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劳务贸易junshi laowu maoyimilitary services trade
在国际军品贸易中一国就军事训练、军事工程、技术培训和装备维修等项目向另一国提供的有偿人员服务。它主要表现为军事顾问、军事工程技术人员和被培训人员在国际间相互流动的形式。
军事劳务贸易通常是两国间签署的武器装备贸易协定中的一个条款内容,也有单独为提供军事服务而签署的协定。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❶军事训练服务。即武器出口国向进口国派出军事顾问或其他军事参谋、军事教官,对新武器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所带来的战术思想、作战方式进行介绍,对其军队正确操作使用这些武器进行训练,并协助必要的军事演习、合成演练或提供相应的咨询;
❷技术培训服务。包括派出技术人员对所售武器进行维护修理;对武器进口国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遵照生产许可证和合作生产协议派出技术人员,协助武器装备设计、装配线安装调试、生产技术监督与管理和武器部件的生产等;
❸军事工程服务。即派出军事工程人员,修建与所售武器配套的工程设施,如导弹发射平台、飞机洞库和机场等,也可通过承接国外的军事工程,派出军事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军事劳务贸易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政治性和军事性。
20世纪以前,由于军品市场上所售武器以轻武器为主,其技术性能并不复杂,操作也很容易,维修比较简单,所以武器进口国在购到武器后不必经过特殊的训练就可立即使用。同时,购进新的轻武器,对军队的作战理论、战术思想和军事设施等都不会带来大的变化。因此,当时的军品贸易很少伴有各种军事劳务的输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武器装备十分复杂,所需的零配件日益增多,武器的使用、操作、维护和保养都变得越来越困难。许多武器系统的操作,往往需要专门的技能,若不经过一定的培训是难以有效使用这些武器的。随之,军事劳务贸易逐步发展起来。现在,高技术武器系统日益成为国际军品交易的主要产品,这些武器系统的使用对作战理论、军队合成和军事设施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使得军品贸易必然伴随各种军事、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提供各种相应的服务,从而使军事劳务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
军事劳务贸易是国际军品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理论、军事技术不断发展和交流的必然产物。在现代国际军品市场上,军事劳务贸易已成为大型武器系统贸易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许多武器销售大国都有大量的劳务输出。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向伊朗出口了大量的飞机,并共同投资修建飞机维修工厂,约有2.4万名军事、技术和工程人员被派到伊朗。法国在80年代与23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军贸协定,并派出了约5000名军事人员。许多武器进口国也希望通过军事劳务贸易引进外国的技术人员提高自己军队的训练水平和军事技术水平,并希望通过军事设施的建设,如机场、道路和码头的建设,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与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