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Bī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阳泉、运城,广西之灌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兵bīng❶兵器。張衡《西京賦》:“武庫禁兵,設在蘭錡。” ❷軍隊,士卒。揚雄《長楊賦》:“夫天兵四臨,幽都先加。”崔駰《大將軍西征賦》:“愚聞昔在上世,義兵所克,工歌其詩,具陳其頌。” 兵 兵短篇小说集。张天翼等著。1946年1月北京黑白出版社初版。收张天翼《华威先生》、姚雪垠《差半车麦秸》、王西彦《炼冶》、魏伯《兵》等短篇小说4篇。 ☚ 风陵渡 纺车复活的时候 ☛
兵 兵洪江等著。1946年11月太岳新华书店初版。收洪江《五勇士》、乔国丰《勇敢去拉雷》等短篇小说12篇。 ☚ 小主妇 捞金印 ☛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兵,战士,卒 【同】 都可作名词;都可以指军队中军官之下的最基层成员。 【异】 “兵”指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中性词;有时具有自谦色彩;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构词能力很强,能构成“标兵”、“官兵”、“骄兵”、“尖兵”、“精兵”、“救兵”、“征兵”、“逃兵”、“水兵”、“哨兵”、“草木皆兵”、“老弱残兵”、“纸上谈兵”等词语。此外,还有武器的意思,例如:“兵不血刃”中的“兵”,这是“兵”的本义;“战士”与“卒”没有这个意义和用法。只用作名词。[例]我是一个~,爱国爱人民。“战士”强调是作战的成员;用来称别人时带有尊敬的色彩,自称时则带自豪的态度色彩;褒义词;适用范围也比较广,使用频率高;多用于书面语。此外,还泛指投身于某种正义事业的人,例如:“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他自己的贡献,值得我们怀念”;“兵”和“卒”没有这个意义和用法。只用作名词。[例]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那个~又从山坡上爬起来,高举着手榴弹,像在喊着什么,又冲上去了。”“卒”在古代指步兵,也指军队的一种编制,现在它与“兵”意思较一致,含有供驱遣的作战人员的意味;有文言色彩;适用范围窄;使用频率低;书面语;常出现在固定词组中。此外,还可作动词和副词。作动词时指完毕、终结或死亡;作副词时,有终于、到底的意思。“兵”和“战士”没有这些意义和用法。[例]早有小~进入军帐,单腿跪下,向将军禀报军情。 【反义】 兵—官/ 战士—将军/ 卒—帅 兵 兵bīng兵器。《邶风·击鼓》一章: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毛《传》:“镗然,击鼓声也,使众皆踊跃用兵也。”《说文》:“兵,械也。”王先谦《集疏》:“军中暇时练习兵械,击鼓为节。踊跃者,用兵时绝地奋迅之状。”《秦风·无衣》三章: “王于兴师,脩我甲兵。”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 “山西天水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尚勇力鞍马骑射,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大雅·抑》四章:“脩尔车马,弓矢戎兵。”孔《疏》:“戒将率之臣,当脩治汝征伐之车马及弓矢与戎兵之器。” ☚ 佛 皂 ☛ 兵读音b·ing(-),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甫明切,平,庚韵。 ❶兵士。 ❷军队。 ❸兵器;武器。 ❹军事。 上一条: 媵 下一条: 梹 兵〔bing〕 ginb. 兵役 〔bing yi〕bind yul. 兵ㄅㄧㄥbīng二2759①动比赛。吴语。上海崇明〖 〗。②动挤。粤语。广东阳江〖 〗。   兵bing❶兵器。成语:“短兵相接”、“兵不血刃”。《荀子·议兵》:“古之~,戈、矛、弓、矢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刃既接,弃甲曳(ye)~而走。”(曳:拖。走:跑。)贾谊《过秦论》:“斩木为~,揭竿为旗。”(揭:举。) ❷战争。《孙子兵法·计篇》:“~者,国之大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天下~当大起。” 兵;战士;卒bīnɡ zhànshì zú【同】 都可作名词;都可以指军队中军官之下的最基层成员。 