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天韵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天韵1896,一作1907—1965山东人 刘天韵刘天韵(1907—1965) 姜兴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219页 刘天韵
刘天韵(1907—1965)近现代吴江(今江苏苏州)盛泽人。1915 年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1918 年以“十龄童”艺名随师登台演出,1922 年赴上海大世界拼档。说表凝练老到,饶有书卷气,台风甚佳,出言吐语弥觉口俏,尤擅角色表演。1931 年在上海东方书场参加光裕社筹募各省水灾助赈演出,称名家。次年起与王似泉拼档,或加王亦泉、王一全、唐竹平等拼三档,1939 年起与弟子谢毓菁拼档,亦擅说唱《落金扇》《双莺缘》《笑中缘》《梅花梦》等,并在电台播唱。1949 年在上海参演书戏《小二黑结婚》,后又与谢毓菁拼档说唱长篇弹词《小二黑结婚》。1951 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曾任副团长、团艺委会副主任,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副主席、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与徐丽仙拼档演出长篇弹词《杜十娘》《王魁负桂英》等,后与华士亭拼档,1963 年因病辍演。擅唱《乱鸡啼》《山歌》等曲牌。参演中篇弹词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林冲》等。参与创作、改编、整理的书目有《雪里红梅》《老地保》《义责王魁》等。 刘天韵 刘天韵1907~1965苏州弹词演员,江苏吴江盛泽人,原籍山东。10岁投拜弹词名家夏莲生为师,学唱《三笑》,随师奔波各埠。他学艺刻苦,基本功扎实。以后,他进入上海新世界游艺场演出,艺名“十龄童”。17岁后离师,与师叔郁莲卿、王似泉等并档。他努力补习文化,逐渐从半文盲到能够阅读《三国》、《红楼梦》等古典文学,艺术素养也得到提高。他的说表老练、生动,长于在平凡叙述中深见事理。擅演副末、丑角、彩旦。1951年,他参加上海市人民评弹团,在演出的众多书目中,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他演出的曲目有:《林冲》、《王佐断臂》、《三约牡丹亭》,与徐丽仙并档演出的《杜十娘》、《王魁负桂英·义责》等。以说表、面风、手势等刻画人物绝到的书目为首推《玄都求雨》和《老地保》;以基本唱腔结合声情唱得声情并茂、苍劲雄健的代表唱段则是《林冲踏雪》。
☚ 夏荷生 严雪亭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