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地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地改革agrarian reform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对土地制度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改革。1946年底起实行。改革内容是:创设自耕农和调整租佃关系,由政府强制收买不在村地主出租的全部土地及在村地主1 hm2以上的出租地.并按规定价格转卖给佃农;规定自耕农占有土地不得超过3 hm2;改高额实物地租为低率货币地租,限制地租最高额为水田不超过产量的25%,旱地不超过产量的15%,并严格限制变更租佃关系。1950年7月改革完成。改革后,出租地由战前占总耕地的46%降到1950年的10%;自耕农占总农户的比重由33%升至63%,佃农降至5%,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基本上不再存在。 农地改革 农地改革Agricultural Land Reform日本在美军占领下进行的土地改革,战后经济民主化的三大措施之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农村一直保持封建土地所有制,美军占领当局确认它是导致日本向外扩张的重要因素,必须铲除。1946年7月指示日本政府制定了《建立自耕农特别措施法案》和《农地调整法修正案》,国会讨论后公布。该两法案规定在村不耕作地主只能保留1町步(合0.99147公顷)以下的土地;在村耕作地主保留的土地不得超过3町步(北海道为12町步)。限额以外的土地由农田委员会收买,再以低价卖给佃农。虽不是没收,但付给原所有者的是不能转让的长期债券,加上通货膨胀,如同没收。农地改革把原来租给佃农耕种、约占总数45%的土地重新分配给佃农,租佃制度基本消灭,占战前国民收入5%的地租取消了,农民收入得到相应提高,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 ☚ 财阀复活 劳动民主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