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出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出血chūxiě

❶破费,出钱:这个老东西平日爱财如命,一个铜大钱都捏出水来,这会怎么~了?德厚想来想去,觉得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王德富、薛延霞《长白山人参故事》)
❷付出代价:小兰见徐大皮带这话说得没有丝毫缓和余地,知道如果不~他是不会放人的,便低声说道:“徐所长,请你放心,如果你帮了我这个忙,你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不会亏待你的。”(丁志阔《百年关东》)

出血chūxiě

比喻花钱。〔例〕连李铠似乎也已经“进入情况”,理解了明晚在“萃华楼”“出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楼149)∣德发老头还真出血,头年儿请大伙看场电影,听说得花四五十块呢!(学82.2.75)∣这钱得让地方官花,让协尉拿一百吊给这老头儿。虽然他拿这钱也得咬点儿牙,可是关着永硕的面子他也不敢不拿。这样让地面官出点儿血,让老头儿富裕一下,也算给他出了气。(全一257)

出血1269比喻花钱。东北官话。东北〖〗。李大柱等《开出去的列车》:「我看对他不『~』是不行啦!给他几个钱,领领路。」北京官话。北京〖 〗。德发老头还真~,头年儿请大伙看场电影,听说得花四五十块呢!‖蔫儿大爷,木料和弹簧有了,还没面儿呢,您也得出点血。冀鲁官话。河北:瑞林这几天在我这儿吃的喝的也花了不少了,让他也出点血。也得破费点。西南官话。四川成都。黄家刚《集市黄昏》:「不要想在我身上~。」吴语。上海。茹炳祥《「公关」——天使的微笑》:「别以为,搞『公关』的绝对都是『~』,也有利用『公关』搞『达标创收』的哩。」

出血

〈流〉指使人破费;让人请客、送礼。

出血chūxiě

❶血管破裂,血液流出
 △ 胃~。
❷比喻破费钱财
 △ 今天请客他~了。

出血chūxuè

〈动〉 喻指拿出钱财。

出血chūxuè

〈动〉喻指拿出钱财。
 ◇ 装电话不必“出血”。(人民日报.1989.10.14)
 ◇ 这个法案计划让某些富裕的犯人“出血”,对另一些家境一般的犯人则可以从他们狱中的劳动所得中扣除应缴的税款。(江南时报.2000.3.24)

出血chū xiě

血液流出。比喻花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八章二:“他这时心情变得阴郁了,本来免掉六块钱的份子,觉得是个便宜。现在想来,那顶多是不出血呀,实则是一分钱也没收入。”

出血chū xiě

破费钱财。如:你以为我傻?昨天,书记老婆有病,我可没少“~”!光是罐头就买了四筒儿。

出血chūxiě

〈动〉喻指为他人破费钱财。

出血chū xuè

❶清代四川成都袍哥(帮会) 谓出钱。傅崇矩编 《成都通览·成都之袍哥话》:“出过血,出过钱也。”
❷旧时云南滇西地区土匪谓威胁。即以放血相威胁。

出血←→止血chū xiě ← → zhǐ xiě

出血:血管壁破损,血液流出。
止血:阻止血液流出。
【例】 当你不小心划破皮肤出血时,用这种药一涂马上可以止血。

出血

出血

分有意出血与无意出血两种。有意出血是书刊的一种装帧方法,指插图、照片或表格等因设计而占据了版心以外的白边位置,裁切时将其沿切口切掉边缘部分的工艺。无意出血是书刊的一种差错,指裁切时超过规定尺寸,误将书页文字切掉一部分,致使文字或图版在书口处裸露,造成内容缺损。此外,印张大走版、装订歪斜、折角等印装上的质量问题,也会造成出血。

☚ 白边   书耳 ☛
出血

出血chūxiě

比喻破费钱财。
 ❍ 今天他不出点血招待大家,怎么也不行。

☚ 出线   出展 ☛
流血

流血

衂血 出血(颅内~) 漉血 沥血流丹 流红
负伤出血:带彩 带花
作战负伤流血:挂彩 挂花
为正义事业而流血:碧血 青血
血成滴流下:滴血
鲜血流淌:鲜血淋漓
流血牺牲之多:血潮
恶战流血之多:漂杵(血流~)
杀人流血很多:喋血 血海(~深仇)
泪或血等流得多:滂沱 滂沲 滂滂
留下的血迹很多:血迹斑斑
满身是血:浴血
血流遍地:渫血
身体严重受伤而血流不止:七窍流血 九窍流血
大出血:血崩
血流得又多又急:血流如注
鲜血流淌不止:鲜血淋漓
流血很多,踏血而行:蹀血(~沙场)
鲜血渗流的样子:赤津津
鲜血淋漓的样子:血淋淋 赤淋淋 血渌渌 血碌碌 血沥沥 血糊流拉
鲜血凝成一片的样子:血糊糊