【异】 “兵”指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中性词;有时具有自谦色彩;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构词能力很强,能构成“标兵”、“官兵”、“骄兵”、“尖兵”、“精兵”、“救兵”、“征兵”、“逃兵”、“水兵”、“哨兵”、“草木皆兵”、“老弱残兵”、“纸上谈兵”等词语。此外,还有武器的意思,例如:“兵不血刃”中的“兵”,这是“兵”的本义;“战士”与“卒”没有这个意义和用法。只用作名词。[例]我是一个~,爱国爱人民。“战士”强调是作战的成员;用来称别人时带有尊敬的色彩,自称时则带自豪的态度色彩;褒义词;适用范围也比较广,使用频率高;多用于书面语。此外,还泛指投身于某种正义事业的人,例如:“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他自己的贡献,值得我们怀念”;“兵”和“卒”没有这个意义和用法。只用作名词。[例]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那个~又从山坡上爬起来,高举着手榴弹,像在喊着什么,又冲上去了。”“卒”在古代指步兵,也指军队的一种编制,现在它与“兵”意思较一致,含有供驱遣的作战人员的意味;有文言色彩;适用范围窄;使用频率低;书面语;常出现在固定词组中。此外,还可作动词和副词。作动词时指完毕、终结或死亡;作副词时,有终于、到底的意思。“兵”和“战士”没有这些意义和用法。[例]早有小~进入军帐,单腿跪下,向将军禀报军情。 【反义】 兵—官/ 战士—将军/ 卒—帅 兵bīng兵器 △ 短~相接。 ❷战士;军队 △ 当~|步~。 ❸跟军事有关的 △ ~书。 ❹姓。 兵bīng
兵❶武器;军械:~戈︱~仗︱~戎︱~舰︱刀~︱甲~︱戢(ji)~丨~不血刃︱短~相接︱厉~秣(mo)马。 ❷战士;军队:~士︱~员︱~卒︱~丁︱~痞︱~役︱~权︱~力︱~种︱~站︱~营︱~灾︱~乱︱官~︱士~︱列~︱新~︱步~︱炮~︱水~丨伞~︱民~︱号~︱标~︱卫~︱护~︱宪~︱伤~︱哀~︱骄~︱敌~︱贼~︱天~︱逃~︱伏~︱甲~︱尖~︱哨~︱雄~︱精~︱疑~︱乱~︱奇~︱重~︱救~︱援~︱增~︱动~︱出~︱称(cheng)~︱将(jiang)~︱提~︱统~︱举~︱进~︱兴(xing)~︱追~︱收~︱撤~︱退~︱息~︱溃~︱败~︱征~︱招~︱搬~︱屯~︱练~︱阅~︱养~︱~强马壮丨~荒马乱︱哀~必胜︱骄~必败︱按~不动︱招~买马︱调~遣将︱残~败将︱损~折将︱缓~之计︱散(san)~游勇︱虾~蟹将︱穷~黩(du)武︱精~简政︱草木皆~︱老弱残~︱~来将挡,水来土掩︱养~千日,用~一时。 ❸关于军事或战争的:~法︱~书︱~家︱~符︱~火︱~燹(xian)︱弭(mi)~︱~贵神速︱~不厌诈︱纸上谈~︱先礼后~。 兵bīng❶ 武器:兵不血刃|秣马厉兵。 ❷ 军人:工农兵|兵多将广。 ❸ 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兵士|上等兵。 ❹ 关于军队的和军事的:兵书|兵法|纸上谈兵。 ❺ 姓。 兵 兵❶泛指兵器。《左传》鲁隐公元年:“缮甲兵,具
中国武术大辞典 卒乘。”《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 ❷指士卒、军队。 《战国策·西周》:“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 ❸指研讨兵法。《左传》鲁隐公三年:“有宠而好兵,公弗禁。”《战国策·秦》:“公不论兵,必大困。” ❹用兵器攻击人。《史记·伯夷传》:“左右欲兵之。”《左传》鲁定公十年:“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杨伯竣注:“令鲁战士击莱人。” ❺指战争。如“交兵”之类。 ☚ 外功 器械 ☛ 兵见[短兵] 兵bing兵暴 兵备 兵变 兵部 兵操 兵差(chai) 兵车 兵船兵丁 兵豆 兵法 兵房 兵符 兵戈 兵革 兵火 兵祸 兵家 兵甲 兵舰 兵谏 兵力 兵乱 兵马 兵痞 兵器 兵权 兵戎 兵士兵书 兵团 兵饷 兵械 兵役 兵营 兵勇 兵员 兵源 兵灾 兵站 兵种 兵卒 哀兵 败兵 搬兵 标兵 残兵 陈兵 出兵 大兵单兵 当兵 刀兵 分兵 匪兵 伏兵 工兵 官兵 号兵 护兵 尖兵 精兵 骄兵 救兵 溃兵 老兵 练兵 民兵 男兵 女兵 叛兵炮兵 奇兵 骑兵 伤兵 伞兵 哨兵 收兵 水兵 逃兵 天兵 退兵 屯兵 卫兵 宪兵 新兵 兴兵 雄兵 养兵 阅兵 疑兵 用兵援兵 增兵 招兵 征兵 重(zhong)兵 追兵 兵工厂 兵马俑 兵役法 兵役证 兵役制 兵油子 工程兵 航空兵 空降兵 老爷兵雷达兵 勤务兵 上等兵 坦克兵 排头兵 特种兵 铁道兵 通讯兵信号兵 侦察兵 志愿兵 装甲兵 辎重兵 子弟兵 兵不接刃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不由将 兵车之会 兵多将广 兵革之祸 兵贵神速 兵荒马乱 兵精粮足 兵连祸接 兵临城下 兵强马壮 兵戎相见兵头将尾 兵灾连年 兵在其颈 短兵相接 官兵平等 精兵简政 草木皆兵 老弱残兵 秣马厉兵 鸣金收兵 弃甲曳兵 全民皆兵 先礼后兵 纸上谈兵 兵败如山倒 赔了夫人又折兵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兵bing❶军队中的最基层的成员;士兵:我是一个~|当~要当解放军|部队全体官~积极参加抢险工作。 ❷军队;军人:工农~|~民是胜利之本。 兵(同)卒 士 (反)官 兵bīng❶指军队: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七·168)按,参“出兵”条。 ❷兵器:(众贼)遂回戈倒~,奋力一阵,把林四娘等一个不曾留下。(七八·1944)
兵bīng兵❶參伐为兵。《禮記·月令》: “小兵時起,土地侵削。” 鄭玄注: “參伐爲兵。” ❷戟。《春秋傳服氏注十》: “取五甲五兵。” 注: “兵, 㦸也。” (《鄭氏佚書》) 兵bīng清代四川成都草帽、麻行谓数目一。参“兵、文、菩、作、成、安、免、可、庆”条。 兵、卒;官、将、帅○兵bīng(名)军中作战人员:~员 |~卒|~对~,将对将|~来将挡|~强马壮|招~买马 |残~败将|调~遣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 ○卒zú(名)兵:戍~|兵~|一兵一~|身先士~|无名小~。 ●官guān(名)带兵的将领:~兵一致|~长|~兵关系|军~|将~|校~。 ●将jiàng(名)将官:~遇良才|~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虾兵蟹~|精兵强~|兵微~寡。 ●帅shuài(名)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才|~旗|~印|元~|主~|统~|将~|挂~出征| 三军可夺~,匹夫不可夺志。 帅←→卒 兵shuài ← → zú bīng帅: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 卒:兵。 兵:军队中最基层的成员。 【例】 文嬴请三帅。(《左传·殽之战》)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宋·司马光:《赤壁之战》)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兵←→官bīng ← → guān兵:士兵。 官:军官。 【例】 当兵的伺候当官的,打水打饭,还打洗脚水,常挨打挨训,苦得不成,天天想家。(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兵bīng〖名词〗 一、兵器,军械(9)。《石碏谏宠州吁》:有宠而好兵。——(公子州吁)得到庄公的宠爱,又喜欢玩弄兵器。《苏秦以连横说秦》:缀甲厉兵。——制作铠甲,磨快兵器。《贾谊过秦论上》:收天下之兵。——搜集天下的兵器。 二、战士,军队(62)。《苏秦以连横说秦》:是故兵胜于外。——因此战士能在外打胜仗。《乐毅报燕王书》: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为燕昭王联合五国的军队而攻打齐国。《屈原列传》:怀王乃悉发国中兵。——楚怀王便全部发动国内的军队。 三、战争,战斗(7)。《王孙圉论楚宝》:金足以禁兵乱。——铜铁金属完全可以用来防御战争和叛乱。《秋声赋》:又兵象也。——又是战争的象征。《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而贽以消兵为先。——然而陆贽认为消灭战争是首要的事。
兵bīng〖动词〗 一、用兵器杀人(1)。《伯夷列传》:左右欲兵之。——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杀死他们。 二、侵略(1)。《书洛阳名园记后》: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发生事变,那么洛阳一定先受到侵略。 兵bīng❶ 兵器,武器。《寡人之于国也》:“弃甲曳~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不利,战不善。” ❷ 用兵器伤人,伤害。《吕氏春秋·上德》:“群臣攻吴起,~于丧所。”《史记·伯夷列传》:“左右欲~之。” ❸ 士卒,兵士。《战国策·燕策三》:“方急时,不及召下~。”《信陵君窃符救赵》:“得选~八万人,进兵击秦军。”又指士卒的集合体,军队。《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善之善者也。”