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校尉汉时守卫长安及城郊八校的长官。武帝时置。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其秩皆为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其统领军队是从地方或少数民族中选募来的常备兵,均为精劲之旅,东汉时省去中垒校尉,将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入射声,只剩五校尉。所谓“五校”、“五营”即指五校尉所属军队。诸校尉除戍卫京师外,也常率兵出战。 八校尉西汉时守卫长安及城郊8种校尉的统称。武帝时置。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8校尉。其秩皆为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东汉灵帝又置西园8校尉。 八校尉bā xiào wèi汉武帝初置八校尉,俸禄二千石,属官有丞有司马。八校尉是:中垒校尉,掌管北军垒门之内,另外还掌管西域;屯骑校尉,掌管骑士;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管越骑;长水校尉,掌管长水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管轻车。八校尉各有丞和司马,平时掌宿卫,战时出征。东汉削简为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到灵帝时,又增置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左校尉、右校尉、助军左校尉、助军右校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后来八校尉便作为将佐的通称。 八校尉校为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每校七百至千余人不等,统领一校的军官称校尉。八校尉为西汉京师驻军之一部。武帝时增置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七校尉,统于原北军中垒校尉,总称八校尉。平时宿卫京师,有事外出征战。东汉时省中垒,又并胡骑入长水、虎贲入射声,置北军中候以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