另见:血 外伤 战斗

☚ 受伤   伤口 ☛

用钱

用钱

使钱
用钱而消耗掉:破(破券;破钱;破赀) 费钱 盘费 盘绞 盘缴 盘用 盘缠 盘搅 漏费 销化 销取 花费 花消 花销 消花 开销 开消
 吃的、穿的等各种日常花费:吃穿用度
 花费金钱或时间:破费
 为请客送礼、资助、捐献等而破费钱:破钞
 赔贴花费:赔费
用钱的项目:花项
拿出钱来:出钱 出手(~大方) 出资 掏钱 掏腰包 挖腰包
 个人出钱:自掏腰包 自挖腰包
 出资金:斥资
 投入资金:投资
 零星地用钱:零用
为他人拿出钱或拿出东西:出血
借贷用钱:贷用
用钱的宽紧:手面 手势
不随便用钱:手紧
把钱管得很紧,用钱十分吝啬:手紧如锁
私自用公家的钱:挪(挪用;挪移;腾挪)移用
 调拨挪移:调动
 拆东补西,随意挪用填补:东扯西拽
 随意挪用补填漏洞:东拉西扯 东扯西拉 东扯西拉 东挦西扯 东牵西扯 指东画西 指东划西 指东话西 指东说西 七扯八挪
 侵占挪用:侵挪
钱财用尽:灯尽油干 油干灯尽 马死黄金尽
财物空尽,一无所有:当尽卖绝 当光卖尽 典尽卖绝
不能使用资金:冻结

另见:开支 生活 费用 节约 浪费

☚ 用钱   用钱不节制 ☛

出血

血液流出心血管外。血液流向体表叫外出血,如鼻出血(衄血)、呼吸道出血(咯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子宫大出血(血崩)以及尿血、便血等。如血液蓄积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如肝、脾破裂后的腹腔内出血,心脏破裂后的心包内出血以及脑血管破裂后的颅腔内出血等。体腔内出血可形成积血,如胸腔积血、腹腔积血。组织内限局的大量出血如聚积成肿块,称血肿。点状的小出血叫出血点(瘀点),斑状出血叫出血斑(瘀斑),密集的小出血点弥漫呈一片紫红色时称紫癜。破裂性出血系指心血管壁破裂引起的出血,可见于切创、刺创、砍创、枪创、挫伤时;也可见于心血管本身病理性破裂,如动脉瘤破裂,心肌梗死室壁瘤破裂等。有时血管周围炎症、肿瘤等病变侵蚀也可破裂出血,如肺结核空洞壁上血管破裂,胃溃疡底部血管破裂等。渗出性出血是指血管壁从肉眼上未见有破裂,但因管壁通透性增高,使红细胞透过血管壁外出。这类出血只见于毛细血管及其联系的细静脉。缺氧、感染、中毒以及维生素C缺乏、凝血功能障碍时,均可发生渗出性出血。组织内小量出血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稍大的出血局部会有含铁血黄素等色素沉着,更大的出血不能完全吸收可发生机化。急性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因此死亡。长期慢性少量出血,可引起全身性贫血。出血如发生在重要器官,即使量小也可致死,如延脑出血。

出血bleeding

血液(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向外流至组织间隙、体腔或体表外面时,叫出血。出血是重要的一种病理表现,亦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很多,如血管各种外伤、血管壁渗透性增强、血液性质发生改变等。出血少对机体影响不大,出血多可引起休克、贫血或造成死亡。

出血

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溢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的现象。按出血部位分为:1.外出血:血液流出体表外者,如外伤性出血等;2.内出血、血液流入体腔或组织内者,如肝脾破裂等。按出血量大小分为、1.点状出血(瘀点):出血甚小,呈小点状;2.出血斑(瘀斑)、出血较大,呈斑块状;3.血肿、血流积于组织内,因不能流出而形成肿块者。

