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冬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冬歌

 题解
 这首诗通过女子连夜制备征袍之事,表现女子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原文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释
 ①驿使:古代负责传送书信包裹等的人。絮,动词,往征袍中填入棉花。 ②堪:能。把:拿。 ③裁缝:裁缝作衣。远道:指远方的丈夫。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一带,唐时与吐蕃相邻,是当时边塞要地。
 赏读
 首二句以驿使的明朝出发,写出女子制备征袍的紧张、急切。三、四句作者选取典型细节描述制备征袍的过程。表面写在严寒中女子趁夜逢制征袍的劳苦,实质上表明女子极想早日把征袍传递给丈夫的关爱之情。五、六句是女子在征袍完成之后的疑虑。“几日到临洮”表现出女子渴望丈夫早日穿到征衣,早日感受自己挚爱之意的急迫心情。
 这首诗选取典型的个体形象,表现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意义,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冬歌》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冬歌》

其一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

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这是一首写女子对情人刻骨相思的民歌。一般的思妇诗,往往是写思而不归所引起的伤感,而这首民歌则是写情人归来后女子的悲叹。思而不归令人忧愁,思而人归则应当欢喜。但这首民歌却是借情人归来时的“乐境”抒写女子的苦衷和哀叹,这种“以乐境写哀”的艺术手法,更深刻地揭示出古代思妇的心灵世界,表现了她们的悲剧命运。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写女子与情人分别和情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两种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依依分别的时候,是一个春风拂面、春草染绿的季节,而今归来,却值大雪满阶、寒气逼人之时。这两句写得别具匠心。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矣”(江淹《别赋》),分别的苦痛乃是人之常情。诗人们常常把分别的情景写得凄凄惨惨,突出其悲剧性的气氛。而在这首民歌里,这对情人的分别却是在一个绿草铺地的春季。且不说那撩人心绪的春风和“绾别离”的春柳会使离人忧愁,单是这碧绿的春草,就足以使离人伤悲。见春草而思归,这是古代征人、游子们的一种“心理定势”。屈原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凄兮将绿”的诗句,便道出了春草与思归心理的联系。这春草染绿之日,恰是游子、征人怀归之时,而这首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正在和自己的情人依依惜别。别人思归,他们伤离,这种归情与离情的强烈对比,足以表现出女抒情主人公的痛苦心情。 “今还墀雪盈”则描写了情人归来时的情景和气氛。大雪封门的季节,正是思妇最孤寂无聊的时候,天空中的阴云变成了她心中的愁云,天气的寒冷也使得她心境凄凉。这一切,都是因情人不在自己的身边。而恰在此时,她的情人竟风尘仆仆地踏雪归来,她的心情会是怎样激动、兴奋、欢喜?但,诗中并没有写这些,写的却是思妇的另一种心境。

“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便是写思妇欣喜之后向情人苦诉衷肠。她似乎在向情人发问:谁能知道分别后我的苦苦忧思呢?谁又相信忧思会使人衰老呢?而我双鬓的白发便是这忧思的无语的表白。相思之苦,在古代诗歌中描写得很多,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说: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徐干《室思》诗也说:“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这里的“谁知相思老,玄鬓白发生”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更加重了悲剧气氛。女主人公常年的苦苦相思,使得鬓发过早地变白了。这正是这位思妇的悲剧命运之所在。

这首民歌构思精巧,从“春草绿”写到“墀雪盈”,由玄鬓色写到白发生,季节上的由“绿”变“白”,寓示相思之久;鬓发的由“玄”变“白”,则暗含相思之痛。全诗所蕴含的,有哀境中之乐,更有乐境中之哀, “乐”与“哀”两种情境交织在一起,相反相成,更使这首歌透出深长、隽永、苦涩的悲剧意味。

其二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吐露的心声。从诗的内容来看,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女子向情人表达自己矢志不移、始终如一的爱情誓言;但如果结合南朝时期青年女子新生活的社会环境来看,则会感到诗中还包含着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女子在爱情上对情人所抱的期望,希望情人也和自己一样忠于爱情,做到“两心望如一”。

