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竹取物语 [日本]佚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竹取物语 [日本]佚名【作品提要】 伐竹翁在竹筒中发现一个三寸长的美貌女孩。三个月后女孩长成姿容艳丽的青年女子,取名为嫩竹辉夜姬。闻其艳名,求婚男子蜂拥而至,其中石作皇子、车持皇子、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大纳言大伴御行、中纳言石上麻吕五人最为热烈。辉夜姬许诺:五人中谁能寻觅到天竺如来佛的石钵、蓬莱的玉枝、中国的火鼠裘、龙首明珠、燕子的安产贝,就和谁成婚。为了得到辉夜姬,五人花样百出,要么用蒙蔽手段以假充真,要么费尽心思,徒费气力,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最终都遭到失败。天皇听说辉夜姬美艳,企图凭借权力逼婚,最终也没有成功。但天皇仍频投书信,向辉夜姬述说思念之情,赢得她的芳心。辉夜姬原是月宫中的仙人,虽十分留恋世俗的生活,向往与天皇之间的爱情,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升天回到月宫。故事在天皇命人焚毁辉夜姬赠送给他的不死之药中结束。 【作品选录】 房子奉旨退出皇宫,来到伐竹翁家里,伐竹翁恭敬地相迎。内侍女官房子对老妪说:“皇上说,你家的辉夜姬容貌优美,特地令我前来看看。” 老妪说:“那样的话,让我就去对她说。”旋即走进内室,对辉夜姬说: “好孩子,赶快出去与皇上的使者照照面!” 辉夜姬答道:“我长得并不美,怎么可以出去会见皇上的使者呢?” 老妪说:“瞧你说这话,好生无礼呀!对皇上的使者,难道可以怠慢吗?” 辉夜姬回答道:“我这样说,并没有得罪皇上呀。”她毫无要会见使者的意思。 老妪心想,这孩子是我一手抚育长大的,我平素如同亲生女儿一样地呵护她,可是如今她竟满不在乎地出言顶撞我。老妪想责备她,却又于心不忍。 于是,老妪折回外间对使者女官说:“实在遗憾,我家姑娘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脾气倔强,怎么也不肯出来相见呢。” 使者女官严词责备说:“然而,皇上口谕,要我一定来看看。我如果看不到她,是无法回去交差的。在这国土内的臣民,难道可以不听从皇上的口谕吗?你们的话太没道理了。” 但是,辉夜姬听了这话,非但坚决不听从,而且还回应说:“如果说我违背了皇上的口谕,那就请他立即把我杀了吧!” 这位使者女官也无可奈何,只得回宫启奏天皇。天皇听罢说:“这样的心肠,是可以杀死许多人的!”当时作罢,不再追究。可是,事后又想:“难道朕要输给这个脾气倔强的女子吗?”于是,一天,天皇召伐竹翁前来觐见,并对他说道: “把你家的辉夜姬送到这里来!听说她的容貌长得非常美丽,朕曾派使者前往看她,但结果却是徒劳,她拒绝不见,如此无礼的行为能宽恕吗?” 伐竹翁诚惶诚恐回禀道:“这女孩子,恐怕是不肯进宫的。小人实在是无可奈何。不过,且让小人回去再规劝吧。” 天皇听罢,说道:“这女孩是你一手抚育长大的,难道你就不能随心做主吗?如果你把这女子送进宫来,朕封你一个五位官爵。” 伐竹翁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好生规劝辉夜姬,他说道:“皇上对我如是说,难道你还不答应吗?” 辉夜姬回答道:“无论如何,我决不进宫侍候,如果再要强迫我,我就要销声匿迹了。你盼我进宫侍候,以便加官晋爵,那我就一死了之。” 伐竹翁软下心来,说道:“千万不要这样做,我怎能为了加官晋爵,而让我的孩子去死呢,这成什么体统。可是,你为什么那样厌恶进宫侍候,何必非要去死不可呢。” 辉夜姬答道:“如果你还以为我是在诓骗你,那你就把我送进宫侍候,看看我究竟会不会死去。此前有许多人真心诚意、长年累月地追求我,我都让他们的愿望成为泡影。天皇的口谕,这才几天的事,如果我答应了,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伐竹翁回答道:“天下之事再怎么大,也没有你的生命危险大。那么,让我再次进宫向天皇启奏,说你不肯进宫侍候便是。” 于是,伐竹翁再次进宫,启奏皇上说:“上次陛下赐谕,小人万分感激,遂立即回家规劝小女进宫侍候。岂料这女孩说:‘若要我进宫,我宁愿死。’这孩子原本就不是造麻吕我亲生的,是我在深山中发现的,她的秉性非同凡人。” 天皇听了说道:“造麻吕,你家就在山脚下吧,让朕到山中狩猎,然后闯入你家去看看辉夜姬,如何?” 伐竹翁造麻吕启奏道:“这是绝好的主意。当她悠闲地坐在家里的时候,陛下突然驾临,便看到她了。” 于是,天皇连忙择日,外出山中狩猎。天皇驾临辉夜姬家,只见在四射的光辉中,端坐着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天皇心想:“正是此人了。”便向她走过去。辉夜姬站起身来,欲逃至内室,天皇走上前去,一把拽住她的衣袖。她用另一只衣袖遮掩住脸儿。但是,天皇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她的容颜,并为她那副举世无双的美貌魂牵梦萦了。 “放开我!”辉夜姬说。 天皇岂肯放手,辉夜姬启奏道: “我此身,若是在此国诞生,自当侍候陛下,可是我不是这国土上的人,皇上硬拉我走,我是难以从命的。” 天皇说:“哪有这种道理,朕还是要带你走。” 天皇令人将辇拉过来,企图把辉夜姬拉到辇中。说也奇怪,此时,辉夜姬的身影忽然消失了。天皇想:“期望落空,实在遗憾呀。”又想:“她果真如伐竹翁所说,并非一般凡人。”于是,说道: “那么,朕就不带你走了。你快快现身,让朕再看上一眼,然后朕就回去。” 于是,辉夜姬就现出了原形。 天皇越看越神魂颠倒,难以压抑住对她热烈的恋慕之情,然而却无可奈何。天皇感谢伐竹翁造麻吕让他看到了辉夜姬,高兴地褒奖了他。 于是,伐竹翁欣喜地举办了盛大的飨宴,招待皇上的随从百官。天皇留下辉夜姬,自行回宫去,心中实在恋恋不舍,深感遗憾,身虽离开,心却依然留在辉夜姬身边。他登上辇后,作歌一首赠辉夜姬,歌曰: 归辇空荡愁满怀, 只因姬君不理睬。 蓬门荜户乐长住, 琼楼玉宇不羡慕。 从此以后,天皇觉得常年侍奉在他左右的女子们,简直无法与辉夜姬媲美,即使女官中号称美人者,与辉夜姬相比,也黯然失色。天皇心系辉夜姬,朝朝暮暮只顾独居一处,非不得已也不愿驾临皇后或女官房中。他常给辉夜姬写信,倾吐衷肠。辉夜姬也写了热情的回信。此后,随着四季变迁,天皇对花卉草木的变化,有感而发吟咏的歌,都一一差人送给辉夜姬。 这样,天皇与辉夜姬彼此通信,互相交心传情,不觉已过三年。