出血

出血

(李恒敏出血老年急症出血,常分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二类。外感热病出血,先有热病,而后出血,特点是全身高热,血色鲜红深紫或为红,紫,黑斑,掌烫,不寐,颧红面赤,脉数。治疗不分出血部位,概以清热凉血为法。常用方剂:化斑汤(《温病条辨》载有: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10克、元参10克、犀角6克、白粳米10克)。若高烧舌绛,神昏谵语夜甚,口干而渴不甚,出血鲜红或斑疹隐见,急用清营汤加减;若病者烦热闷乱,舌绛苔黄,神昏,出血深绛或斑色紫黑者,急用清温败毒饮(《疫疹一得》载有:生石膏120克、生地20克、乌犀角20克、川黄连15克、栀子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知母12克、赤芍10克、元参12克、连翘10克、鲜竹叶10克、甘草6克、丹皮10克)。内伤杂病出血,老年人以阳虚失血为多见,表现为肢冷唇青、出血暗晦或青黑、恶风怕冷、心慌心悸、头眩自汗、脉沉细而迟。本症以寒象为主,是因老年阳虚不能摄血,而血得以外溢,溢于上则为咳血、吐血,溢于下则为便血、尿血等。治:宜温阳摄血,常用方黄土汤加减。咳血加苏子霜10克、仙鹤草15克;吐血加百草霜3克、陈京墨0.3克(磨冲);便黑加黑荆芥10克、黑升麻6克;尿血加茜草根炭6克。待出血缓解后可改用十灰散(《十药神书》载有:大小蓟、荷叶、侧柏叶、根,茜草根、大黄、栀子、棕榈、丹皮各等分,烧灰存性,研极细面,每服15克,藕汁或莱菔汁磨京墨少许送服药面,一日二次)。临床急救常按出血部位论治,分以下几种:
吐血、呕血主要是胃、食道出血。老年人呕血、吐血以噎膈、症瘕、胃脘部慢性病证为多见。当病人大量呕血时,要使患者完全卧床休息。发生虚脱时,要使病人采取头低位抬高床脚,注意保暖,可在其上腹部放置冰袋或冷水袋,同时赶快请医生急救,或速送医院抢救治疗。古人认为胃出血是胃烂,因为肌肉由脾所主,故此处之“胃”实指肌肉而言,是脾虚胃热,不能固血,血液妄行,泛滥外溢而致出血、用附子泻心汤(《伤寒论》载有:大黄6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附子5克)去附子加花蕊石15克、三七粉3克(分冲)水煎服,一日一剂。若血热明显者,加鲜小蓟汁30克(分冲);若吐血呕血大量者,急用大黄粉15克、白芨粉15克、三七粉3克调为糊状口服,同时禁食三天,有条件的应给予葡萄盐水2000毫升至3000毫升以扶正。
咳血、咯血主要是肺部络脉受伤出血。常见咳嗽、胸痛、痰腥带血或咳吐脓血痰,呼吸不畅,或咳血鲜红大量,舌红苔黄,脉数或紧。急用千金苇茎汤(《千金要方》:苇茎30克、薏米30克、桃仁10克、冬瓜仁10克)合百合固金汤加减。老年人如果平日身体健康,没有肺系症状,若突然咳嗽、咳血,而是粘液痰中带血者,应想到肺癌的可能,需急去医院检查。如咳血大量不止,伴胸痛明显者,可能是西医学急性肺梗塞,肺络脉瘀塞,致使血流改道,泛滥外溢而致出血。病情紧急,则急用镇咳药(米壳10克、赤子10克、清半夏10克,煎汤代水,送服三七粉3克、白芨粉15克),必要时紧急采取中西医结合抢救。
便血老年人便血多见于痔疮,特点是大便带鲜血,血与大便不相混合,排便时呈喷射状出血,或便后滴鲜血,肛门处疼痛,或便后常有小肿块从肛门脱出。亦可见西医学的直肠结肠癌肿。治疗方法:急用槐花散改汤剂加味。《普济本事方》载有:炒槐花10克、鲜侧柏叶30克、黑荆芥10克、炒枳壳3克,加地榆15克、黑升麻10克。若胃中出血,多属脾胃虚寒,血色深黑光亮如沥青状。治宜温涩止血。用黄土汤加香附10克、高良姜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 急痛   骨折 ☛
出血

