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校漢武帝設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下有丞、司馬,秩皆二千石。東漢靈帝又設西園八校尉。後通稱將佐爲八校。應瑒《西狩賦》:“雙翼伉旌,八校祖分。” 八校指西汉京师兵中的北军八校,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汉初原只有中垒一校,隶于中卫,汉武帝时增置七校。其中屯骑、越骑、长水、胡骑为骑兵,射声为弓弩兵,虎贲为车兵。统兵官称校尉,秩皆二千石。八校兵分屯于长安城内外,如步兵校尉驻防上林苑门,长水校尉戒备城外宣曲宫,胡骑校尉戒备左冯翊的池阳宫。八校虽为皇帝的亲兵,负责禁卫,其后亦调遣出征。 八校bā xiào八校尉的省称。汉武帝时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官秩(俸禄)二千石。因胡骑校尉不常设,所以又称七校。后来,八校便作为将佐的通称。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