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村消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村消费

农村消费

农村人口为满足个人 (家庭) 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对各种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消费。生活资料消费,是消耗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劳务消费,是消耗活劳动,如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服务行业和其他部门提供的生活服务等。农村消费有两种形式,即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现阶段,个人消费主要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社会公共消费主要在乡和村的社会范围内进行。个人消费是农村现阶段的主要消费形式。

☚ 生活消费   农村公共消费 ☛
农村消费

农村消费

农村居民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经济行为。我国农村消费的特点是:
❶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但消费规模偏小。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长,根据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的资料,2008年,全国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零售总额为34752.8亿元,是1997年的2.72倍,但是消费规模依然偏小。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不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比较低。
❷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消费层次仍然偏低。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由1997年的55. 1%下降到2008年的43.7%,十余年间下降了11.4%,与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温饱生存型特征还比较明显,消费层次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❸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留守人员消费意愿总体不高。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总量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波动幅度都要高于城市居民相应指标,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容易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消费理念仍不如城市成熟。
扩大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措施有:
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夯实农民消费的基础水平。一是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对农村居民收入的直接支持和补贴,提高农村转移性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二是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农民的资产性收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化改革,进一步明确耕地承包权的产权属性,加快农村土地要素的市场流转,改善农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形成机制,推动农村居民宅基地和房屋以及耕地承包权的市场化流转,从制度上构建农村居民土地和房屋等资产性收入的实现形式。三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供农民的务农收入。
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民消费的不确定性。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村居民对唯一来自农地耕种的保障功能性收入的依赖,财政降低农村居民未来生活和福利预期的不确定性,促使广大农村居民将预防性储蓄转化为巨大的短期消费能力。
❸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增强农民消费的可及性。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农村金融的支持功能,引导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调整市场定位,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种类,适度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标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继续允许开展简单业务、能够维持微利的各类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三是积极进行农村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可在小额信贷的基础上,对贷款的期限价格、担保抵押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四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以信用县、信用村镇、信用户为重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贷款证使用制度,健全农村信用约束和失信惩罚机制。
❹加强农村消费外部环境建设,提高农民消费的便利性。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点,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引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利用连锁网络为农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加大对农村水、电路以及通讯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为农民消费提供服务的信息平台,促进农村居民将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 农村饮水安全   新农村文化建设 ☛
农村消费

农村消费

农村中对生活消费品的消费,即生活消费。农村是消费品的主要市场,农民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服务对象,农村消费经济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消费有其客观的规律性:农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它取决于生产、人口和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变化; 农民消费构成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即农民生活必需品 (其中主要是食品)支出比重与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成反比,生活消费品的商品性比重与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成正比; 农民对各种消费品的购买顺序,对消费品品种、质量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的规律性。农村消费,除物质性消费外,还有精神性消费。农村物质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的比例,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物质性消费部分比例下降,精神性消费部分比例上升,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种反映。在现阶段及今后的长时期内,家庭是我国农村的基本消费单位。随着农村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随着各项服务业的广泛兴办,家庭消费将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消费,除农民消费之外,还有农村社会公共消费,这包括农村文化生活、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提高消费效果,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促使农村生产、消费的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 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农贸市场 ☛
000049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