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册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册命cè mìng

帝王封立太子、皇后、王公等的命令。刘禹锡《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

封官

封官

封官、授官之称:剖符
分封宗室为王、公:开辅
分封王侯:分茅
封为国王:封王
分封爵位:封爵 疏爵
所封官爵多而滥:貂蝉满座 貂蝉盈座
死后封爵:追封 追册 追拜 追策 追爵
加封爵位:迁封
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册封
册立或册封之事:册命
循例封官:例封
屡封官爵:

☚ 追加   受封 ☛

册命cè mìng

❶册封的命令。《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跻,御王~~。”
❷册立,册封。《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三:“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武陵王晞~~故散骑侍郎女何氏为皇后。”

册命

皇帝册封文书。凡是帝王祝告天地宗庙,册立后妃诸王封爵授给异姓王、宗族、大臣等,都经过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号的册文,连同印玺一齐授给被封人。《尚书·顾命》曾有记载:“太史秉书,由宾阶跻,御王册命。”但据《朱子全书·历代·宋》说:“册命之礼,始于汉武封三王,后遂不废;古自有此礼,至武帝始复之耳。郊祀宗庙太子皆用玉册,皇后用金册,宰相贵妃皆用竹册。”到清末年,册已有数十种,如:祝册、玉册、哀册、赠册、谥册、赐册、免册、祭册等。

册命

册命

帝王册立、封赠的文件称 “册书”。宣布册书,公开其册立、封赠事项称 “册命”。古代宣布册书都要举行仪式,此进称“册书”为“册命”。《尚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跻,御王册命。” 《文献通考》引晋穆帝《册皇后文》: “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武陵王晞,册命故散骑侍郎女何氏为皇后。” 《朱子全书·历代·宋》: “册命之礼,始于汉武封三王,后遂不废; 古自有此礼,至武帝始复之耳。郊祀宗庙太子皆用玉册,皇后用金册,宰相、贵妃皆用竹册。”

☚ 操量鼓   册太子 ☛
册命

册命

古代帝王封立皇太子、皇后、诸王或王妃的命令。“册” 字本身就含有封爵策命的意思。册命一词,最早见于 《尚书·顾命》: “太史秉书,由宾阶跻,御王册命。” 凡册命皆举行仪式,此礼仪渊源甚早,《尚书·顾命》“疏” 引郑玄 “注”: “太史东面,于宾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 可见先秦王朝即有此礼仪。后世王朝册命均有盛典,其隆盛程度及仪节规制依册命对象而定。

☚ 懿旨   册书 ☛

册命

(1)亦作策命,为西周至春秋时周王任命官员的制度。册命之制,在西周以前即已产生,至西周时已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制度。凡内服百官与外服诸侯,以及诸侯国的命卿(大国三卿,二卿由周王册命;小国二卿,一卿由周王册命,谓之命卿)均由周王册命。西周时代周王亲临册命,册命授职与舆服赏赐同时进行,授职称命,赐服称赐,也可以互称。授职与赐服分别为册命的两项主要内容,并载于册。西周册命金文在“王曰”、“王若曰”之后即为册命的内容。册命的内容一般先直呼受命者之名,然后叙述册命的原由,或加以告诫。其次宣布受命者就任某官,职司何事,以及赐予祭酒、服饰、车饰、马饰、旂旗、兵器、土地、臣民及其他;并嘱以“敬夙夜用事,勿废朕命”。册命的地点多在太庙的太室;若册命在王畿之外举行,则多在诸侯、臣下的宗庙或另选一地点。册命时并举行仪式,西周册命金文多记述在王到达太室南面就位以后,受命者即由傧者导引入门,立于北向,准备受命。傧者为周王所派,其员额多寡与受命者的爵秩高低有对应关系。《仪礼·觐礼》说:“天子见公,傧者五人,见侯伯,傧者四人,见子男、傧者三人。”册命典礼中的傧者往往为受命者的上级长官,故于册命时傧者立于受命者之右。参与册命者还有两种史官,一为书写册命的史官,一为宣读册命的中官,在册命时,由书命的史官将命书授于王,王即呼宣命的史官宣读册命。参与册命的史官与受命者的爵位高低也有相应的关系,受册命的官位较高,则史官职务亦相应较高。西周册命不但授予男子,亦授予女子。男子受命于朝,称为命夫,妇女受后、夫人之命于家,称为命妇。(2)汉代以策书作为皇帝命令的一种,用于对诸侯王和三公发布的命令。历代称皇帝册封的命令为册命。《朱子全书·历代》说:“册命之礼,始于汉武封三王,后遂不废;古自有此礼,至武帝始复之耳。郊祀、宗庙、太子皆有玉册,皇后用金册,宰相、贵妃、皆用竹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