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冰球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冰球运动 冰球运动冰上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穿着特制的冰刀、护具和服装,手持球杆在冰场上击球,以击入对方球门内的球数多者为胜。比赛双方出场队员各6人,其中守门员1人,前锋2人,中锋1人,后卫2人。每场比赛为60分钟,分3局进行,每两局之间休息15分钟。如出现平局,加赛10分钟,若仍为平局,不再加赛。原为流行于加拿大的一种游戏,当时,参加人数和场地大小均无规定。后经演变发展为现代冰球运动。1890年后在加拿大广泛流行。后传入美国、瑞士、比利时等国。1920年列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我国于1955年开始举办全国性的冰球比赛,列为全运会项目。在东北三省开展较好,有坚实群众基础。 ☚ 花样滑雪 滑水运动 ☛ 冰球运动冬季冰上运动项目之一。亦称“冰上曲棍球”。起源于加拿大,1924年第1届冬奥会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冰球比赛场地为长61m、宽30m,四角分别为半径8.5m的圆弧的长方形场地。周围装有1.15~1.22m的木质或可塑材料制成的板墙。距球场两端墙4m处各有一条5cm宽并平行于端墙的红线,称球门线,中央各有一个宽1.83m、高1.22m、后网最深处60~100cm的可移动的球门。两球门线之间还有两条宽30cm平行于球门线的蓝线将此区域三等分成攻区、守区和中区,球场中央有一条30cm宽的平行于球门线的红线,称中线,中点有一直径30cm的蓝点,为开球点。场地上共有9个争球点和5个争球圈。比赛中每队上场6人,可随时替换。队员穿冰鞋,戴头盔和各种护具,手持冰杆在冰上滑行、拼抢、带球、击球,争取用球杆将球打入对方球门,以入球多者为胜。比赛中进攻队员不允许先于球进入攻区,严重犯规运动员将被处以小罚2min,大罚5min,以至驱逐出场,受罚期间场上队员即以少打多。 冰球运动 冰球运动bingqiu yundong运动员穿着装有球刀的冰鞋、护具(头盔、护胸、护肘、手套、护裆、裤叉、护腿等)和服装,手持球杆在冰上击球,以击入对方球门内的球数多者为胜的一项冰上运动。 冰球场地设备示意图 术包括控制球、传接球、过人、争球、射门等进攻技术,以及阻截、抢球、合理冲撞和守门员防守等各项防守技术。射门是进攻技术中重要的一项,其方法很多,有拉射、挑射、快拍、击射和补射等,近年又出现了弹射和垫拍等射门方法。冰球战术的内容包括:❶进攻战术可分为个人及2~3人或全队的进攻战术。 ❷防守战术可分为个人及2~3人防守或全队防守战术。全队防守可分攻、中、守3个区防守战术,如“2—1—2”和“1—2—2”等阵型的防守战术,或采用盯人防守、区域防守及混合防守等方法。 ❸“多打少”和“少打多”战术。冰球规则有队员犯规被罚出场2分钟或5分钟的的规定。场上可形成“6打5”或“6打4”的局面。“多打少”是为了利用这种短暂的有利时机争取得分而采取的进攻战术;反之,“少打多”则是队员被罚出场时被迫采取的以防守为主的防守战术。 冰球比赛有一种特殊规定,防守队员可以用肩、胸、臀部对控制球的进攻队员进行合理冲撞。这导致各国冰球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74至1979年的6年统计,平均身高从178.1厘米提高到179.9厘米,体重从79.2千克增加到82.9千克。 冰球比赛每队20人,双方上场各6人,位置分守门员、左后卫、右后卫、左前锋、中锋、右前锋。比赛时每射中1球得1分,结束时得分多者为胜队。比赛每场60分钟,分3局进行,中间休息15分钟。每场比赛设裁判员1名、边线裁判员2名、计时员1名、记罚计时员1名、监门员2名。对运动员有不准用球杆打人或用拍刃刺人或用杆柄杵人、钩人,合理冲撞时不准抱人、绊人、横杆推人、投扔球杆和用肘顶人、膝顶人、踢人等等规定。 ☚ 速滑比赛 舞蹈 ☛ 冰球运动 冰球运动Bingqiu yundong亦称“冰上曲棍球”。冰上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穿着装有球刀的冰球鞋、护具(头盔、护胸、护肘、手套、护裆、裤叉、护腿)和服装,手持球杆在冰上运球、传接球和击球,用球杆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内的球数多者为胜的一项冰上运动。 ☚ 简易冰刀的制作 轮滑运动 ☛ 冰球运动冰上运动之 一。双方各出前锋、后卫2人,中锋、守门员1人,穿防护服装,着特制冰鞋,持带刃球杆在长60—61米、宽29—30米的冰场上击球(黑硬橡胶制,厚2.54厘米,直径7.62厘米,重156—170克),入对方门(高1.22米、宽1.83米),进球数多者胜。每场男子60分钟分3局,女子20分钟分2局,局间均休息15分钟。19世纪70年代源于加拿大。20世纪初传入欧美。1908年国际冰球联合会成立。1935年中国首次举行冰球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