某个早春之夜,辉夜姬观赏月色之美,异乎寻常地突然落入沉思。家人规劝说: “观看月亮的脸儿,是忌讳的。” 可是,辉夜姬不听从,乘人不在之时,又去观看月亮,并且哭得很是伤心。 七月十五之夜,辉夜姬从深闺中出来观月,她的神态极其悲切,她身边的家人看见了,就去告诉伐竹翁说: “辉夜姬平常总愿意对着月亮悲伤,最近的样子更加非同寻常,常常陷入沉思,深深地哀叹。应该好好地注意啊!” 伐竹翁听罢,便对辉夜姬说:“你究竟有什么心事,竟如此陷入沉思,忧伤地观望月亮?你的境遇很如意美满嘛。” 辉夜姬答道:“不知怎的,我只要观看月亮,就不由地对这人世间甚感不安、甚感哀伤。为什么会叹息,没什么可叹息的啊。” 却说有一天,伐竹翁走进辉夜姬的房间里,看见她还是陷入沉思,不禁说道:“我的宝贝女儿呀!你到底在想什么?你所想的究竟是什么?” 辉夜姬答道:“我没有在想什么,只是觉得内心一阵莫名的不安。” 伐竹翁说:“我劝你不要观看月亮了,你观看月亮,就露出一副沉思冥想的神色。” 辉夜姬答道:“我怎能不看月亮呢?” 于是,只要月亮一出来,辉夜姬照旧端坐在廊道前叹息,落入沉思。说也奇怪,没有月亮的夜晚,辉夜姬没有露出沉思冥想的神色。有月亮的夜晚,她总是叹息、沉思、乃至哭泣。丫鬟们看见这番情景,就悄悄议论说: “她肯定还是在担心什么事。” 辉夜姬的双亲和家人,都毫无所知。 临近八月十五的一天晚上,月亮出来了,辉夜姬又端坐在廊道上,伤心地痛哭了起来。她竟不顾旁人在场,哭得十分伤心。双亲见此情状,都吓坏了,连忙问她: “为了何事?” 辉夜姬抽泣着答道:“我老早以前就想告诉你们了。只是担心我说了,您二老势必伤心欲绝,因此迟至今日没有说出来。然而总不能永远拖下去,现在不能不把全部情况告诉你们了。我本不是这世间的人,而是月宫中的人,由于前世某种缘分,被遣到这人世间来。现在已经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这个月的十五日,我故国的人将要来迎接我。这是非去不可的。此事会使你们悲叹、伤心,我也觉得难过,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就独自烦恼、沉思、叹息。”说罢,放声痛哭起来。 伐竹翁听了这番话,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原本是我在竹林中发现的。那时你只有油菜子一般大,我把你抚养成和我一般的高,现在究竟是谁要来迎接我的孩儿啊!?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说着,他号啕大哭起来。接着又说:“还不如让我先死去吧!”此情此景,实在是不胜其悲啊。 辉夜姬说:“我是月宫中的人,那里有我的父母,我从月宫到这国土里来,原本只打算作短暂的停留,但是终究还是呆了好几年,我对月宫中的父母并不怎么思念,倒是觉得在这里呆惯了,可亲可爱。我对回月宫一事,并不感到特别高兴,只是觉得悲伤,我实属出于无奈,不得不告别的呀!” 辉夜姬说罢,与伐竹翁和老妪一起抱头痛哭。几个长期相伴辉夜姬的女仆,回想起这位姑娘人品高尚,心地善良,令人肃然起敬,如今听说就要分别了,不免依依不舍,不胜悲伤,连滴水也不欲进食了。她们与伐竹翁和老妪一样,相对而泣,悲叹不已。 且说,天皇闻知此消息,即派使者到伐竹翁家来探问。伐竹翁出来迎接使者,只顾悲伤,痛哭。伐竹翁为此事过度忧伤,以至须发变白了,背驼了,双眼也红肿溃烂了。在使者看来大概是由于过度悲伤,劳心伤神,以致忽然变老了。使者向伐竹翁传达了皇上的口谕: “皇上问:‘听闻近来辉夜姬常常陷入沉思,伤心悲痛,是真的吗?’” 伐竹翁抽泣着回答道:“承蒙皇上挂心,不胜惶恐。本月十五日,月宫将派人前来迎接辉夜姬。我想恳请皇上于本月十五日派兵前来,如果月宫的人来了,就把他们逮捕起来,不知是否可行?” 使者回宫,据实将伐竹翁的情况和他的恳求,都启奏了皇上。天皇听罢,说道:“我只见过辉夜姬一面,至今尚且难以忘怀,何况老翁与辉夜姬朝夕和睦相处,如果辉夜姬被人接走了,叫他如何受得了啊!” 到了八月十五日这天,天皇任命中将高野大国为钦差大臣,命令各御林军选出六个大军共二千人,由钦差大臣率领,开拔到伐竹翁家。大军一到伐竹翁家,便部署千人在陆地上,千人在屋顶上,再加上伐竹翁家的众多家丁,分别把守各个角落,做到滴水不漏,让对方无空子可钻。这些担当守卫者,一个个手持弓箭。室内则由女仆们值班,严加把守。 老妪则紧抱住辉夜姬,躲在围着像仓库般厚泥墙的房间里,伐竹翁把房门锁上,站在房门前守护。伐竹翁说: “这地方如此严密把守,岂能输给天上人。”接着,又对屋顶上的士兵说:“你们如果看见空中有任何飞行物,哪怕是一星半点,都要立即射杀勿论。” 守卫的士兵们说:“如此严密把守,就连一只小蚊子也难飞过,我们会立即射杀,曝尸。” 伐竹翁听了此言,确信万无一失了。 然而,辉夜姬听了此言,说道: “无论关闭得多么严实,守卫得多么充分,但战斗对月宫的人来说,是毫无作用的。用弓箭是射不中他们的,即使如此紧锁密闭也无济于事,月宫的人一到,锁自然会立即开启。这里的士兵纵然勇猛善战,但一遇见月宫里的人,那股勇猛善战的气势,就会立即烟消云散,变得毫无作为了。” 伐竹翁火冒三丈,说道: “等月宫里的人前来迎接,我就用我的长指甲剜出他们的眼球,揪住他们的头发,让他们倒栽葱,然后扒下他们的裤子,让他们当众出丑。” 辉夜姬说:“您不要那样大声说话,让屋顶上的武士们听见了,多么难为情。我辜负了你们长期以来的抚育之恩,行将归去,实是遗憾万分。由于前世的缘分,我得以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每当想到不久即将分别离去,心中不胜悲伤。我因为一想到双亲的养育之恩未报,归途中必定不堪痛苦。因此,近日来,每当月亮出来的时候,我就走到廊道前祈愿,恳求让我在这里再多住一年,哪怕至少让我呆到年底。然而,未得允许,我才如此陷入沉思、叹息的。这使得你们为我揪心,我行将离去的悲伤,实在是难以忍受。月宫中的人都非常美丽,又不会衰老,还无忧无虑。我不久将要到那里去,可是我丝毫不感到快乐。倒是快要离开你们两位年迈体弱的亲人,我觉得非常悲伤,恋恋不舍啊!”说罢,热泪盈眶了。 伐竹翁说:“不要说这些令人伤心断肠的话了,无论多么美丽的人来迎接你,你都不必担心。”伐竹翁妒恨月宫中的人。 良久,时近子夜,伐竹翁家四周蓦地光芒四射,甚至比白昼还明亮,这光辉比满月的亮光更亮上十倍,甚至可以把人的毛孔都照得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时,只见月宫的人腾云驾雾而降,在空中排列开来,离地仅五尺光景。