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资源、资金、科技等要素及外部环境在时间或空间上以社会需求为动力,通过投入产出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序、立体的网状关系。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要素在形态、性质、数量上相互作用关系的综合。
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❶空间结构。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特别是在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构成系统的要素规律更加明显,如作物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生长习性的改变,大都由区域内部的热量、水分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决定。
❷时间结构。系统要素在时间序列分配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因而使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经济活动安排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必须按照时间结构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实现生产周期和生产过程科学化。
❸生态结构。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在系统中所处地位和功能的不一致,使得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出现不同的配置结构,可以利用农业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结合农业经济系统的基本运行规律,形成特殊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最大产出和农业经济系统的效益最大化。
❹产业结构。为最大化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出和能量积累,需要从农业经济系统出发,构建合理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依据产业需要规律配置农业资源,安排产业比例,把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经济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实现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