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脏感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neizang ganjue

又称机体感觉。对内脏各器官活动状况的觉察。内脏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各脏器的壁内,它们把内脏的活动、变化,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从而引起饥、渴、饱、胀、恶心、疼痛等内脏感觉。内脏觉通常不很精确,有些内脏觉并不引起主观感觉。当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为一种感觉——“自我感觉”。在病变中, 内部器官能引起各种不舒适感觉。内脏觉对于及时报告、预防疾病,调节身心活动使其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内部感觉   机体感觉 ☛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是由于体内各脏器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主观感觉。但通常内脏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传入性冲动,一般只引起植物性神经活动 (如改变血压、心脏活动、呼吸频率等),而不到达大脑皮质,因而不引起内脏感觉。有一类内脏感觉与体表感觉类似,如痛、牵拉、胀和刺痛等。另一类内脏感觉因其与脑的边缘系统联系密切,往往形成与情绪活动或觅食活动及性活动有关联的复合感觉,如饥、渴、恶心、性感觉等。内脏感觉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定位不明确,牵涉到的部位较广,后作用长而多有复合感觉,如胀觉常有一定程度的痛觉,还多伴有较强烈的植物性反应。
内脏痛觉 内脏痛觉可因内脏壁或被膜的神经末梢受到机械性的和某种化学性物质(如尿酸之类)或炎症的产物(缓激肽,5-HT以及K+) 等刺激所引起。也有时是因局部循环障碍,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所造成。内脏痛觉常是缓慢的、持续性的、不能反映刺激特性和定位不清楚的痛觉。在刺激引起主观感觉之前,情绪上常有强的不愉快或不安的表现。内脏中感受痛刺激的神经末梢对较快速的刺激多不易感受,如以快刀切割肠壁并不一定引起痛觉,而肠管受到充胀、内脏被牵拉或缺血则可引起痛觉。因结石而引起胆管或输尿管强烈蠕动时,可引起剧烈的绞痛。
牵涉痛 有时某一内脏受到刺激如缺血或痉挛等,患者觉得痛的部位却不在这个内脏而在体表某一特定区域的皮肤,这一现象称为牵涉痛。如心肌梗塞时,疼痛在左胸前壁的心前区或左上臂内侧;患胆结石时,疼痛在右肩胛部;患胃溃疡时,疼痛在腹部;患肾结石时,疼痛在腹股沟;患阑尾炎时,初期疼痛在脐周围或上腹部(图)。
产生牵涉性痛的原因是因为支配某一内脏的传入纤维 (多为混在交感神经内的C纤维) 与发生牵涉痛的皮肤部位的传入纤维,在同一脊髓后根进入脊髓。当内脏传入性冲动加频时促使那部分皮肤的传入性冲动发生变化,使它因过敏而频率加快,以致平常不致成为疼痛的刺激变成了致痛刺激。


各内脏的牵涉痛部位示意图


1. 心 2. 食管 3. 胃 4. 肝、胆囊 5. 幽门 6. 脐 7. 阑尾、小肠 8. 右肾 9. 左肾 10. 结肠 11. 输尿管

☚ 深部感觉   皮肤感觉 ☛

内脏感觉

visceral sense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visceral sensation

亦称“机体觉”。感受和辨别自身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感觉。这些状态信息被分布于各脏器壁的内脏感受器所接收,通过一定的神经通路传导到中枢,使人产生饥渴、饱胀、心慌、便意、恶心和疼痛等感觉。一般情况下,内脏活动不为个体所意识,也不受个体所支配。当内脏发生病变时,内脏感受器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或者痛觉。但其发生的具体部分很难精确定位。内脏感觉对有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 静觉   机体觉 ☛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

躯体感觉的一种。对体内环境变化的感觉。如饥饿、饱胀、渴、大小便意、恶心、疼痛等。其感受器分布在脏器和血管壁中。

☚ 动觉后效   痛觉 ☛
000004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