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战❶以农耕为攻战之本。《商君书·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夫民之不农战也,上好言而官失常也。”《尉缭子·武议》:“万乘农战,千乘救守,百乘事养。农战不外索权,救守不外索助,事养不外索资。夫出不足农,入足守者,治之以市。市者所以(外)[给]战守也。万乘无千乘之助,必有百乘之市。” 农战又称“耕战”。中国历史上重视农业和战争并使两者相结合的经济、军事思想。《商君书·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认为纯朴的农民既为国家提供粮食,又能成为作战勇敢的好兵,故主张尊农战之士,打击妨害农战的奸民。《韩非子·五蠹》也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主张奖励耕战,打击破坏耕战的“五蠹”。 农战❶以农耕为攻战之本。 《商君书·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农战亦称“耕战”。中国历史上重视农业,加强战略的思想。战国时期,由于兼并战争不断,各国都注重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加强战备。其中以秦国的商鞅最为突出。《商君书·农战》:“国之所以兴者,农也。”因而,商鞅主张奖励耕战。其主要措施有:“不以农战,则无官爵”(《商君书·农战》);“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文献统考·兵考》);“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 《商君书·垦令》)等。主要通过赋役的征发与免除来促使民户从事农业,富国强兵。此所谓“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商君书·立本》)。韩非继商鞅之后,也力主农战。认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行农战,“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韩非子·五蠹》)。秦国在农战思想的指导下,国力日强,最终统一六国。农战思想在秦汉以后转化为军屯主张。三国曹操曾说:“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尺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 ( 《魏志·太祖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