这位女子在表达自己的心情时采取了曲折的方式,运用了寄情于物的手法。“结金兰”,《易经·系辞上》说: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香味)如兰”。 “结金兰”就是“结同心”的意思,指男女结合,建立爱情关系。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真想和我结为百年之好的话,那么,就请你看一看松柏之林。为何要看松柏林呢?诗的后两句运用双关语来表达:松柏经霜耐寒,四季长青,它的本株(“心”)即使在严寒之中也不改变。言外之意在于,人的爱情也应当像松柏的本性一样,要经得住考验,始终如一。

诗所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但人们可以按照两种含义去理解:既可以把它看作是女子向情人所表达的爱情誓言,也可以理解为女子对情人的希冀。结合南朝社会状况,后一种理解更为恰当。南朝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青年女子追求理想的爱情,渴望选择称心如意的恋人和配偶,她们选择恋人、配偶的标准是“两心望如一”、 “只爱同心藕(偶)”,向往爱情的忠贞、专一。这首《子夜四时歌》所表达的也正是南朝民间女子的这种普遍愿望。

这首诗在表达这种普遍心理时,不是让女子以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吐露,而是用托物寄情语含双关的手法来表达,显得委婉含蓄,情思缠绵。


古代爱情诗词《》冬歌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冬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这是《冬歌》十七首之一。它表现的是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负心男子的怨责。
 首二句,写冰封大地,雪盖茫野的景象。深潭里的冰,冻得很结实,地上白茫茫的一片。瑞雪喜降,银装素裹。诗人含沙射影,以“冰”喻指负心郎的心如冰一样冷酷无情。少女的心如素雪一样的纯洁,她大方而温柔多情。后二句,写少女的责问,意思是“我的心如松柏一样坚定,你的心呢?”她满腹愁怨。是他,辜负了她的一片衷肠。先前的青春的欢笑不见了,而今只有悲痛的泪水。反映弃妇哀怨的诗,《诗经》中就有。如《卫风·氓》中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子夜歌》中“郎为旁人取,负侬非一事”。及“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百日心,朝东暮还西”,都表现了妇女的爱情不幸。岁寒知松柏,她的心是如此的坚定,执着。对这个负心郎,她既痛恨,又怀恋。这个封建社会的妇女的悲剧,于此可见一斑。
 本诗几乎全用比喻,使全诗感情充沛、笔锋犀利,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点。前句作兴引喻,后句实言实情。这也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普遍特点。这种写法对后代影响很大。唐朝的李商隐、温庭筠、陆龟蒙都受此影响。洪迈《容斋三笔》中“乐府诗引喻”条云:“自齐梁以来,诗人作乐府,以《子夜四时歌》之类,每以前句作兴引喻,而后句实言以证之,至张祜、李商隐、温庭筠、陆龟蒙亦多此体”。本诗内涵丰富,写法独特。在乐府民歌中很有特色。
 要之,《子夜四时歌》为南朝乐府民歌中重要的作品。“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这些诗歌大部分出自妓女及一般平民女子之口。南朝声伎很多,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南史·循吏列传》)除了反映妇女的不幸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声乐的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鲁迅说:“如子夜歌之流,会给旧文学一种新力量”。(《且介亭杂文集·门外文谈》)南朝乐府民歌的五言四句小诗,开后世抒情小诗一派。

冬歌 - 可可诗词网

冬歌

〔美国〕 卡洛林·凯瑟

我沉闷地过下去,过下去,过下去……

我们最后分手,不是由于死,而是由于生。

我们紧跟死者,但生者却离别。

我生日那天,蜡翅鸟来到花园,

啄光了树叶,使我的心也荒瘠。

我摆出油脂和面包给十二月的鸟,

挂在常青枝上,油腻的灰色,

冬至节习常的妆饰。

我们如何面对面相见?