伐竹翁家里的人,无论是屋内或屋外的人,目睹此番情景,都像着魔似的,全然丧失对抗的能力,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尽管能举起弓箭,但胳膊却毫无力气,眼看就要瘫软下来。其中有几个特别强悍者,强打起精神把箭射了出去,箭头却不知射向何方。战士全然丧失战斗力,一个个只觉浑浑噩噩,相互顾盼,默默无言。 这时候,只见离地五尺,当空排列的人们,装束绮丽,容貌端庄,无与伦比。他们带来一辆飞车,车顶上张着绫罗盖面。这些天人之中有一个王者模样的人,向家中喊道: “造麻吕!快到这里来。” 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造麻吕,此刻却像喝醉了酒,伏地而行,拜倒在地上了。天人对他说道: “你好幼稚啊!只因为你积功德,所以造就你成为富翁,助你获得许多黄金,让辉夜姬暂时在你家生活,你的境遇已经整个改换了面貌。辉夜姬只因在月宫犯了些罪过,所以命她暂时寄身在你这卑贱之地,现在辉夜姬的罪限已终。我来迎接她回去,你不必哭泣、悲叹。快把辉夜姬交出来吧!” 伐竹翁答道:“你说让辉夜姬暂时寄身在我家,可是我抚养辉夜姬长大成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也许你所说的辉夜姬,是降生在另一个人家的辉夜姬吧。” 伐竹翁接着又说道:“啊!我这里的辉夜姬,现在身患重病,决不能出门。” 天人不作答,竟把飞车拉到伐竹翁家的屋顶上,喊道:“来!辉夜姬,不要只顾长久居住在这种污秽的地方了!” 这时候,围着像仓库般厚实泥墙的房屋,那上了锁的门,应声自动打开了,格子窗等也都自行敞开了。被老妪紧紧地抱住的辉夜姬,此时也自动翩翩然地走了出来。老妪想要拽住她,不让她走,但无论如何也拽不住,老妪只有白白地仰望着,哭泣不已。伐竹翁心乱如麻,无奈地号啕痛哭。 辉夜姬走到伐竹翁面前,对他说道:“我纵然不想回去,也不能不回去。现在,就请您目送我升天吧!” 伐竹翁说:“现在我已悲痛欲绝,怎么能目送你升天?你抛弃了我这老人而升天,叫我怎么办呢?不如把我也一同带去吧。”说着,哭倒在地。辉夜姬苦恼至极,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她对伐竹翁说:“那么,让我写一封信留下来。您想念我的时候,就请拿出这封信来看看。”说罢,潸然泪下,提笔写信。她在信里写道: “如果我是生长在这个国土里的人,我一定会侍奉双亲直到百年,决不会有今日的悲伤别离。这并非我的本意,实在是遗憾万分!现在我把脱下来的衣服留下来,作为我的纪念物。此后每逢月亮当空的晚上,请你们看看月亮吧。我现在舍弃你们而升天,心情宛如整个人从苍穹掉落到地面上一样啊!”她写罢将信放置了下来。 这时,只见一位天人拿着箱子来,一个箱子里装着天之羽衣,另有一个盒子装着不死之药。这位天人说:“这壶中的药送给辉夜姬吃。因为她吃了污秽之地的许多食物,心情定然很坏,吃了这药就可以排除。”说罢,便把药送给辉夜姬。辉夜姬尝了尝,把余下的塞进了她脱下的衣服里,想送给伐竹翁。但那天人加以阻止,立即取出那件天之羽衣来,正要给她穿上。这时,辉夜姬说道: “请稍等!”又说:“穿上这件衣服的人,心情将会完全改变。现在我还有些话要说呢。”说着,拿起笔来写信。天人等得不耐烦,说道:“时候不早了。” 辉夜姬答道:“不要说不近人情的话呀!”便十分文静而又从容地给皇上写信。信中写道: “承蒙皇上派遣许多人来挽留我升天,但是天心不遂人意,定要迎接我回去,实在无可奈何。我深感遗憾,也很悲伤。以前皇上敕令我进宫,我没答应,就是因为我身有如此复杂情节的缘故,所以不顾皇上扫兴,坚决拒绝,实属无礼之至,今日回想起来,不胜惶恐。”最后,附歌一首曰: 身着羽衣升天去, 回忆君王诚可哀。 此后,伐竹翁、老妪悲叹、伤心得流出血泪,那也白费,也毫无办法了。别人把辉夜姬留下来的信读给伐竹翁听。伐竹翁说:“我为什么还要爱惜这条命呢?我们还为谁而活在这世间呢?什么都不需要了。” 伐竹翁病倒了,但他却不肯服药,不久便卧病不起了。 钦差中将率领一班人回到皇宫,他把不能对天人作战和不能挽留辉夜姬的情况,详细地向天皇奏明,并把装有不死之药的壶和辉夜姬致天皇的信函,一并呈上。天皇御览后,非常悲伤,从此不进饮食,废止歌舞、管弦等游兴。 一天,天皇召集公卿、大臣们,询问他们:“哪一座山最接近天?”有人启奏:“骏河国的山,离京城最近,而且最接近天。”天皇便作歌一首,曰: 不能再会辉夜姬, 不死灵药有何益。 (唐月梅译) 【赏析】 上述选文囊括了全书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内容既有天皇仗势逼亲的丑态,辉夜姬不畏强权、反抗强暴的可贵精神,又有她眷恋尘世,与天皇依依不舍的情感纠葛。如果说作品前面部分的智斗庸俗求婚者刻画出辉夜姬的聪慧、机智和灵性,那么这部分内容更多地展示了人性化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为我们勾画了一位内心情感丰富复杂、有血有肉的美少女形象。 在所选文字的第一部分,面对天皇使者的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以及天皇本人的逼迫,辉夜姬表现出了坚贞的品质。她宁可冒着被天皇诛杀的危险避而不见使者,对于天皇企图强行拉她到辇中的行为,她也以隐身的方式来反抗。同时,她又用歌来表明心迹,以绝天皇的妄想:“蓬门荜户乐长住,琼楼玉宇不羡慕。”一个“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少女形象在这首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如果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那么这篇物语的文学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因为这样一来便落入常见的民间故事俗套,即贫寒少女如何反抗权贵,抵抗暴力,人物性格也难免显得单薄。《竹取物语》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所展示的人物性格要远为深刻、丰富。返回月宫是辉夜姬的必然归宿,她无法抗拒命运,但内心却对现世充满留恋之情。她望月伤怀,说:“我对月宫中的父母并不怎么思念,倒是觉得在这里呆惯了,可亲可爱。我对回月宫一事,并不感到特别高兴,只是觉得悲伤,我实属出于无奈,不得不告别的呀!”人世间的亲情,可亲可爱,远胜于月宫的冷清凄切。她与伐竹翁的分别,就是父女之间的生离死别,弥漫着恋恋不舍的离愁别绪,让人感动。 