《战国策·齐策四》:“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强。” ❹ 战争,军事。贾谊《论积贮疏》:“~旱相乘,天下大屈。”苏轼《教战守策》:“昔者先王知~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兵*bingB1F8 ❶兵器;武器:~不血刃/短~相连/秣马厉~。 ❷军队;士卒:士~/~强马壮/~团/~役。 ❸军队中最基层成员:官~一致/我只是一个~。 ❹军事;战争:~法/~书/纸上谈~。 军事 军事兵 戎(戎事;戎机;戎马;戎公;戎功;戎旅;戎轩;戎昭) 军事和政治:曲政 军中政事:戎政 军中要务:军要 有关军事的:武(~备;~功) 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武事 鹰扬 武化 弓马 兵略,武事:玉钤 兵戎之事:军实 武功之事:提刀弄斧 军旅之事:胄科 戎行 军事凶险可怕:兵凶战危
另见:战争 军队 战斗 用兵 军事工作 ☚ 军事 军务 ☛
武器 武器兵(兵器;兵械;兵刃;兵刀;兵戎;兵杖;~弩;兵戟;戈兵;甲兵;刀兵) 械(兵械;甲械;威械;缴~) 金(金刀) 铁(手无寸~) 戟(戟戈;戟盾;刀戟;朱戟;剑戟) 斧(斧钺) 戈(戈刃;戈兵;戈矢;戈甲;戈殳;戈剑;戈盾;戈戟;戈棘;戈铠;戈鋋;锋戈;干戈) 枪(枪械;枪只;枪支;枪火;枪杆;枪桿;枪戟;刀枪) 戎(戎具;戎器;戎钺) 矛戟 矛弧 甲仗 甲弩 矢刃 刀箭 刀楯 刀槊 刀麻 刀戟 剑槊 尺铁 战具 武具 凶器 家伙 飞锋 锋刃 锋鍉 锋镝 锋镞 兜鞬 鞬弭 铲铗 战器 火器 角距 干橹 鱼鞞 飞锋(足拨~) 武器的总称:桴革 器仗 器杖 兵器和甲胄的总称:兵革 武器、盔甲:器甲 兵甲 武器和弹药:火(火器;~炮;军火) 武器和鲜血:铁血 武器锐利:兵利 刀、枪之类密集众多:麻林 武器破损残缺:斧破斨缺 兵器的尖端:锋端 锐标 炮口、枪口:钢口 手里没有任何武器:手无寸铁 手无寸刃手无尺铁 身无寸铁(用于杀伤敌人和破坏敌方作战设施的器械装置)
另见:军队 士兵 执持 抵御 杀人 ☚ 武器 各种兵器 ☛
军队 军队军(军马;军伍;军师;军戎;军班;三~;大~;骑~;空~) 旅(军旅) 兵(兵马;兵戈;兵师;兵旅;兵队;兵众;甲兵;鹤兵;步~;工~) 伍(士伍;队伍;行伍;部伍;褚伍;戎伍;尺竹伍符) 师(师众;师徒;兴~)武装(~力量) 人马 卒乘 行列行阵 行陈 车革 居曲 部曲 麾旌 麾旆 麾斾 鹤仗 毒帜 营马 戎行 戎马 戎骖 古代的军事集合体:军团 军队的统称:部(部队) 军旅 云旅 军旅,部伍:云队 军队,军事:戎轩 军队,士兵:武卒 行伍,军队:戎戍 士兵,军队:兵戎 兵甲 与军队有关的:戎(~事) 兵(~务;~器) 军队各部:诸校 整个军队:全军 全部军队:六师 全军中除主力部队以外的部分军队:偏师 军队的前列:锋 军队的前导:军导 京师的军队:中军(~宝账) 先头部队:前锋(前锋军) 前军 前阵 前驱 驱先 先头部队,先行者:前茅 先锋,先头部队:头哨 作战的先头部队:头阵 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两翼 作战时部队的两翼:侧翼 翼侧 一个队形的左侧或右侧:翼(右~;两~;轻~) 后续部队:后军 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殿军 行军时居于尾部者:后殿 居后续进的部队:后继 踵军 后军 后系
另见:士兵 队伍 军容 军营 军帐 保卫 守卫 防守 作战 ☚ 军队 各种军队 ☛
伤害 伤害伤(伤苦;伤负;殄伤;损伤;贼伤) 害(害危;害伤;危害;为害;加害;疮害;贻害;毁害;损害) 祸(祸害;毒祸;贻祸) 殃毁(毁害;毁伤) 妨 残(残害;残戕;破残) 戕(戕害;戕伐) 兵(反以自~) 创(创毒;创伤;重~敌军) 椓 贼(贼害) 犯 疾(弃疾) 血 刻(刻贼) 厉爽蛀蚀 斫丧 疮痍 摌削 危毒 伤害人民:害民 用私心伤害人民:私贼 伤害臣民:暴内 伤害无辜:捉生替死 伤害身体:伤身(为嘴~) 害身 残生 戕身(戕身伐命) 追求利益而伤害身体:以利累形 伤害生命:伤生 戕生 戕害身体性命:凿性斧身 女子爱情上的伤害和嫉妒:蜂欺蝶妒 蝶欺蜂妒 因仇恨而伤害:仇害 阴气戕害:阴贼 残害,伤害:毒贼 互相伤害:相伤 自己人内部互相伤害:自相践踏 争斗伤害:钻攻 (使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伤害)
另见:损害1 破坏1 毁坏1 身体 陷害 思想 ☚ 伤害 言语伤害人 ☛
