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播机hill-drop planter按一定的行距、穴距、播深与播量将种子分组播入种沟或种穴内并覆土的播种机具。主要用于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豆类等中耕作物,故穴播机又属于中耕作物播种机。美国于1839年出现第一个畜力玉米穴播机专利,1923年后开始生产拖拉机悬挂式穴播机。中国于50年代仿制苏联产品,1964年自行设计和生产出悬挂式四行中耕作物穴播机,并发展了穴播与精密播种兼用的通用机架中耕作物播种机。 分类 穴播机按与动力联结方式分为牵引式、悬挂式和半悬挂式;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型及专用型;按播种方式可分为穴播机及方格穴播机,后者播后种穴纵横成行,便于机械中耕;按排种方式可分为多粒排种式和单粒积累排种式,前者排种器每次排出的种子粒数与规定的每穴粒数一致,后者排种器每次只排一粒,利用成穴机构将种子积累到规定的每穴粒数后播入穴内。也可用条播排种器加装成穴机构达到穴播。 结构 主要由种箱及排种器、开沟器、仿形机构、覆土镇压装置、排肥器及施肥开沟器等组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工作部件组成单组,通过仿形机构与机架铰连。排种器和排肥器由地轮通过传动系统驱动。每穴播种粒数多于规定株数,出苗后需间苗、定苗,以保证合理的植株密度及植株间距。大多数穴播机为单组式、通用型,更换排种元件可播玉米、棉花、大豆、高粱、甜菜、向日葵、蚕豆等。 排种器主要有水平圆盘式、窝眼轮式、气吸式等, 可以多粒排种或单粒排种(见穴播排种器、精播排种器)。单粒排种时需增加成穴机构。播种开沟器大多用长滑刀式; 施肥开沟器大多用锄铲式, 安装在播种开沟器的侧前方, 达到侧深施肥。成穴机构安装在滑刀式开沟器上, 有成穴轮式及阀门式两种。成穴机构可降低投种高度, 减小种子下落时间差, 还可使种子后抛, 以抵消一部分机器前进速度对投种精度的影响, 从而提高成穴性。阀门式成穴机构大多用在方格穴播机上, 需增加传动机构以控制阀门的启闭。 工作过程 为开种沟、排种、投种、覆土及镇压,装有施肥装置时可兼施种肥。排种盘(轮)由地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旋转,种子箱内的种子靠自重填充到排种盘(轮)的型孔内,并随排种盘(轮)转到刮种器部位,刮去多余的种子,保留在型孔内2~3粒种子,当转到排出口时,在自重或推种器的作用下,离开型孔落人由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内,并由覆土器和镇压轮进行覆土镇压,完成穴播全过程。 穴播机播种时实现规定的行距、穴距、播深及穴粒数,同穴的种子不得过于分散。穴距由传动比确定和调节。穴粒数根据种子田间出苗率及排种器工作性能来确定,穴播性能指标见播种性能。 发展趋势 采用通用机架悬挂的单组式播种机;播种同时侧深施化肥;用丸粒化种子或按尺寸形状严格分级的种子;用单粒排种器配合新型成穴机构;开发新型排种器及开沟器以提高穴播质量及作业速度;发展铺膜穴播机、免耕穴播联合作业机等。由于穴播间苗工作量大,浪费种子,随着种子加工技术及种子品质的改善,杀虫剂、除草剂及单粒精播技术的发展,穴播机将为精密播种机所替代。 穴播机按穴播种的播种机具。1839年美国出现第1个穴播机专利。1923年研制出悬挂式穴播机。中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仿制,60年代自行研制出穴播机。穴播机按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和半悬挂式3种。按用途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2种。 穴播机hill pla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