辉夜姬性格中有反抗权贵、坚守贞洁的一面,也有渴望真诚爱情的一面。她拒绝了天皇强迫的宠幸,但并没有拒绝与天皇的真诚交流;虽不与天皇见面,两人却鸿雁传书,彼此互相交心。这里天皇没有了起初仗势欺人的逼迫,有的只是对所爱女子真诚的倾诉和交流。天皇哀伤于辉夜姬的永别,即使是不死之药也不能让他动容:“不能再会辉夜姬,不死灵药有何益。”而辉夜姬升天前写给天皇的和歌称:“身着羽衣升天去,回忆君王诚可哀。”这里的天皇一反通常民间故事中作为豪强代表的恶劣形象,尽管之前他出于对自己身份权威的自信,一度想通过强力来获得辉夜姬,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怀着失落和忧伤一直与辉夜姬保持通信,他甚至答应伐竹翁的请求派遣军队阻挠月宫中的人带走辉夜姬。少了倚仗权势的霸气,多了寻求爱情的真诚,天皇显得更具人性意味,也更为真实。天皇不再是沉溺酒色的暴君,而辉夜姬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反抗者,面对强权,她可以冒死抗争,但面对真情,她也会有热情的回应。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情感细腻而丰富的有情人。对于尘世,辉夜姬不仅留恋养育她多年的父母,也留恋给予真情的天皇。正是这种复杂甚至矛盾,才塑造了辉夜姬的立体形象。 至于伐竹翁,物语的描写尽管缺乏深度,但也并非平板式的描写,而是展示了他性格中的多面性。对于高官厚禄的诱惑,他也曾希望能够把辉夜姬送进宫去从而获得天皇赐予的官爵,但当他面对是要官职还是要女儿的抉择时,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后者。在他看来,为了加官晋爵而让自己的孩子去死是断然不可的事情,“天下之事再怎么大,也没有你(指辉夜姬)的生命危险大”。在听到辉夜姬必须离去回归月宫后,他整个人都垮了,“伐竹翁为此事过度忧伤,以至须发变白了,背驼了,双眼也红肿溃烂了”。尽管辉夜姬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但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失去她就是失去了自己生命的全部,宁可自己去死,也不愿意别人夺走辉夜姬,一个慈父的形象跃然纸上。伐竹翁的伤悲真实展现了一位父亲面对与女儿天人永隔时的巨大悲痛。而这种悲痛之情也参与构建了物语升天部分的整个情感氛围:悲伤、失望与无奈。 除了上述对于主要人物的描摹之外,所选的文字也很能代表《竹取物语》瑰奇的想象力,保有了民间故事传奇性的特色,并且极大地深化了这种模式。故事整体脱胎于民间传说,无论是最初的“竹中诞生”还是最后的“升天”,都凝聚了浓郁的民间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浪漫而不乏真实,简短而紧凑,紧张中饱含戏谑之情。在“天之羽衣”这一部分,既有民间故事中常见的飞升上天的套路,又极富特色、独具魅力。它就像是一个以伐竹翁家庭院为背景的舞台,各种人物演绎了一段充满张力和冲突的戏剧。天人下降时辉煌场景的铺展、不同人物之间对白的展开,以及人物跌宕起伏的感情,都不是简单的民间故事叙述所能够涵盖的。读者的情绪也随着这情节的展开而不断变化:或哀叹,或悲伤,或紧张。作者在这里借用佛教中飞天的意象勾画了一个日本式的仙话故事,造就了具有浓浓浪漫气息的氛围:天人从天而降的宏大排场,装饰豪华的飞车,装在壶中的不死之药,能让人丧失一切人间情感的天之羽衣,百人拉车飞升的壮观等等。所有这一切细节性描写,都增添了物语的瑰丽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作为第一部物语作品,它的情节处理还显得比较幼稚和粗糙,公式化倾向比较明显。但是,它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著作,是被紫式部称为“物语的鼻祖”的开山之作。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形态——物语,并且奠定了它的基本模式。首先是完整的结构,对于故事情节的展开运用了多种手法,既有心理描写,又有场景的铺叙。其次是在借用中国以及佛教中很多故事原型、意象的同时,发挥广阔的想象力,将辉夜姬的故事与神话联系起来,产生了奇特的艺术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竹取物语》突破了人物个性单面化倾向,人物的塑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真实性,立体感很强。尽管我们离那个创作时代已经很遥远了,但是文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它历久弥新的魅力,辉夜姬那带有浓郁浪漫色彩的故事依旧会让今天的读者感动不已。 (陈文波) 竹取物语 [日本]佚名【作品提要】 伐竹老翁在竹筒中发现一个约三寸长的小女孩。三个月后小女孩长成一位姿容绝世的姑娘,取名为“嫩竹的辉夜姬”。许多男子倾慕于她的美貌,向她求婚,其中以石竹皇子、车持皇子、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大纳言大伴御行、中纳言石上麻吕最为执著。辉夜姬许诺谁能找到佛前的石缽、蓬莱的玉枝、火鼠裘、龙头上的玉、燕子的子安贝,就嫁给谁,可是这五位求婚者都遭到了失败。天皇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最后辉夜姬身披羽衣升天,而天皇也烧毁了辉夜姬所赠的不死之药。 【作品选录】 天下所有男子,不论富贵之人或贫贱之夫,都想设法娶得这辉夜姬。他们徒闻其名,心中恍惚,有如燃烧,希望只见一面也好。住在辉夜姬家附近的人和住在她家隔壁的人,也不能窥见辉夜姬的容颜,何况别的男子。他们通夜不眠,暗中在墙上挖一个洞,张望窥探,聊以慰情。从这时候起,这种行为被称为偷情。然而他们只是暗夜里在无人居住之处漫步,一点效果也没有。至多只能向她家里的人开口,好像要讲什么事情。然而没有人答应他们。虽然这样,他们也不懊丧。那些公子哥儿离不开这地方,有许多人日夜在这里徬徨。 容易断念的人们,知道已经没有希望,在这里徘徊,徒劳无益,于是回心转意,不再来了。然而其中还有五个有名的人,继续不断地来访。这五个人不肯断念,仍是日日夜夜地梦想着。其中一人叫做石竹皇子,另一人叫做车持皇子,又一人叫做右大臣阿部御主人,再一人叫做大纳言大伴御行,最后一人叫做中纳言石上麻吕。