出血

血液由心血管外出的现象称为出血。根据出血的来源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及心脏出血。按出血的部位可分为外出血及内出血,血液流出体表外时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体腔或组织内时称为内出血。按形态学表现,在皮肤、粘膜、浆膜发生的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者称为瘀点。出血面积较大呈斑片状者称为瘀斑。围绕毛细血管发生的组织内小出血呈环状,称为环状出血。大量出血局限于组织内,呈肿块样隆起则称为血肿。根据血液外出的途径,出血又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
破裂性出血是因心脏或血管壁的破裂而发生的出血。血管破裂的原因主要有:
❶血管的机械性损伤。
❷血管壁被周围的病变侵蚀,如胃溃疡侵蚀粘膜下层的血管,结核性病变侵蚀肺结核性空洞壁的血管,肿瘤侵蚀周围组织的血管等。
❸心脏或血管壁的病变,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性或梅毒性动脉瘤和心肌梗死病灶的破裂。
渗出性出血是指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的通透性增高使红细胞外出。渗出性出血可以由于:
❶血管壁的损害或缺陷:这是常见的出血原因,如传染中毒性致炎因子的损害(如鼠疫、炭疽、脑膜炎球菌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等),病原体或毒素作用于血管引起出血。淤血和窒息所引起的血管壁缺氧,以及某些抗原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等均可引起渗出性出血。此外,血管壁结构和代谢改变也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而出血,如维生素C缺乏时可因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接合处的基质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发生变化而引起出血。
❷血小板数量及功能改变: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引起出血的倾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属此类。血小板功能的缺陷,可见于某些先天性疾患如血小板无力症,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互相粘集困难,释出的血小板第3因子和血小板收缩蛋白也减少,从而影响了血液凝固和血凝块收缩。血小板后天性功能受阻如尿毒症时引起血小板的破坏及功能障碍,可导致出血的倾向。
❸凝血因子缺乏:任何一种凝血因子的缺乏都可使血液不易凝固而有出血倾向。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少见,其特点常是某一种凝血因子缺乏; 除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外,都属隐性或不完全隐性遗传。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较常见,其特点常同时发生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原因有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如重症肝炎、肝硬变及维生素K缺乏病时;凝血因子消耗过多,可见于耗竭性凝血障碍病;凝血因子受抑制,见于巨球蛋白血症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患者,血浆中有多量异常球蛋白,被吸附在纤维蛋白原分子上,阻闭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水解作用。
出血后,如出血灶较小,停止出血后可完全吸收。较大的出血灶则不能完全吸收,此时红细胞崩解,游离出的血红蛋白分解成含铁血黄素及橙色血质。不能吸收的凝血块可由纤维包裹、机化而形成瘢痕。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的速度、量及部位。如急性大出血,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若急性出血量不大时,可通过机体的代偿功能而恢复。但重要器官的出血,如脑干出血和心包积血,虽出血量不多,也可危及生命。出血也可引起局部功能障碍,如胸腔内积血可压迫肺脏引起肺萎陷; 脑内囊出血可引起对侧肢体偏瘫;视网膜出血可致失明;心肌传导束出血可致心脏功能失调或急死。

