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发chāi fā征调,赋敛。彭大雅《黑鞑事略》:“赋敛~~。” 差发金、元王朝向民户征派各种赋役的统称。《黑鞑事略》: “其赋敛谓之差发。”皆视民户畜牧之多寡征之, 蒙古牧民不分贵贱,各出牛马、车仗、人伕、羊肉、马奶等为差发。蒙古汗国建立前已有赋敛形式,蒙古语称作 “忽卜赤里”(“科敛”之意), 牧民每年纳牲畜若干头于那颜,无定制。1229年太宗窝阔台即位后始规定牧民的马牛羊百分输一。汉地民户的差发有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三项)、税粮、杂泛差役等。 差发金、元时各种赋役的统称。《黑鞑事略》:“其赋敛谓之差发”。元代,岭北、汉地、西域之征调摊派方法各不相同:岭北以畜计,汉地以户计,西域以丁计。蒙古民户视牲畜多寡征之,不分贫贱,各出牛马、车仗、人夫、羊肉、马奶等为差发。蒙古建国前已有赋敛,蒙古语称“忽卜赤里”,牧民每年纳牲畜若干头于那颜,无定制。1229年窝阔台即位后,始定蒙民有马百者输牝马一,牛百者输牸牛一,羊百者输羒羊一。成宗大德八年(1304)又规定:见群30口抽分1口。汉地民户的差发有※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税粮、※杂泛差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