这些人,只要听见哪里的女人容貌美丽,即使是世间寻常的女人,也立刻想看看。因此听到了辉夜姬的大名,心中焦灼不堪,魂梦颠倒,饭也不吃,便跑到她家附近,徘徊徬徨,然而一向毫无效果。写了信送去,也得不到回音。于是相思成病,写了失恋的诗送去,然而也没有答复。明知无用,心一直不死,隆冬天气,冰雪载途或是炎夏六月,雷鸣雨打之时,他们还是继续不断地来访。有一天,有一人把老翁叫出来,低头合掌,向他要求道: “请把您的女儿嫁给我!” 老翁只是回答他道: “她不是我生的女儿,所以我不能自由作主。” 不知不觉地又过了些时光。 这样,这些人回家去,都魂牵梦萦,懊恨之极,便去求神拜佛,或者许下愿心,要菩萨保佑他们忘怀这女子。然而还是无用。于是他们又回心转意: 老公公虽然这样说,难道这女子可以终身不嫁人么?便照旧到辉夜姬家附近流连徬徨,借此表示他们的至诚。 老翁看到这般光景,有一次对辉夜姬说: “我家最高贵最高贵的姑娘!你原是神佛转生,不是我这个老头儿所生的孩子。但是我费尽心血养育你成长,你可否顾念我这点微劳,听我说一句话?” 辉夜姬答道:“啊呀!什么话我都听。不过您说我是变怪转生,我直到现在一向不知。我只知道您是我的生身父亲呀!” 老翁说:“啊,那是再好没有了!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老实说,我的命尽于今日或明日,不得而知了。我有一句话要对你说: 大凡是人,既已生在这世界上,男的一定要娶一个女的,女的一定要嫁一个男的,这是人世间的规则呀。必须这样,方才门户增光,人口繁盛。就是你,也非走这条路不可呢。” 辉夜姬答道:“哪里有这种事,我不愿意。” 老翁说:“啊呀!你虽然是神佛转生,总是一个女人呀。现在,我活着的时候,不妨这样过日子。如果我死了,怎么办呢?那五个人,那样经年累月地来访,对你恋慕之心实在很深。他们已经明言要娶你。你应该早点下个决心,和其中某一个人定亲,好么?” 辉夜姬答道:“唉,这些都是庸庸碌碌的人呀。不知道对方的心,而贸然地和他定亲,到后来他的心变了,教人后悔莫及。无论这人地位怎样高,相貌怎样好,不知其心而同他定亲,断然不可。” “嗯,你说得有理,”老翁点头称是。又说:“那么,你究竟想同怎样的人定亲呢?那五个人都是对你很诚心的啊。” 辉夜姬答道:“怎样的人嘛,我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有一点点小事。那五个人之中,无论哪个都很诚心,怎么可说哪一个优,哪一个劣呢?所以,我希望,谁能把我最喜欢的东西给我取来,谁便是最诚心的人,我就做这人的妻子。请您这样对他们说吧。” “这办法很好。”老翁也表示赞成。 到了傍晚,那五个人都来了。他们有的吹笛,有的唱谣曲,有的唱歌,有的吹口笛,有的用扇子打拍子。他们这样做,想把辉夜姬诱出来。于是老翁出来对他们讲话了: “列位大人呀,长年累月地劳驾你们到我这荒秽的地方来,实在很不敢当!我已风烛残年,朝不保夕。所以我已经对我家这女孩子说,叫她仔细想想,在这样诚恳的五位大人之中,选定一位出嫁。女孩子说: ‘我怎么能知道他们对我爱情的深浅呢?’这话也说得有理。她又说,你们五位之中,很难说性情孰优孰劣。所以,你们五位之中,谁能把她最喜爱的东西拿来给她,谁便是最情深,她便嫁给谁。我以为这办法也好。你们不论哪一位,都不会怨恨我吧。” 五个人听了这话,都说:“这样很好。”老翁便走进去,把这话传达给辉夜姬。 辉夜姬说:“对石竹皇子说,天竺有佛的石钵,叫他替我去取来。” 又说:“对车持皇子说,东海有一个蓬莱山,山上有一棵树,根是银的,茎是金的,上面结着白玉的果实,叫他替我折一枝来。” 她继续说:“另一位呢,叫他把唐土的火鼠裘取来给我。大伴大纳言呢,把龙头上发五色光芒的玉给我取来。石上中纳言呢,把燕子的子安贝取一个来给我。” 老翁说:“唉,都是难题。这些都不是国内所有的东西。这样困难的事,叫我怎样向他们传达呢?” 老翁有些为难,辉夜姬说:“有什么困难呢!你只管对他们说就是了。” 老翁出去,把话照样传达了。那些王公贵人听了,大吃一惊,心灰意懒地说:“出这样的难题,为什么不爽爽快快地说‘不许你们在这附近徘徊呢?’”大家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皇帝闻得辉夜姬的美貌盖世无双,有一天对一个名叫总子的女官说:“听说这女子对爱慕她的男人,都看得同仇敌一样,绝不听他们的话。你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总子奉了圣旨,退出皇宫,来到竹取翁家里。竹取翁恭敬地迎接。总子对老婆婆说:“皇上说,你家的辉夜姬相貌美丽,盖世无双,特地命我来看看。” 老婆婆说:“好好,我就去对她说。”便走进去对辉夜姬说:“赶快出去迎接皇帝的使者!”但辉夜姬答道:“哪里的话!我的相貌并不怎么美丽。羞人答答的,怎么可以出去会见皇帝的使者呢?”她无论如何不肯听话。 老婆婆说:“你这话多么无礼!皇帝的使者难道可以怠慢的么?”辉夜姬说:“我这样说,并没有得罪皇帝呀。”她完全没有想会见使者的样子。 老婆婆想,这孩子是她从小抚育成长,同亲生女儿一样。然而对她讲话,她满不在乎地反抗。她想责备她,也不知道该怎样讲才好。 老婆婆就出来回复使者:“真是万分对不起了!我家的姑娘,还是一个毫不懂事的女孩子;而且脾气倔强,无论如何不肯出来拜见呢!” 女官说:“可是,皇上说一定要我来看看。我如果看不到,是不能回去的。皇上说的话,这国土里的人难道可以不听么?你们说这话太没道理了!”她严词责备。然而辉夜姬听了这话,不但坚持不答应,又说道:“如果我这样说违背了皇帝的话,就请他赶快把我杀死吧!” 女官无可奈何,只得回宫去报告皇帝。皇帝说:“哈哈,这样的心肠,是可以杀死许多人的!”一时把她置之度外。然而,总觉得心中不快,这样倔强的女子,难道可以让她战胜么?皇帝回心转意,有一天,把竹取翁叫来,对他说道: “把你家的辉夜姬送到这里来!听说她的容貌非常美丽,以前我曾派使者去看,但结果是徒劳往返。是你教她这样无礼的么?” 竹取翁诚惶诚恐地回答道:“哪里,哪里!小人不敢。不过这个女孩子,恐怕是不肯进宫的。小人实在无可奈何。不过,且让小人回去再劝一番吧。” 皇帝听了这话,点头称是,对他说道:“这才不错。是你抚育成长的人,难道你不能自由作主吗?如果你把她送进宫来,我封你一个五品官员。” 竹取翁欣然回家,对辉夜姬说道:“皇帝对我如此说,难道你还不答应么?” 辉夜姬答道:“不不,无论怎样,我决不去当宫女。如果再要强迫我,我就要消失了。这算什么呢: 你等待我去当宫女,以便取得你的官位,我就同时死去!” 竹取翁说:“啊呀,这使不得!我要得到爵禄,而叫我的可爱的孩子死去,这成什么话呢?不过,你究竟为什么那样地厌恶当宫女?谈不到死的呀!” 