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现象”
电影演员刘晓庆一度成了社会的关注点,人们对刘晓庆的议论,超出了对她的表演的议论。新闻媒介把这种现象称作是“刘晓庆现象”。
“刘晓庆现象”指的是电影明星中客观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即演员的知名度并不完全来自他(她)的艺术成就、表演水平,有时也来自银幕以外演员自身的其他因素,如社会活动、关于演员的新闻轶事,包括某些奇特事件,甚至桃色消息在内。
这在国外更是如此。美国演员朱迪·福斯特的成名,起因于一个叫约翰·欣克利的富家子弟,他对她产生银幕暗恋,恋而未成,为了引起她的注意,这位富家子弟竟然做出了去刺杀美国总统里根。好莱坞明星利用自己的婚恋以及其他新闻去刺激读者,在报纸上不断制造关于自己的消息,以求知名度高扬的做法,可谓比比皆是。
刘晓庆的知名度既来自她新时期以来塑造的诸多银幕形象的成功,也来自她不断制造的其他新闻。如20世纪80年代初,她发表的《我的路》一文,坦率地向大众讲述自己的爱情经历、奋斗历程,在社会上形成了一阵刘晓庆热。人们对她这本书的争论,无形中增添了刘晓庆的明星光彩。其后,她从商的神话,她在爱情上的挫折与变化,她的惊世骇俗的言论都进一步加强了这一种光彩。

80年代的刘晓庆现象(左)
“刘晓庆现象”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演员魅力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