兵 兵兵(兵士;兵丁;兵子;兵人;兵革;兵勇;营兵;大~;小~;女~)士(士兵;士卒;营士) 卒(卒子;军卒;甲卒;兵卒;部卒;营卒) 勇(游~) 军(军兵;军卒;军汉;军健;军众) 戎(戎士;戎兵;戎卒;戎甲) 甲士 斗人 斗夫 武夫(一介~) 兜鍪 控弦行夫 健儿 营伍 韎韦 兵的隐语:丘八 有军籍或有服兵役的人:士(上~;中~)军人 士兵、军队:组甲 军队,士兵:戎 部队士兵的总称:兵员 军队最基层的成员:战士 士兵和低级武官的总称:兵弁 旧时民间对士兵、警察的称呼:老总 勇猛凶悍的武夫和士兵:勇夫悍卒
另见:特工 军人 保卫 防守 ☚ 兵 各种兵 ☛
战争 战争战(战尘;战伐;空~;海~;水~;炮~) 仗 斗争 比喻战争:戎 火(烟火;骊火;兵火;战火) 燹 烽(烽候;烽燹;烽堠;烽狼;烽烟;烟烽;爟烽) 戈(戈甲;戈马;戈矛;戈铤;兵戈) 兵(兵甲;兵革;兵戎;兵战;刀兵;甲兵) 氛烟 狼烟 硝烟 烟尘 金革(金革之声) 白刃 甲胄 铁血(~年代) 锋栝 锋镝 锋镞 末德 军旅 遗爝 鞭血 战火,战乱:风烟 战争,战乱:烽火 烽爟 正义的战争:义战 圣战 非正义的战争:侵略战争 一个国家内部的战争:内战 贼寇进犯的战火:贼烽 战争的气氛:战云 征云 不大的战争:风尘小警 战争激烈:龙战鱼骇 战争激烈,血流成河:龙血玄黄 龙战玄黄 战争扩大:战火漫延 到处是战争:漫天烽火 战火到处燃烧:风烟满目 战火遍及各地:烽火连天 兵火连天 烟火连天 天连烽火 连天烽火 战火四起,到处动荡不安:风烟四起 烽烟四起 烟尘四起 战争结束:止戈散马 (国家间、民族间、集体间的武装斗争:战争)
另见:军事 兵法 用兵 打战 战斗 ☚ 战争 发动战争 ☛
战事 战事兵(兵刀;兵事;兵役;兵尘;兵甲;兵革;刀兵;兵戎之事) 甲马 战火 戎事 戎旆 烽鼓 烽燹 爟燧 金甲 焚如 战事、战争:桴鼓之警 战争,战事:兵马 边地战事:边戎 边尘 边埃 边境上的战事:边事 征战之事:鸣条之事 有关征战的事:白旄黄钺 黄钺白旄 征伐之事:允武 战事不断:旌旗卷舒 战事连续不断:军拏 战事平息:武偃 櫜弓(櫜弓戢戈) 没有战事:无士马 边疆无战事:沉烽静柝 边境安定无战事:边尘不惊 (有关战争的事:战事) ☚ 军务 私事 ☛
棋具 棋具棋(~格;军~;跳~) 骐 旧时棋的别称:鬼阵 象棋:象戏 橘中戏 围棋:棋(楸棋) 碁 (敲~) 吴图 方圆 黑白 河洛 手谈 烂柯 坐隐 坐藩 略阵 乌鹭 楸枰 棋盘:局(局图;碁局;楸局;棋局;博局) 枰(楸枰;棋枰;纹枰;碁枰;广枰) 弈楸 奕楸 文楸 纹楸 广平 木野弧 方亭侯 棋盘的美称:玉局 围棋盘:枰(纹枰) 楸局 红楸 苍青色玉石制的围棋盘:楸玉局 棋局,棋盘:弈局 围棋盘上的方格子:罫(方罫) 棋谱:奕谱 棋子:棋(棋丸;举~不定) 子 棊(棊子;棊丸) 棋盘、棋子:弈具 围棋子:碁(碁子;碁石) 冷玉 博棋 冷暖玉 围棋白子:烂柯仙客 象棋子名称:车 马 炮 象 士 兵 卒 将 帅
另见:下棋 ☚ 棋具、赌具 赌具、占卜具 ☛
兵/各种兵/骑兵/执行各种任务的兵/卫兵/各种状况的兵/勇士 ☚ 不好的军队 兵 ☛
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死亡逆死 意外死亡:天年不测 因意外事故而死:罹难 在意外灾祸中死亡:非命(死于非命;殉于非命;毙于非命;戕于非命) 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强死 因自杀、被害或因意外事故而死亡:横亡横死 横折 毕命 突然自杀身亡:暴殄轻生 非因病、老而死:强死 饥饿而死:殣 馑(馁馑) 殍(殍殣) 捐瘠 饿杀 饿死 饿殍 饿踣 馁稿 馁毙 灾民流亡而饿死:流殍 囚禁而死:幽死 囚犯在狱中因受刑﹑饥寒或疾病而死:瘐死 作战而死:兵 ☚ 正常死亡 病死 ☛
战争不断 战争不断战火不断 烽火相连 戎马劻勷 戎马生郊 战争频繁:战火纷飞 到处战火不断:干戈满目 干戈满地 干戈满眼 到处都是战争和动乱:兵戈载道 载道干戈 兵戈满眼 战争连年不断:烽火连年 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兵连祸结 兵连祸接 兵连众接 兵连祸深 兵连祸积 兵连祸拏 兵祸连结 兵祸结连 兵 祸结 兵缠祸结 兵拏怨结 结难连兵 连兵构祸 连兵结衅 祸结兵连 祸拏兵连 ☚ 进行战争 停止战争 ☛ 兵bīng甫明切,平庚。 ❶兵器,武器。《新书·过秦论》:“斩木为~,揭竿为旗。” ❷士卒,军队。《韩非子·难一》:“国安而身定,~强而威立。” ❸军事;兵法。高启《送李使君镇海昌》:“肯扫帐中容我醉,夜深燃烛卧谈~。” ❹战争;战乱。《汉书·匈奴传》:“~连祸接。” ❺刺杀;刺伤。《左传·昭公元年》:“幼而不忌,不事长也;~其从兄,不养亲也。” 〖兵〗 粵 bing1〔波英切〕普 bīnɡ ❶ 兵器,武器,有成語「短〜相接」。許慎《說文解字》:「〜,械也。」蘇洵《六國論》:「非〜不利,戰不善。」 ❷ 士兵。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七.陳忠愍公》:「牛懼亦遁,眾〜隨之皆竄。」 ❸ 軍隊。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亦盛設〜以待秦,秦不敢動。」 ❹ 軍事,戰爭。蘇洵《六國論》:「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之效也。」
