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爱欲与文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爱欲与文明》《爱欲与文明》
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主要著作之一。中文本根据美国波士顿灯塔出版社1974年版译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出版,编入《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马尔库塞毕生致力于把某些哲学思潮与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此书原是作者1950至1951年间在华盛顿精神病学院的讲稿,该书出版时的副标题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哲学探讨”,作者试图用弗洛伊德理论补充马克思思想,并以此为武器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描绘未来文明的蓝图。全书近17万字,书前有作者的3篇序言和导言,书后有“附录:对新弗洛伊德修正主义的批判”,正文分为2篇,即“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和“超越现实原则”,共11章。在第1篇里,作者讨论了“压抑”、“现实原则”、“额外压抑”和“操作原则”等概念,论述了文明的辩证法,对包含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批判的政治理论和哲学理论作了一些引伸和发挥。在第2篇里,作者论述了新的现实原则——走向非压抑性文明,阐述了非压抑性文化的诸方面,提出要推翻现行社会的统治秩序,彻底解放爱欲。 纵观全书,作者把费洛伊德的爱欲本质论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爱欲解放论。它不仅是一种激进的社会批判理论,也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本体论。此书是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 爱欲与文明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之一马尔库塞的重要著作。1955年出版。书中阐述了作者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也包含有他的伦理思想。马尔库塞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爱欲或生命本能就是追求快乐,然而为了创造生存条件,不得不把这种本能压抑到最小限度,去同自然环境作斗争。所有社会中的文明都同本能相矛盾,并通过压抑个人本能欲望而发展起来的。但文明发展以压抑本能欲望为前提,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它只是在生产相对不发展和经济匮乏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当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有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时候,压抑就成了不合理的时代错误。在资产阶级的极权主义下存在不合理的“多余的压抑”。人们完全可以创造条件消除这种“多余的压抑”,进入自由社会。到那时,游戏玩乐将代替劳动,生产与消费合而为一,对立和矛盾都将不再存在。这就是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该书发表后,曾引起很大争论,有赞扬也有反对,评价很不一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