辉夜姬答道:“我这样说了,如果你还以为我是说谎,那么就请你把我送进宫里去,看我是死还是不死。过去有许多人诚心诚意、积年累月地求我,我尚且都不答应。皇帝的话还是昨天今天的事呢。如果我答应了,世间的人将怎样地讥笑我!这等可耻的事情,我是决不做的。” 竹取翁说:“天下之事,无论怎样大,决不会关系到你的生命。那么,让我再进宫去回复皇帝,说你不肯当宫女就是了。” 竹取翁就进宫去对皇帝说:“上次皇上的话,小人非常感激,立刻去劝小女入宫。岂知这女孩子说: ‘要我入宫我情愿死。’原来这孩子,不是我造麻吕亲生的,是从山中找来的,因此她的性情和普通人不同。” 皇帝听了这话,说道:“啊!对了对了!造麻吕啊!你家住在山脚边吗?这样吧,让我到山中去打猎,就闯进你家去看看辉夜姬,如何?” 竹取翁答道:“这是再好没有了。当她不知不觉地坐在家里的时候,皇帝突然行幸,便看到她了。” 于是皇帝连忙选定一个日子,到山中去打猎。他闯进辉夜姬家,一看,只见一片光辉之中,坐着一个清秀美丽的女子。皇帝想,正是此人了,便向她走近去。这女子站起身来,逃向里面。皇帝走上前去,拉住了她的衣袖。女子就用另一衣袖来遮住了脸。但皇帝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她的相貌,被她的美丽所迷惑,如何肯离开她呢?他想就此把她拉出来。 这时辉夜姬开言道:“我这身体,倘使是这国土里生出来的,我就替你皇帝服役。可是我不是这国土里的人,你硬拉我去,是没有道理的呀!” 皇帝听了这话,说道: 岂有此理!无论如何定要拉她出来。他叫銮舆开过来,想把辉夜姬拉到这车子里去。真奇怪,忽然辉夜姬的身体消失,影迹全无了!皇帝想: 啊呀,这便完了!原来真如竹取翁所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于是说道:“好,好,我不再想带你去了。你快回复原形,让我再看一看,我就回去了。”辉夜姬就现出原形。 皇帝看了辉夜姬的原形,恋情愈加热烈,不能自制。然而无论恋情如何热烈,现在已经毫无办法了。他便向竹取翁道谢,说竹取翁能让他看到辉夜姬,他很高兴,应予褒奖。竹取翁也很感谢,拿出酒食来招待皇帝的随从。 皇帝离开了辉夜姬回去,心里实在恋恋不舍,怀着郁郁不乐的情绪上了车。临行作诗一首送给辉夜姬,诗曰: “空归銮驾愁无限, 只为姬君不肯来。” 辉夜姬回答他一首诗: “蓬门茅舍经年住, 金殿玉楼不要居。” 皇帝看了这首诗,实在不想回去了。他的心掉落在这里,似乎觉得有人在后面拉住他的头发。然而,在这里宿一夜,到底不行。无可奈何,只得回驾。 自此以后,皇帝觉得经常在他身边侍奉的女子们,和辉夜姬一比,竟是云泥之差。以前所称为美人的,同辉夜姬比较起来,完全不足道了。 皇帝的心中,经常有辉夜姬的幻影留存着。他每天只是独自一人郁郁不乐地过日子。他意志消沉,不再走进皇后和女官们的房中去,只是写信给辉夜姬,诉说衷情。辉夜姬也写优美的回信给他。自此以后,皇帝随着四季的移变,吟咏关于种种美丽的花卉草木的诗歌,寄给辉夜姬。 辉夜姬和皇帝通信,互相慰情,不觉过了三年。有一个早春之夜,辉夜姬仰望月色甚美,忽然异常地哀愁起来,耽入沉思了。从前有人说过,注视月亮的脸是不好的。因此家人都劝辉夜姬不要看月亮。但辉夜姬不听,乘人不见,便又去看月亮,并且吞声饮泣。 七月十五日满月之夜,辉夜姬来到檐前,望着月亮沉思冥想。家人看见了,便去对竹取翁说:“辉夜姬常常对着月亮悲叹。近来样子愈加特殊了。大概她心中有深切的悲恸吧。要好好地注意呢!” 竹取翁便去对辉夜姬说:“你到底有什么心事,要如此忧愁地眺望月亮?你的生活很美满,并没有什么不自由呢。” 辉夜姬答道:“不,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忧愁和悲哀,只是一看到这月亮,便无端地感到这世间可哀,因而心情不快。” 竹取翁一时放心了。后来有一天,他走进辉夜姬的房间里,看见她还是愁眉不展地沉思冥想。老翁着急了,问她:“女儿啊!你到底在想什么?你所想的到底是怎样的事呢?”辉夜姬的回答仍然是:“没有,我并没有想什么,只是无端地心情不快。”老翁就劝她:“喏,所以我劝你不要看月亮呀!你为什么看了月亮就这样地默想呢?”辉夜姬答道:“不过,我难道可以不看月亮么?”她还是照旧,月亮一出,她就到檐前去端坐着,沉思冥想。 所可怪者,凡是没有月亮的晚上,辉夜姬并不沉思默想。有月亮的晚上,她总是叹气,沉思,终于哭泣。仆人们看到了,就低声地议论,说姑娘又在沉思默想了。两老和全家的人,都毫无办法。 将近八月十五的一天晚上,月亮很好,辉夜姬走到檐前,放声大哭起来。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她竟不顾旁人,哭倒在地。老公公和老婆婆吓坏了,连声问她为了何事。辉夜姬啼啼哭哭地答道: “实在,我老早就想告诉你们的。只恐两老伤心,因此直到今天没有说出。然而不能永远不说出来。到了今天此刻,不得不把全部情况告诉你们了。我这个身体,其实并不是这世间的人。我是月亮世界里的人,由于前世某种因缘,被派遣到这世间来。现在已经是该要回去的时候了。这个月的十五日,我的故国的人们将要来迎接我。这是非去不可的。使你们愁叹,我觉得可悲,因此从今年春天起,我独自烦恼。”说罢,哭倒在地。 竹取翁听了这番话,说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原来是我从竹子里找来的。那时你真不过像菜秧那么大。现在怎样?现在养得和我一样高了。到底谁要来迎接你?不行不行,这是断然不可以的!” 接着,他大声号哭,叫道:“要是这样,还是让我去死了吧!”这情景实在悲痛不堪。 但辉夜姬说:“我是月亮世界里的人,在那里有我的父母亲。我到这国土里来,本来说是极短时间的。但终于住了这么长的年月。现在,我对月亮世界里的父母亲,并不怎样想念,倒是觉得此地驯熟可亲得多。我回到月亮世界去,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只是觉得悲哀。所以,并不是我有什么变心,实在是无可奈何,不得不去呀。” 于是辉夜姬和老翁一同哭泣。几个女仆长时间随伴着辉夜姬,回想这位姑娘,人品实在高尚优美,令人真心敬爱,现在听说要分别了,大家悲伤不堪,滴水也不入口,只是相对愁叹。 皇帝听到了这消息,就派使者到竹取翁家来问讯。老翁出来迎接使者,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号啕大哭。老翁过度悲哀,头发忽然白了,腰也弯了,眼睛肿烂了。他今年只有五十岁,由于伤心,忽然变老了。 使者向老翁传达皇帝的话:“听说辉夜姬近来常常忧愁悲叹,是真的么?” 老翁哭哭啼啼地答道:“多承皇帝挂念,实在很不敢当!本月十五日,月亮世界里要派人来迎接辉夜姬。