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冷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冷锻 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九 【评】“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的实践经验符合现代冷加工硬化规律。 (李秀辉) 杨大监简在戎监,尝得诸李尉府显忠之族子,谓甲不经火,冷砧则劲可御矢,谓之冷端(锻)。遂言于朝,乞下军器所制造时,显忠之子师尹为知,阁门事实领是官力办其不然,文移互往复,其实工人惮劳费耳。时虽知其强办而无以折之。……然则此甲在祖宗朝已有之时,珂以忧去。 宋·岳珂《愧郯录》卷一三 【评】这是宋朝有人建议用冷锻制甲的记载,但由于官府腐败,未能实施。据此条记述可知,冷锻甲已不是青堂羌族仅有,在中原地区和较早时期也有使用。 (吴坤仪) 黄铜用炉甘石者,不退火性,受锤。用倭铅者,出炉退火性,以受冷锤。乐器声有雌雄,雄者重数锤,俱从冷锤点发,铜经锤后,色成哑白,受鎈复现黄光,凡折铁十分,铜耗一分,加冷锤者,其质更坚。 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 【评】这是我国古代用冷锻法制作乐器并调音的记载。现在我国使用的金属打击乐器,如铜锣等仍沿用传统方法。 冷锻 冷锻宋代青堂羌(居今青海西宁附近之羌族)发明的钢铁冷加工技术。所造“瘊子甲”, 柔薄坚韧, 硬度高。制法是“不用火, 冷锻之, 比元〔原〕厚三分减二, 乃成。”(《梦溪笔谈》卷一九《器用》)现代冶金学证明, 冷加工形变量小于百分之六七十时, 形变量越大, 强度性能越好。宋代羌族已在经验中认识了冷加工硬化规律。 ☚ 浸铜法 指南针 ☛ 冷锻cold forging(/hammering) 冷锻cold forging(/hammer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