兵 兵作战之士。由国家进行组织,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严明的纪律,并为守土保民而进行作战之士,称之为兵。古时有营兵,禁兵、厢兵、土兵、乡兵等。《资治通鉴·唐纪》: “凡上府兵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300人为团,团有校尉; 50人为队,队有正; 10人为火,火有长。每人兵甲粮装各有数,皆自备,输之库,有征则给之。年20为兵,60而免。” ☚ 标 兵卫 ☛ 兵bīng❶军人,军队。如:工兵,炮兵,步兵, 工农兵。 ❷兵器。如:短兵相接,秣马厉兵,兵不血刃。 ❸低于军士的战士。如:上等兵, 列兵。 ❹关于军事和战争的。如:兵法,兵家。 兵bīnɡ ❶ (武器) arms;weapons: 秣马厉 ~ feed the horses and sharpen the weapons; 短 ~ 相接 fight hand to hand;in close combat; 坚甲利 ~ strong armour and sharp weapons ❷ (军人) soldier: 当 ~ be a soldier;serve [enlist] in the armed forces; 练 ~ train soldiers; 老 ~ seasoned soldier;veteran; 新 ~ recruit ❸ (军队) army;troops: 工程 ~ engineer troops [corps];阅 ~ review troops ❹ (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rank-and-file soldier;private: 官 ~ 一致 unity between officers and men;(美军陆军)一等 ~ Private First Class ❺ (关于军事或战争的) military affairs [strategy]: 用 ~ 如神 direct military operations with miraculous skill; 纸上谈 ~ be an armchair strategist ❻ (中国象棋棋子之一) pawn,one of the pieces in Chinese chess ◆兵败如山倒 A rout is like a landslide.; 兵变 mutiny; 兵不血刃 gain victory with unstained swords;an easily-won battle without much fight;the edges of the swords not being stained with blood — win a victory without firing a shot;without shedding a drop of blood;without striking a blow; 兵不厌诈 There can never be too much deception in war.;All's fair in war.;Deceit is not to be despised in war.;In war there is no objection to deceit.;Nothing is too deceitful in war.;War allows deceit [pretence].;兵部 the Ministry of War in feudal China; 兵差 conscript labour; 兵车 chariot; 兵出无名 act without justification; 兵船 man-of-war;naval vessel;warship; 兵丁 [旧] soldier; 兵多将广 many generals and ample soldiers;enjoy numerical superiority; 兵法 warcraft;art of war;military strategy and tactics兵分两路 The army branched out into two columns.; 兵符 commander's seal or tally;a book on the art of war; 兵戈[书] weapons;arms; 兵工厂 munitions factory;arsenal;arm-shop;armory;arms plant;ordnance factory;ordnance works; 兵贵神速 Speed is the soldier's