教领袖。曾参加韩山童起义。失败后,回乡组织起义,以红巾为号,推杜遵道为首,攻占朱皋,开仓济贫,陆续攻下罗山、上蔡、汝宁、息州、光州,众至10余万。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山童子韩林儿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尊为小明王,推杜遵道为丞相,国号宋。他与罗文素同为枢密院平章。不久,因遵道专权,将其杀死, 自任丞相。次年,先后派兵攻陕西和山东。十七年夏,分遣3路北伐,深入西北、东北地区,亲率一军攻克大名、曹、濮、卫辉诸地。次年,取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后汴梁失守,退居安丰(今安徽寿县)。二十三年春,张士诚攻安丰战死。一说他和韩林儿被朱元璋挟到滁州,二十六年,同被溺死于瓜洲江中。

刘福通

刘福通

元颍州(今界首市界首镇西刘营)人。元末红巾军首领。原为颍州白莲教首领。性情豪爽,机智多谋。曾参加韩山童领导的起义。失败后,回乡组织起义军,以红巾军为号,占领颍州,攻克项城、朱皋、罗山、确山、汝宁、息州、光州、叶县地等,发展至十余万人。至正十五年(1355),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到亳州,尊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自封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次年,派李武、崔德攻陕西,又派毛贵攻山东。腊月,元兵攻陷亳州,他护韩林儿移驻安丰。龙凤三年(1357)夏,分兵三路北伐,率军攻克大名、曹、濮、卫辉等地,次年取汴梁,定为国都。因力量分散,被元军击败,五年秋,汴梁失守,退守安丰。后在张士诚军攻安丰时牺牲。一说刘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挟持至滁州,溺死于瓜州中。

☚ 界首市   郭景清 ☛

刘福通

元末红巾军领袖。原为颍州(今安徽阜阳)白莲教领袖。曾参加韩山童起义。失败后,回乡组织起义军,以红巾为号,推杜遵道为首,攻占朱皋,开仓济贫,陆续攻下罗山、上蔡、汝宁、息州、光州,众至十余万。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迎山童子林儿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尊为小明王,推杜遵道为丞相,国号宋,年号龙凤。他与罗文素同为枢密院平章。不久,因遵道专权,将其杀死,自任丞相。次年,派李武、崔德攻陕西,继又派毛贵攻山东。十七年夏,分遣关先生、白不信、毛贵等三路北伐,深入西北、东北地区,亲率一军攻克大名、曹、濮、卫辉诸地。次年,取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十九年秋,汴梁失守,退居安丰(今安徽寿县)。二十三年春,张士诚军攻安丰,他战死。一说他和韩林儿被朱元璋挟到滁州,十二年同被溺死于瓜洲江中。

刘福通?—1363

元末北方红巾军领袖。颍州(安徽阜阳)人,白莲教首领。他诡称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孙,协助韩山童准备颍上起义。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韩山童被捕牺牲,他与杜遵道等返回颍州立即起义,占领颍州,攻克朱皋、罗山、上蔡、汝宁、息州、光州等州郡,从者十万余众,各地响应起义者,大股的有徐寿辉、布王三、孟海马、芝蔴李等。元廷曾派同知枢密院事秃赤、赫厮及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等领兵镇压,均为义军所败。十五年,迎韩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安徽亳县),立为皇帝,任平章政事;不久,杀丞相杜遵道, 自为丞相、太师,掌握龙凤政权实权。与元将答失八都鲁父子激战于夹河、太康等地,互有胜负;遣李武、崔德攻陕西,毛贵攻山东。龙凤三年(1357、元至正十七年),增派白不信、李喜喜、大刀敖等为西路军入陕;遣毛贵等为东路军进攻大都;遣关先生、破头潘等为中路军入山西;并亲自率军进攻汴梁,占领豫北、冀南广大地区。次年取汴梁,定为国都。五年秋失汴梁,护韩林儿退居安丰。九年,为张士诚将吕珍所乘,力战牺牲。一说安丰破后,与韩林儿被迎往滁州,十二年被溺死于瓜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