胜利的爱情已经过去,

失败也已经过去。

自从独居,天气总那么冷,

衣服不合身,头发梳不齐。

我第一次承认

身体和衣饰出了些小乱子,

合在一起,使我最终认输

“想着你,我突然老了……”

一个个月份旋绕而去,我是沉默的旁观者,

我试过把你永远从我心中除去。

这里已不是家,家跟你走了。

消失在一呼一吸之间,

快得像打开一封早就读过的信。

敲击地面使我拳头青紫。

而在我和水光之间,云遮雾隔。

不错,我试图使日子过得快活,

不能再无休止地想起你,

但你使一天天一年年值得忍受下去。

(赵毅衡 译)

《冬歌》这首诗如诗题后面的注解所示:是因为看见阿瑟·韦利(英国著名汉诗翻译家)的一句诗:“想着你,我突然老了”引起感触,由感而发。从整首诗的内容看,是写一个妇人对从前的爱人倾诉别后的生活。

第一段首句,三个连续的“过不下”,前面以“沉闷”修饰,后面跟着一串省略号,立刻把读者带入一种永远无止境的百无聊赖的生活氛围中,仿佛生活是一连串沉重的负担,毫无生气,亦毫无希望。在没有未来可言的日子,回忆往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于是顺理成章,诗人将视角投入以前,记起“我们最后分手”的时刻,忆起“我们”分手的原因,不是死亡将我们分开,而是由于“生”。沉闷、平淡的“生”使人无法忍受。第三行,诗人似乎是在慨叹:随着时间的一点一滴流过,“我们”本来就在走向使人最后离别的死亡,也本应携手走完这段路程,可是没到那一天“我们”就破裂了。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是回忆起生日那天的情景。每个人都有过生日,不是亲人的祝福就是朋友的问候。可“我”过生日那天,只有蜡翅鸟飞到花园,不但没有带来喜悦,反而把树叶啄光,啄走了仅有的生气,使花园和“我”的心情都归于“荒瘠”。情与景高度统一、互相衬托。接着“我”摆出油脂和面包喂这些鸟,这个行动的介入加深了“我”凄凉孤单的境界。诗人还嫌宣染得不够,又搬出冬至节油腻的灰色给它们做背景,正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三段视角又转回现实。“我”设想在经历了爱情的欢乐和痛苦之后,在一切成为过去之后,“我们如何面对面相见?”一切既已过去,而“我”对往事仍不能释然于怀,仍梦想着重逢的情景,个中滋味,读者自会体味。

第四段,“我”又回忆起独居时的情景。大自然的寒冷也再一次出任背景做陪衬。一个“独”字一个“冷”字,使凄孤的主旋律二度奏起。衣服不合身,头发梳不齐,这些小乱子像镜子一样把诗人的形象反映出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独居的“我”已经没有装扮自己的兴致。读完“使我最终认输”,眼前仿佛出现一个自认彻底失败的人颓然倒下,而且听到一声长叹。“我”后悔了。第五段,“想着你,我突然老了……”这句诗既是写作此诗的缘由,也是诗人目前心境的真实写照,那一小串省略号意味着“老”的感觉在继续。接下来的两行诗告诉我们:时间之流悄然流逝而诗人却无所作为,只是徒然地与过去抗争,徒然地想忘掉“他”,然而不用说,她忘不掉。这不,在接下来的一段,“我”又在向“他”倾诉:“这里已不是家,家跟你走了。”诗人很可能想起他们最后破裂的时刻,任何东西的断裂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生活亦是如此。尽管“我”狂怒地敲击地面,尽管“我”泪遮视线,一切还是在瞬间决定了。

最后,结束了回忆,重新回到现实,首尾呼应。“我试图使日子过得快活,”重新振作,但对他的回忆无论如何抹不去本来觉得“不能再无休止地想起你”,“但你使一天天一年年值得忍受下去”。尽管想你是苦,念你是痛,但因为想你念你,心中有个你,怀抱这份爱,日子才觉得过得有意义,才值得忍受。在“忍受”中比照出爱情的份量,爱人在心目中的位置。

一首《冬歌》凄婉绵长,飘漫出挚爱深情的苦楚况味,感人至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