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知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知远895—948五代时后汉朝建立者,公元947—948年在位,即后汉高祖。其先本沙陀部人,后世居太原。曾与石敬瑭同为李嗣源偏将。同后梁作战时,救援过石,遂为石部将。曾助石取帝位,被授为侍卫亲军都虞候,领陕州节度使。天福二年(937年)升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五年,拜河东节度使、太原留守。后晋出帝立,封太原王,次年改北平王。开远四年(947年)契丹灭后晋,他在太原称帝。同年四月,契丹王耶律德光死,契丹所署汴州守将萧翰遁归契丹。他率军至汴(今河南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名暠。不久病死。 刘知远895—948五代后汉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汉高祖。后更名暠。沙陀部人,后世徙居太原。面紫色,眼多白,为人严肃寡言。初与石敬瑭共任后唐明宗,为偏将,尝救石敬瑭脱险。石敬瑭留守北京(今山西太原),以其为押衙,与桑维翰共赞灭后唐之计。以佐命功,拜侍卫亲军都虞侯,领保义军节度使,累拜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中书令,封太原王。契丹攻晋,又拜北面行营都统,封北平王。太原兵力雄厚,然坐视后晋之危而不救。开运四年(947年),契丹灭晋,他称帝于太原,国号汉。同年,攻入汴梁(今河南开封)。乾祐元年(948年)病卒。 刘知远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生于895年。936年后晋建立,刘知远任节度使。942年为北平王。946年契丹灭后晋,刘知远上表称贺。947年在太原称帝,不改后晋年号,称天福12年。同年3月趁契丹军北撤之机攻占洛阳、开封,改国号为汉。948年改元,不久去世。 刘知远 101 刘知远895—948五代时汉建立者,即后汉高祖。沙陀部人。947—948年在位。后晋时为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开运四年(947)契丹灭后晋,乘机在太原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汉,史称后汉。在位时,令为盗者,本家及四邻同保均族诛,致吏以多杀为能,无辜死者极多。 ☚ 石敬塘 柴荣 ☛ 刘知远895—948即“后汉高祖”。五代汉王朝创建者(947—948)。沙陀部人。原为后晋河东节度使。开运四年(947年)契丹攻入开封后,他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沿用后晋年号,争取后晋旧臣,且下诏诸道,禁为契丹搜括钱帛,收买民心。契丹北撤,他于汴(今河南开封)建都,国号汉,史称后汉。 刘知远895~948五代后汉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汉高祖。沙陀部人,后世居太原。初事后唐明宗麾下。后从后晋高祖起兵,因功加检校太保,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复出为河东节度使。出帝即位,进位中书令,封平北王。开运四年(947年)契丹灭后晋,他乘机代后晋于太原称帝,改名嵩,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汉,史称后汉。 刘知远895—948五代后汉皇帝。947—948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唐奠基者※李克用列校刘璜之子,生于太原。初事后唐明宗李嗣源,寻转为石敬瑭(后晋高祖)牙门都校。力助石敬瑭举兵反后唐,为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晋初期,加检校司空,充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权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改陕州节度使,充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历许州、宋州节度使同平章事。累迁至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天福七年(942),闵帝石重贵即位后,加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开运元年(944),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败契丹伟王于忻口,封太原王,后兼北面行营都统。二年,封北平王。三年,加守太尉。亲率牙兵至朔州南阳武谷大破契丹军。次年(947),闻契丹将闵帝北迁后,于二月遣牙将奉表于契丹。契丹主呼其为儿,并赐木拐,以示褒美。寻于太原宫受册,即皇帝位,仍称天福十二年。六月,乘契丹军北撤,率众东进入汴(今河南开封),建国号为大汉,史称后汉。次年初,改元乾祐。并改名为暠,控制黄河中下游地区。寻卒,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 刘知远895—948后汉高祖。沙陀部人,原居太原。后唐时,石敬瑭任北京(即太原)留守,以刘知远为押衙。敬瑭密谋称帝,以称儿、称臣、割地、岁输金帛为条件,向契丹请求出兵助己灭后唐时,刘知远进谏反对。天福元年(936),敬瑭即位,先后以知远为陕州、许州、宋州节度使,邺都、北京留守,加侍中。天福七年(942),敬瑭死,侄重贵嗣位(即出帝),封知远为北平王。时吐谷浑部归附河东,后又反覆,知远杀其首领白承福等,收精骑,得财畜,富强遂冠于诸镇。开运(944~946)间,契丹军南下中原,知远按兵不动,不援朝廷。开运三年(946)冬,契丹陷开封,灭后晋,出帝北迁。知远派王峻至开封上表奉贺,契丹主耶律德光赐诏,称“知远儿”。次年正月,耶律德光称帝,国号辽。知远眼见辽帝贪暴,不能有效统治中原,乃于二月即位于太原,仍称天福十二年(947),以争取后晋旧臣归附。三月,辽帝从中原北返。辽所署汴州节度使(治今河南开封)萧翰矫称辽帝命,拥立后唐明宗子李从益知南朝军国事。知远乘虚入洛阳,逼死从益于开封。知远入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次年正月改元乾祐,更名暠,同月卒,年五十四。庙号高祖,葬睿陵。 刘知远895—948即后汉高祖。五代汉王朝建立者。公元947—948年在位。沙陀部人。后世居太原。初从晋高祖起兵, 因功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后晋时,为河东节度使,累封至北平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 契丹灭后晋,他乘机代后晋于太原称帝,改名暠,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汉,史称后汉。 刘知远895—948即后汉高祖。五代汉王朝的建立者。947—948年在位。沙陀部人。后晋高祖时任河东节度使、北京(山西太原南)留守。出帝继位,封为北平王。在后晋诸镇中,知远最为富强。开运(944—946)间,契丹军南下中原,他守境不出。开运三年冬,契丹陷开封,灭后晋,出帝北迁。次年二月,知远在太原即帝位,不改晋国号,意在争取后晋旧臣。三月,契丹主在中原人民的抗击下撤回本土。知远乘机占洛阳、开封,始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建元乾祐,更名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