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业动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业动员

根据战争需要,从总体上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布局,增加粮食及战时急需农产品生产和征购,保证战时农产品供应的经济动员。

农业动员

农业动员nongye dongyuanmob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国家为使农业生产在战争时期,能够保障军需、民食及工业原料的需要,在平时和战时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动员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不仅对稳定人民生活和战时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部队士气,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农业动员,其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动员的基本任务是:平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农业动员能力;建立粮食和工业原料储备,增强国家的战争潜力;战时以粮食生产和供应为中心,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保持与军民用粮及工业对原料需要相适应的生产规模,并对农产品的流通、分配和消费实行统一的管理。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都把农业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和前提,国泰民安的基本保证。曾经提出: “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 (管仲); “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孙子·军争》); “国之所急,惟农与战,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然农者,胜之本也”(《三国志·邓艾传》)等有关农业与战争关系的精辟论述。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推行“耕战政策”,一方面极其重视仓储,把加强粮食储备作为备战备荒的长远之计;另一方面推行“屯田政策”,把军屯作为强边固国的战略措施。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农业对于战争准备和战争保障的作用仍然是无可取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都进行了农业动员。如德国对粮、棉实行配给制,1915年2月柏林市开始实行面包券制度,其他各种食品以及其他日常必需品也渐序采用,同时发展代用品。美国成立粮食管制机构,对粮食实行统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美等国家强化了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调整农业管理体制。英国在各地区建立农业管理委员会,对农业经营进行监督,奖励农业开发。美国增加农业投资,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1940~1945年间农业机器普遍代替了畜力动力,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1944年美国的农业产量比20世纪30年代末增加了30%。苏联在卫国战争前就储备粮食616.2万吨,战争爆发后,对粮食和其他食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调整粮食和畜牧业的生产布局,建立生产基地,在东部地区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牲畜饲养量。为了弥补人力不足,除动员妇女、老人、少年和疏散来的居民参加农业生产,动员职工、居民种自留地、养牲畜,提倡军队和工矿企业进行农副业生产等外,更加重视农业技术和机器的推广,向农业派遣熟练干部和科技人员,1943年女拖拉机手增加了2.2倍。由于采取上述措施和集体农庄制度,保证了农业动员的顺利实施,基本保障了国家和军队对农产品的需要。
平时进行农业动员准备,是战时顺利实施农业动员的基础。由于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基础不同,进行农业动员准备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随着现代战争的破坏性和消耗性的空前增大,加之战时经济封锁并行,进行农业动员是保持战时经济独立和稳定的基本保证。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农业动员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 可动员企业   农业劳动力动员 ☛
000013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