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和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和珍1904—1926;女祖籍河南(一说为安徽),生于江西南昌。 刘和珍
刘和珍
刘和珍 刘和珍革命烈士。祖籍安徽省合肥市。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考入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当选为江西省学生会领导成员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1920年至1922年在校求学时,积极从事学生运动,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任校刊《江西女师周刊》主编,被誉为“江西妇女运动的火车头”。1922年参与发起组织“觉社”,出版《时时之花》半月刊,宣传革命思想。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与赵醒浓、方志敏等人共组青年团江西支部。1923年秋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担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24年11月,她带领学生掀起反抗反动校长杨荫榆推行封建奴化教育的学潮,被校方开除,被捕入狱,后经各界声援获释,又投入学校斗争,坚持到最后胜利。1926年3月为反抗日舰炮击大沽口、英美等国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的行径,发表演说,带领女师大同学参加由各校5万名学生组织的示威游行,走在队伍最前面,被段祺瑞军阀政府下令枪杀,时年22岁。25日北京各界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二位烈士。4月1日,鲁迅为此曾写下《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 罗琼 缪伯英 ☛ 刘和珍 刘和珍1904~1926女。早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26年3月18日,参加北京各界人民反对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的群众集会,遭段祺瑞政府镇压被害。鲁迅曾撰《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悼念。 ☚ 郑鹧鸪 吴炽甫 ☛ 刘和珍 刘和珍1904—1926女。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入江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领导女师学生会,联合南昌各女校,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参与创办《江西女子师范周刊》和《时代之花》。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不久转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被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1924年,积极参加驱逐校长杨荫榆和复校斗争。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被北洋军阀枪杀于执政府前。鲁迅先生写有《纪念刘和珍君》一文,赞颂刘和珍等遇难者的勇敢精神。 ☚ 李何林 刘雨岑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