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业合作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业合作化又称“农业集体化”。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把个体所有制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过程。参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通过建立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国的农业合作化是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了农业合作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即坚持自愿互利、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实行依靠贫农、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采用三个相互衔接的步骤和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由点到面,逐步发展。也就是先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再发展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 110 农业合作化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过程。见05109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 农业合作化我国土地改革后,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逐步把农业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为集体经济的过程。1955年7月,毛泽东(1893—1976)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随即出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的浪潮。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也称“农业集体化”。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小农经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化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决定把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1951年9月,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3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从此,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除个别地区外广泛地开展起来。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党实行“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的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和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的方法,采取了三个互相衔接,逐步前进的步骤和形式,即首先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接着发展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然后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集体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重要报告。报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论证了迅速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可能性;阐明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步骤和方法。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掀起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87.8%,至此,中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运动中,特别是在1955年下半年掀起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曾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等“左”的偏差,以至在长时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它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一九五二年六月降低利息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指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把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我国的农业合作化是在土地改革之后,分三个步骤进行的,即首先组织和发展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再组织和发展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组织和发展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渔业生产合作社 国营林场 ☛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指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通过建立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从土地改革后开始,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其间经历了三个步骤: (1)互助组;(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因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农村的生产关系也同时得到了变革,故有时亦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农业合作化。 ☚ 统购统销 农民两极分化 ☛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亦称“农业集体化”。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逐步把个体所有制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过程。我国采取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步骤和形式:(1) 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2) 发展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 建立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过程中,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等问题。(参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农业管理体制 农村人民公社 ☛ 农业合作化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