asset.;Cele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matter in war.;Promptitude is what the soldier honors.;Speed is most valuable in military affairs.;Speed is precious in war.;Speed is the soul of war.;Swift movement is the best tactics.; 兵贵于精 Troops are valued for quality.;It's quality that counts in an army.; 兵荒马乱 The war was going on with all its stresses and strains.;disorder caused by continuous military operations;fighting and confusion;in great confusion in war;in the tumult of a raging war;troops in bad array;turmoil and chaos of war; 兵祸连年 years of fighting;successive years of military disaster; 兵家 military strategist in ancient China;military commander;soldier; 兵家常事 be ordinary things to a general;be a common occurrence with the soldier;be a commonplace in military operations; 兵谏 forced remonstration; 兵尽粮绝 One's army was decimated and the food supplies depleted.; 兵精粮足 have a large army of veterans and ample supplies;The soldiers are excellent and supplies ample.; 兵力 military strength;armed forces;troops;numerical strength; 兵临城下 The enemy approached the walls.;The attacking army has reached the city gates.;The city is besieged by enemy troops.;The city is under siege.;The enemies have reached the wall.;The enemy is at the city gates.; 兵马 troops and horses;military forces;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Food and fodder should go before [ahead of] troops and horses — proper preparations should be made in advance.;Grain and fodder must be prepared in advance for the soldiers and horses.; 兵痞 army riffraff;army ruffian;soldier of fortune; 兵器 weaponry;weapons;arms;armament; 兵强马壮 strong soldiers and sturdy horses;well-equipped and well-trained troops with high morale;well-trained and powerful army;The army was in excellent state.;The men hardy,the horses strong.; 兵权 military leadership;military power; 兵戎相见 meet on the battleground;cross swords with;appeal to arms;be at war;meet in battle [combat];resort to arms; 兵士 ordinary soldier; 兵书 a book on the art of war; 兵团 {军} large unit;corps;formation; 兵微将寡 lack soldiers and leaders;One's army was small and its generals were few.; 兵燹匪患 ravages