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品贸易壁垒junpin maoyi bileimilitary trade barrier
国家对武器装备、军需品和军用原材料的进出口所设置的各种限制措施。
军品贸易壁垒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关税壁垒指利用提高关税的办法,对进口军用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增加进口军用品的成本,削弱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最终达到限制这些军用品进口的目的。高额进口关税像高墙似的把国内市场保护起来,这对维护国内军工生产与军品市场有重大作用。由于国际军品贸易主要是政府之间的行为,且主要由军队使用,所以管理军品贸易主要为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用来限制军品进口的各种措施。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公布的材料,西方国家的非关税壁垒有850种之多,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外汇限制、关税配额、进口与出口的国家垄断、严格的技术安全质量标准、技术签证、各种财政保护和行政保护、进口最低限价或完全禁止进口和购买本国货法案等。军品贸易尤其受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和法律因素限制较强。
军品贸易一般是国家垄断贸易。军品贸易壁垒的侧重点是发达国家的出口壁垒,是对先进武器装备输出和流向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形成对本国有利的世界军事格局,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武器进口国希望购买到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对一般的武器装备进行进口控制。因为一国的军事工业与该国安全状况直接相关,如果让国外的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必然会对本国的军事工业及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摧毁本国的军事工业。同时,武器装备畅通无阻的进入,势必对国内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各国政府在维护本国军事工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其对国内军品市场的垄断,对武器装备进出口实行严格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