☚ 梗死   积血 ☛

出血

出血

全血从心血管系统内向外流出谓之出血。原因很多,可归纳为:
❶血管壁损伤: 如外伤或手术损伤血管引起出血,即创伤性出血。
❷血管壁病变:如炎症浸润或肿瘤侵蚀血管壁,使之变性坏死、破裂出血。
❸血管内压的升高:如门静脉高压症的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强烈的暴力挤压胸部所致损伤性窒息引起头、颈、上肢及眼结膜毛细血管出血等。它常与血管壁病变共同造成出血原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脑溢血。
❹凝血功能不全: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出血按其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原发性出血,中间性(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三种。血管损伤当时的出血,谓之原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停止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出血,如血压恢复后堵塞血管破口的凝血块被冲开,或结扎线松脱等所引起的出血,谓之中间性出血。原发性出血已停止数日或数周之后,如血管损伤处感染、血管壁坏死溃破等所引起的出血,谓之继发性出血。
按血管性质常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和实质性脏器出血。动脉出血时,由于动脉压较高,血液急速涌出,随着脉搏跳动而喷射; 且因动脉血含氧较高,故呈鲜红色。静脉出血时,血液缓慢流出为持续性,大静脉出血时可与呼吸节奏一致稍有冲射; 由于静脉血含氧较低,故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由创面渗出,渗血广泛则如溢出状。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等富于血液,出血状如泉涌,血色鲜红不易制止。此外,心脏损伤或破裂即发生致命的出血。
按出血至体外或内部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如开放性损伤或体表病变,血液自伤口向体外流出,谓之外出血。体内组织器官出血,谓之内出血。内出血可浸润至组织间隙,形成淤斑或血肿;可流入体腔,形成血胸、血腹、心包积血等;亦可流入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引起呕血、便血、咯血、尿血等。
按失血量的多少可分为小量、中等量和大量出血。60kg的正常人,血容量平均约4800ml,小量出血的失血量在10%或500ml以内。中等量出血指失血量在10~20%或成人约为500~1000ml。失血量在30%或1500ml以上谓大量出血。
急性出血的直接后果是血容量减少,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可引起选择性血管收缩。如中等量失血,动脉压可不至于明显降低,而心、肺、脑的灌流尚可保持。血容量减少引起口渴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分泌亢进,使体内水分和钠的保留有利于血容量的恢复。随后,组织间液加速向血管内移动,使减少的血容量逐渐扩充,骨髓加速产生红细胞,降低的红细胞比积可逐渐回升。如果失血量多而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就会引起明显的低血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不积极治疗,各器官因灌流量锐减,严重的缺氧引起细胞代谢障碍,危及生命。
各部位的出血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伤口和体表病变的出血,直接可见。消化道出血引起呕血、便血或黑粪,并可有恶心、腹痛、腹胀等。呼吸道出血引起咯血和咳嗽;胸腔内出血则可有胸闷、呼吸困难、胸部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组织间隙出血时,表面皮肤可呈青紫色淤斑,或形成血肿发生肿胀,疼痛和压痛等。少量失血常无明显的全身反应。失血超过15~20%时,可呈现头晕、无力、心悸、口渴、面色发白、出冷汗、尿少、脉率加速,血压变化由脉压缩小到收缩压降低。人体对失血的代偿能力,与原有身体状态有关,如饥饿、劳累、精神紧张、婴幼儿或有动脉硬化症等疾病,均可使代偿能力降低,故出血后易发生休克。急性大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死前可有视力障碍、呼吸困难、肢体痉挛、大小便失禁等。少量多次出血或中等量出血后,有代偿性血液稀释,则呈现贫血外貌,且可有虚弱无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
外出血诊断不难。伤口出血可根据血液颜色、出血状态(渗血、喷射或溢血等)以及速度,判断其来源。对于咯血、呕血、便血或其它内出血,应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各项客观检查,以确定出血部位、病因和失血程度。根据病史、体征和常规化验检查,多数病例诊断不难。但有时需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常用的有:
❶体腔穿刺,如腹腔、胸腔、蛛网膜下腔等的穿刺;
❷导管置入,如导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等的置入;
❸内窥镜检查,如纤维胃镜、气管镜、膀胱镜、结肠镜、食管镜等检查;
❹选择性血管造影;
❺超声波探测,或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对凝血功能不全病症,则需检测凝血因子等。
出血治疗主要是尽快进行止血和补充血容量。止血方法有多种,包括手法、手术、药物、电灼、冷冻等(参见“止血”条)。补充血容量主要为了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小量出血时不必输液和输血。失血10%左右可用乳酸林格液或等渗盐水1000ml扩容。失血15%以上可用电解质溶液、血浆代用品(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全血和血液成分(浓缩红细胞、稳定血浆蛋白等)配合扩容,比完全用全血补充失血更有利于组织灌注,且可节省全血。输入速度,视出血急缓与休克轻重而定。原则上在抢救初期,输入速度宜快。随后根据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等,调节输液、输血等的速度。对于有心、肺或肾疾病的病人,应注意避免输液、输血引起循环负担过重或其他并发症。

☚ 复合性酸碱平衡失调   止血 ☛
出血

出血

又称“出边”、“超版口”、“超版面”。分有意出边与无意出边两种。有意出边是书刊的一种装帧方法,是指插图、照片或表格等因设计而占据了版心以外的白边位置,裁切时将其沿切口切掉边缘部分的工艺。无意出边是书刊的一种质量差错,指裁切时超过规定尺寸,误将书页文字切掉一部分,致使文字或图版在书口处裸露,造成内容缺损。此外,印张大走版、装订歪斜、折角等印装上的质量问题,也会造成出边。

☚ 对作品的利用   出血版 ☛
出血

出血hemorrhage

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出。流出的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流出体表外者,称外出血。

☚ 代偿   溃疡 ☛

出血chu xie

shed blood—pay a large sum of money for sth.

出血

bleeding;hemorrhage


出血

bleeding;hemorrhage

出血chū xuè

bleeding; hemorrhage;haemorrhagi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