我想请皇帝派一大队兵马来。如果月亮里那些家伙来了,就把他们抓住。不知可不可以?” 使者回宫,把老翁的情况和他的话全部奏告了皇帝。皇帝说:“我只见过辉夜姬一面,尚且至今不忘。何况老翁朝夕看到她。如果这辉夜姬被人接去,教他情何以堪呢!” 到了这个月的十五日,皇帝命令各御林军,选出六个大军,共二千人,命一个名叫高野大国的中将担任钦差,领兵来到竹取翁家。 大军一到竹取翁家,便分派一千人站在土墙上,一千人站在屋顶上。命令家中所有的男仆,分别看守每一个角落。这些男仆都手持弓箭。正屋之中,排列着许多宫女,叫她们用心看守。老婆婆紧紧抱着辉夜姬,躲在库房里。老翁把库房门锁好,站在门前看守。 老翁说:“这样守护,难道还会输给天上的人群么?”又对屋顶上的兵士说:“你们如果看见空中有物飞行,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也立刻把它射死。”兵士们说:“我们有这么许多人看守,即使有一只蝙蝠在空中飞,也立刻把它射死,叫它变成干货。”老翁听了这话,确信无疑,心中非常高兴。 但辉夜姬说:“无论关闭得怎样严密,无论怎样准备作战,但战争对那国土里的人是无用的。第一,用弓箭射他们,他们是不受的。再则,即使这样锁闭,但那国土里的人一到,锁自然会立刻开脱。这里的人无论怎样勇武地准备战争,但那国土里的人一到,个个都没有勇气了。” 老翁听了这话,怒气冲冲地说:“好,等那些人来了,我就用我的长指甲挖出他们的眼球。还要抓住他们的头发,把他们的身体甩转来。然后剥下他们的裤子,教他们在这里的许多人面前出丑!” 辉夜姬说:“唉,你不要这样大声说话。被屋顶上的武士们听到了,不是很难为情的么?我辜负了你们长时间的养育之恩而贸然归去,实在抱歉得很。今后我倘能够长久地住在这里,多么高兴!然而做不到,不久我就非走不可了。这是可悲的事。我因为想起双亲养育之恩未报,归途中一定不堪痛苦,所以最近几个月来,每逢月亮出来,我就到檐前去请愿,希望在这里再住一年,至少住到年底。然而不得许可,所以我如此愁叹。使得你们为我担心,实在是非常抱歉的。月亮世界里的人非常美丽,而且不会衰老,又是毫无苦痛的。我现在将要到这样好的地方去,然而我一点也不觉得快乐。倒是要我离开你们两位衰老的人,我觉得非常悲恸,恋恋不舍呢。”说罢嘤嘤啜泣。 老翁说:“唉,不要说这伤心的话了。无论怎样美丽的人来迎接你,都不要担心。”他怨恨月亮世界里的人。 这样那样地过了一会,已经将近夜半子时。忽然竹取翁家的四周发出光辉,比白昼更亮。这光辉比满月的光要亮十倍,照得人们的毛孔都看得清楚。这时候,天上的人乘云下降,离地五尺光景,排列在空中。竹取翁家里的人,不论在屋外或屋内的,看到了这光景,都好像被魔鬼迷住,茫然失却知觉,全无战斗的勇气了。有几个人略有感觉,知道这样不行,勉强拿起弓箭来发射。然而手臂无力,立刻软下去。其中有几个特别强硬的人,提起精神,把箭射了出去,然而方向完全错误。因此,谁也不能战斗,但觉神志昏迷,只得互相顾视,默默无言。 这时候,但见离地五尺排列在空中的人们,相貌和服装非常美丽,令人吃惊。他们带来一辆飞车。这车子能够在空中飞行,车顶上张着薄绸的盖。这些天人之中有一个大将模样的人,走出来叫道:“造麻吕,到这里来!” 刚才神气活现的竹取翁,现在好像喝醉了酒,匍行而前,拜倒在地。天人对他说道:“你好愚蠢啊!因为略有功德,所以我们暂时叫辉夜姬降生在你家。至今已有很长时间,而且你又获得了许多金子。你的境遇不是已经大大地好转,和以前判若两人了么?这辉夜姬,由于犯了一点罪,所以暂时叫她寄身在你这下贱的地方。现在她的罪已经消除,我来迎接她回去。所以你不须哭泣悲叹。来,快快把辉夜姬还出来吧!” 老翁答道:“你说暂时叫辉夜姬降生在我家。可是我将她抚养成长,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大概你所说的辉夜姬,一定是降生在别处的另一个辉夜姬吧。” 他又说:“我这里的辉夜姬,现在患着重病,躺在那里,决不能出门。” 天人不回答他,却把那飞车拉在老翁家的屋顶上,叫道:“来!辉夜姬啊!不要只管住在这种污秽的地方了!” 这时候,以前关闭的门户,都自动地打开,窗子也都自己敞开了。被老婆婆紧紧地抱着的辉夜姬,此时翩然地走出来。老婆婆想拉住她,无论如何也拉不住,只得仰望而哭泣。老翁无可奈何,只是伏地号啕。 辉夜姬走近老翁身旁,对他说道:“我即使不想回去,也必须回去。现在请您欢送我升天吧。” 老翁说:“我这样悲恸,怎么还能欢送?你抛撇了我这老人而升天,叫我怎么办呢?还是请你带了我同去吧。”说罢哭倒在地。辉夜姬烦恼之极,不知怎样才好。 后来她对老翁说:“那么,让我写一封信留在这里吧。你想念我的时候,就请拿出这封信来看看。”说罢,便一面啜泣,一面写信。她的信上写道: “我如果是同普通人一样地生长在这国土里的人,我一定侍奉双亲直到百年终老,便不会有今日的悲恸。然而我不是这样的人,必须和你们别离,实在万分遗憾!现在把我脱下来的衣服留在这里,作为我的纪念物。此后每逢有月亮的晚上,请你们看看月亮。唉!我现在舍弃了你们而升天,心情就像落地一样。” 于是有一个天人拿一只箱子来,箱子里盛着天的羽衣。另有一只箱子,里面盛着不死的灵药。这天人说:“这壶中的药送给辉夜姬吃。因为她吃了许多地上的秽物,心情定然不快,吃了这药可以解除。”便把药送给辉夜姬。辉夜姬略微吃了一点,把余下的塞进她脱下来的衣服中,想送给老翁。但那天人阻止她,立刻取出那件羽衣来,想给她穿上。 辉夜姬叫道:“请稍等一会!”又说:“穿上了这件衣服,心情也会完全变更。现在我还有些话要说呢。”她就拿起笔来写信。天人等得不耐烦了,说道:“时候不早了!”辉夜姬答道:“不要说不顾人情的话呀!”便从容不迫地写信给皇帝。信上写道: “承蒙皇帝派遣许多人来挽留我的升天,但是天心不许人意,定要迎接我去,实在无可奈何。我非常悔恨,非常悲恸。以前皇帝要我入宫,我不答应,就因为我身有此复杂情节之故,所以不顾皇帝扫兴,坚决拒绝。实属无礼之极,今日回思,不胜惶恐之至。”末了附诗曰: “羽衣着得升天去, 回忆君王事可哀。” 她在信中添加壶中的不死之药,将交与钦差中将。一个天人便拿去送给中将。中将领受了。同时,这天人把天上的羽衣披在辉夜姬身上。辉夜姬一穿上这件羽衣,便不再想起老翁和悲哀等事。因为穿了这件羽衣能忘记一切忧患。辉夜姬立刻坐上飞车,约有一百个天人拉了这车子,就此升天去了。这里只留下老公公和老婆婆,悲叹号哭,然而毫无办法了。旁人把辉夜姬留下的信读给老翁听。他说:“我为什么还要爱惜这条命呢?我们还为谁活在这世间呢?”他生病了,不肯服药,就此一病不起。 中将率领一班人回到皇宫,把不能对天人作战和不能挽留辉夜姬的情况详细奏明,并把不死之药的壶和辉夜姬的信一并呈上。皇帝看了信,非常悲恸,从此饮食不进,废止歌舞管弦。 有一天,他召集公卿大臣,问他们:“哪一个山最接近天?”