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冯沅君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冯沅君1900—1974;女河南唐河人 冯沅君
冯沅君
冯沅君(1900—1974)近现代唐河(今属河南)人。原名恭兰,更名淑兰,字德馥,以笔名行,别署淦女士、易安、大琦、吴仪等。冯友兰妹,陆侃如妻。1917 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五四运动时期为15 所女校爱国学生领袖,曾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为话剧并扮演其中的焦母。1922 年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中国古典文学。次年创作小说《隔绝》等刊于创造社季刊《创造》及《创造周报》,以勇于反抗旧礼教驰名文坛。1925 年毕业后,任教于金陵大学、中法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卷葹》(被鲁迅编入《乌合丛书》)及《春痕》《劫灰》等。1929年在上海与陆侃如结婚,任暨南大学国文系讲师,与夫出版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诗史》等。1932 年夏与夫同入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1935 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与夫合作《百部佳作征文散稿》刊于《人间世》杂志,合辑《南戏拾遗》。抗战时期曾任教于云南澄江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四川三台东北大学等校。1947 年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第一位女性一级教授。1955 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是九三学社成员,曾任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等。曾与林庚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与王季思合编《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译有《书经中的神话》等。另著有小说集《家》及《宋词概论》《张玉田年谱》《中国古典文学简史》《冯沅君创作译文集》《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等,著述多辑入《陆侃如冯沅君合集》。 冯沅君 冯沅君1900—1974女小说家。原名淑兰。河南唐河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1925年毕业。1923年开始创作小说,以“淦女士”笔名在《创造季刊》及《创造周报》上发表,有《隔绝》《旅行》等篇,表现了五四女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颇受文坛注目。1924年结集为《卷葹》,由鲁迅编入“乌合丛书”出版。同年还出版短篇小说集《春痕》《劫灰》等。1925年后任金陵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有专著《中国诗史》(与陆侃如合著)、《中国文学史简编》等。有《冯沅君创作译文集》。 ☚ 伍蠡甫 罗根泽 ☛ 冯沅君 冯沅君1900—1974河南唐河人。1923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毕业,曾以“淦女士”笔名发表小说作品。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院,开始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30年留学法国,1935年获巴黎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1949年以后为山东大学教授,曾任该校副校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和全国人大代表等。生平著述丰富,计有:《中国诗史》、《南戏拾遗》、《中国文学史简编》(以上与陆侃如合作)、《张玉田年谱》、《古剧说汇》、《古优解》、《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和小说集《卷葹》、《劫灰》、《春痕》等。冯沅君的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戏”、“宋金院本、杂剧、诸宫调”和“古优”三个方面,其研究论著对古典戏曲,尤其是宋金戏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 钱南扬 徐慕云 ☛ 冯沅君 冯沅君女;1900.9.4—1974.6.17;原名冯恭兰。又名冯淑兰,字德馥。笔名有淦女士、易安、大琦等。河南唐河人。从1923年开始,以淦女士的笔名在《创造季刊》、《创造周报》、《语丝》等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1927年1月,她的小说《隔绝》、《旅行》、《慈母》、《隔绝之后》等作品辑集为《卷葹》,由鲁迅编入《乌合丛书》出版。在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大胆的描写和反抗旧礼教的精神,在当时震动过许多读者。她还出过小说集《春痕》、《劫灰》、《沅君卅年前选集》,并写有《中国诗史》(与陆侃如合作)、《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简编》、《古优解》、《孤本元明杂剧题记》等论著。1932年曾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得文学博士学位。出国前后,曾在金陵大学、中法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后一直在山东大学当教授,1955年出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 冯玉奇 冯叔鸾 ☛ 冯沅君1900—1974女,原名淑兰,字德馥,河南唐河县人。曾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研究所学习。1932年在巴黎获文学博士学位。解放后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简编》。其论文收入《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中。 冯沅君 冯沅君1900——1974笔名凎女士。河南唐河人。早期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年代初留学法国,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工作,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人大代表。著有《古剧说汇》,《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后两书与陆侃如合著),颇多创见。《<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及《<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跋》两文,是《金瓶梅》研究史上的著名论文,常为研究者所称引。 ☚ 郑振铎 阿英 ☛ 冯沅君 225 冯沅君1900—1974文学、戏曲史家、作家、教授,笔名淦女士。河南省唐河县人。24岁前发表多篇短篇小说。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院,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33岁留学法国,36岁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教于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教于山东大学,曾任该校副校长。又被推选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著有《中国诗史》、《南戏拾遗》、《中国文学史简编》 (均与陆侃如合著)、《张玉田年谱》、《古剧说汇》、《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小说集有《卷葹》、《劫灰》、《春痕》等。《古剧说汇》探讨宋金元时期有关戏曲的一些具体问题,包括剧场、演员、演出作者与其团体等方面。并考证与元杂剧形成有直接关系的赚词、诸宫调、金院本曲调、体制演变等问题及元杂剧上演的诸问题。《南戏拾遗》共得南戏新目72种,43种增补了佚曲。《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收建国后所撰戏曲论文13篇。 ☚ 郑振铎 周贻白 ☛ 冯沅君1900—1974小说家。原名淑兰,笔名淦女士,河南唐沘源人。曾留学法国,获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小说集《隔绝》、《卷葹》、《劫灰》等。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大胆袒露女性内心世界,感情表现真挚强烈。 冯沅君1900~1974戏曲史家、作家。河南省唐河人。1923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毕业。曾以“淦女士” 笔名发表短篇小说多篇。1925年北京大学研究院毕业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1932年留学法国,1935年获巴黎大学研究院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山东大学任教,主持该校古典文学教研室,曾任该校副校长,并当选为山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著有 《中国诗史》 、《南戏拾遗》 、《张玉田年谱》 、《古剧说汇》 、《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 , 以及小说集 《卷葹》 、《劫灰》 、《春痕》 等。《南戏拾遗》 发表于1936年 《燕京学报》 ,是一本辑录宋元南戏佚曲的著作。共得南戏新目72种,有佚曲增补的南戏43种,扩大了学术界对宋元南戏的认识。《古剧说汇》收辑了著者1935年以后的10年间撰写的关于古代戏曲的考证文章,共15篇。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56年经著者重订,抽去 《南戏拾遗补》等4篇,另增加 《孤本元明杂剧钞本题记》 一篇,由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该书考证、探讨了古代的剧场、演员、剧作者及其团体、戏曲演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对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 有所补充和发展。该书对研究宋、金、元戏曲和中国戏曲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0年又出版 《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 ,收录重要戏曲论文13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