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村自然资源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村自然资源管理

农村自然资源管理

农村及农村居民作为当地自然资源管理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主动参与本农村范围内自然资源的全过程的管理。主要通过自身能力建设、上级赋权、农村管理机制的建立等实现对当地自然资源的管理,并在整个过程当中以管理主体的身份出现,以保证农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始终关系着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农村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关系着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农村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生产用水的利用管理。农村利用地下水,必须根据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深、中、浅结合,优先开发浅层水的原则,由县水资源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并确定井位。超采区一般不准再凿机井。农业灌渠供水实行以亩配水、定额供水、计量收费的办法。各种作物的用水定额由县水资源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全省规划制定。农用机井用于农田灌溉的,由市、县水资源综合管理部门制定用水定额,逐步达到定额供水。统一管理的农用机井,实行计量或计时收取提水成本费用。水资源不足的地方,应有计划地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适当种植用水量少和耐旱高产作物。国家和集体的水资源利用工程设施,要根据其规模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或专 (兼) 管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不同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定期考核,实行奖惩。
耕地资源的利用管理。实行耕地总量保护制度。耕地总量保护和控制主要包括五大指标: 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城镇规划区指标; 非农业建设用地指标; 土地资源开发复垦指标,将开发复垦作为补充耕地的主渠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指标: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必须下达控制指标,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绝对不能用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对高产优质农田建设实行永久性耕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现代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越来越多,并占用了较多的优质耕地。保护耕地的措施是: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建立严格的开发区和城市房地产占地的审批制度; 严格控制城镇和开发区的用地规模,尽量鼓励利用劣质土地; 对优质的农田划定必要的保护区,建立和健全永久性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地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特别是保护宜农荒地分布区的稀有动植物资源,保留一定面积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景观和绿色植被。正确处理土地开发与农田基本建设的关系,摒弃只利用不建设、不培育、不改造、广种薄收、掠夺性经营的土地利用方式。用养结合,优化土地生态环境。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科学搭配养地作物,以保证土壤养分的恢复和补充。优化用肥结构,以施有机肥为主,减少耕地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及有毒化学农药的生产和使用。
山地林场资源的利用管理。建立统一规范化的社区管理制度,山地林场资源的管理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现行的林业发展不仅要考虑到林子的生态防护效益,而且应当重视林子的近期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造林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有直接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灌木或乔木树种,对树种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低下的林子进行改造,实现以林养林、以林增收、永续利用的目的,以经济收益的增加来刺激社区居民选择行为的理性化。

☚ 农村生态经济管理   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 ☛
000018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