有人答道:“骏河国的山,离京都最近,而且最接近天。”皇帝便写一首诗: “不能再见辉夜姬, 安用不死之灵药。” 他把这首诗放在辉夜姬送给他的不死之药的壶中,交给一个使者。这使者名叫月岩笠。皇帝叫他拿了诗和壶走到骏河国的那个山的顶上去。并且吩咐他: 到了山顶上,把这首御著的诗和辉夜姬送给他的不死之药的壶一并烧毁。月岩笠奉了皇命,带领大队人马,登上山顶,依照吩咐办事。从此之后,这个山就叫做“不死山”,即“富士山”。这山顶上吐出来的烟,直到现在还上升到云中,到月亮的世界里。古来的传说如此。 (丰子恺 译) 【赏析】 《竹取物语》的成书时间和作者至今尚无定论。它是在对民间故事进行加工、润色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直到现在它还活跃在民间,并产生了不同形式的传本。 “物语”的本义是“讲述”,后来便成为故事、传说、传奇之类的概括性词汇。物语是日本文学中最早的小说样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文学作品,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称它为“物语之祖”。它是第一部用日本文字——“假名”创作的作品,首次实现了语言与文字的统一,所以是日本小说诞生的标志。虽然它的成书时间和作者还不能确定,但研究者一般认为,作者是一位男性,他精通和、汉两种文字,于9世纪末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编纂了这篇作品。 《竹取物语》以精细的语言技巧和华美的词藻将真实性与传奇性、现实与理想、美与丑、幻灭与永生对立而又和谐地结合在一个整体中。《竹取物语》由竹中诞生、致富长者、难题求婚、羽衣升天、地名起源等部分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难题求婚和羽衣升天两部分。一般认为,羽衣升天部分成立时间比较早,难题求婚部分是后人添加的。羽衣升天型故事在8世纪初成书的《风土记》中就出现过几次。《万叶集》第十六卷中的第3791号至第3802号和歌被称作“竹取翁歌”,记录了竹取翁邂逅九个仙女的故事,但是它与现行的故事没有什么联系,只是第一次使用了“竹取翁”这个名字。 在一般的羽衣升天型故事中,仙女和人间男子结为夫妻后才回归天界,而这个故事中,辉夜姬没有和人间男子结合,就被天界使者接回了月宫,这是故事的独特之处。故事结尾的羽衣升天与中国的嫦娥奔月故事有相似之处。嫦娥因偷吃了长生不死的仙药而奔月,辉夜姬则本来就是月宫中的仙女,因犯了微过被暂贬人间,她将不死之药交给了皇帝,皇帝命人在富士山顶烧毁了不死之药,这才有了富士山之名(日语中“富士”与“不死”发音相同)。这个结尾部分不仅体现了道教修炼仙丹、羽化升仙的神仙思想,还交织着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另外,中国学者严绍还指出作者关于天界与人间交往的盛大场面的描写,可能受到了中国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的影响。 故事中出难题考验求婚者的情节,与四川省阿坝地区流传的《斑竹姑娘》很相似。两个故事在宝物、寻找方式、败露方式、求婚者的命运、三年期限等方面都惊人地相似,例如斑竹姑娘让求婚者取来的宝物依次如下: 打不破的金钟、砸不碎的玉树、烧不烂的火鼠袍、燕窝里的金蛋、龙王颌下的分水珠,与《竹取物语》相比,只是第四件和第五件宝物的顺序颠倒了。不过,现在还不能断定《斑竹姑娘》如何传到日本并影响了《竹取物语》,它们的影响关系还很难考证。在一般的难题求婚故事中,通常是少女的父母向求婚者出难题,例如据日本古史书《古事记》记载,速须佐之男命就出了三个难题来考验他未来的女婿大国主神;或者是当权者为了霸占别人的妻子,而向女子的丈夫出难题。这个故事中,辉夜姬亲自向求婚者出难题,这也是不多见的。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主题——竹中诞生,也与中国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个主题在《后汉书》和《华阳国志》中就有记载,而且《斑竹姑娘》的女主人公也是从竹子中诞生的。由此看来,《竹取物语》竹中诞生和出难题考验求婚者的情节与《斑竹姑娘》大致相同,但它们的结尾却完全不同。在《斑竹姑娘》中,斑竹姑娘留在人间,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竹取物语》中的辉夜姬却返回月宫,过上了无喜无忧的仙人生活。有学者认为这与日本当时的“走婚制”有关,那时的夫妻不重视家庭,结婚后也可以不住在一起,所以白头偕老的美满婚姻很少见。 除了这个版本外,这个故事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异文,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形态。例如,《今昔物语集》中就收录了与此大同小异的故事,在这里辉夜姬只提出了三个难题: 雷、优昙花、不击自鸣的鼓。《海道记》和《古今集》的注释中出场的辉夜姬不是从竹子中诞生的,而是从黄莺的卵里降临人世的,并且这两个故事都没有涉及五个贵族的难题求婚。《三国传记》和谣曲《富士山》虽采用了以上的卵生模式,但辉夜姬曾经和皇帝结合,最终又离他而去。 这部作品问世以前的日本文学作品大多情节简单,结构散乱,人物形象不鲜明,而这部作品却初步做到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与完整的结构、丰满的人物形象相统一。作品中的五个贵族不仅寻找的宝物大相径庭,而且他们的寻找方式和态度也各具特色。他们求婚失败后,天皇也千方百计地想博得辉夜姬的好感,可他的努力也因辉夜姬返回月宫而化为徒劳。如此的情节发展没有落入大团圆的俗套,可谓一波三折。这部作品还采用了竹中诞生、难题求婚、羽衣升天这样清晰完整的三段式结构,又通过人物的对话、心理、行动描写,细致地刻画了辉夜姬的美貌与不畏权贵的性格特征。这部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不断被后世的作品引用,获得了历久弥新的文学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孙立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