caused by soldiers and brigands; 兵以奇胜 Tactfulness leads to victory.; 兵役 military service; 兵营 military camp;barracks; 兵勇将智 the fighters displaying valour and the commanders resourcefulness; 兵源 manpower resources;sources of troops; 兵站 army service station;military depot; 兵种 arm of the services; 兵卒 [旧] soldiers;privates 兵soldier
兵soldier
兵pawn;infantry 兵古人对战争、军事有关概念的统称。有多种含义:(1)武器。《说文》:“兵,械也。”指军械,即兵器。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而己矣。”《左传》僖公十八年载,楚成王赠郑文公以铜,与之盟曰:“无以铸兵。”(2)士卒、军队。《左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孔颖达疏:“战必令人执兵,因即名人为兵也。”《说文》:“兵,械也。”段注云:“械者,器之总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3)战争、军事。杜佑《通典》卷148:“五帝行教,兵由是兴。”是说战争始兴于五帝之时。《左传》隐公三年:公子州吁“有宠而好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兵,武事。”此外,也用作兵法、兵书的简称。 兵(1)清代士兵,经制的(即国家常设的)称为兵,非经制的称为勇。清末新军士兵分为目与兵两级,又各分正副。参见“目兵”。(2)北洋政府规定,兵的地位在军士之下,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级;海军则分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一等练兵、二等练兵。(3)国民党政府称军士之下的兵为列兵,亦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 兵bīng❶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挫地削|兵多将广|兵贵神速|兵荒马乱|兵骄将傲|兵精将勇|兵精粮足|兵精马强|兵临城下|兵乱年荒|兵强马壮|兵刃相接|兵戎相见|兵行诡道|兵凶战危
❷哀兵必胜|按兵不动|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残兵败将|刀兵水火|点兵派将|调兵遣将|短兵相接|钝兵挫锐|缓兵之计|骄兵必败|骄兵悍将|骄兵之计|解兵释甲|精兵简政|精兵强将|利兵秣马|励兵秣马|排兵布阵|起兵动众|千兵万马|遣兵调将|强兵富国|穷兵黩武|散兵游勇|上兵伐谋|神兵天降|束兵秣马|损兵折将|添兵减灶|息兵罢战|洗兵不用|虾兵蟹将|兴兵动众|行兵布阵|休兵罢战|训兵秣马|拥兵自重|用兵如神|招兵买马
❸师老兵疲|甲坚兵利
❹按甲休兵|草木皆兵|富国强兵|腹中甲兵|擐甲执兵|极武穷兵|坚甲利兵|解甲休兵|精甲锐兵|卷甲束兵|鸣金收兵|披甲持兵|弃甲曳兵|遣将征兵|撒豆成兵|缮甲治兵|先礼后兵|偃甲息兵|纸上谈兵 兵兵,甲骨文作 ,金文作  ,《説文》籀文作 ,古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从斤从廾。“斤” 是斧鉞類工具或兵器,“廾” 表示雙手執持或舉起的動作。“兵”字从斤从廾,即表示雙手所持者爲斧斤。金文或在 “斤”下增横爲飾筆。《説文》古文从人从干从廾,“干”亦爲器械,从干與从斤表意相同。“兵” 的本義是兵器,引申爲戰爭、軍隊、士兵之義。卜辭、銘文用本義。 楚簡帛文作 ,秦簡牘文作 ,皆沿襲古體。 兵bīng由斤、廾(gōng)合成,会意字。甲骨文为两手持“斤”,“斤”为古代兵器,兵的本义是手执武器的人,也指武器及军事行为。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bīng 槟(槟榔,另读bīn) bin 阴平:宾(宾客) 傧(傧相) 滨(海滨) 缤(缤纷) 镔(精炼的铁) 去声:摈(摈弃) 殡(殡仪馆) 鬓(鬓发) 膑(古代一种剔掉膝盖骨的酷刑) 髌(膝盖骨,可与“膑”通) bāng 浜(沙家浜) pīng 乒(乒乓) pāng乓 相关链接 乒、乓,兵器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象声词。 *兵bīng7画 八部 (1) 武器: ~工厂|短~相接|秣马厉~。 (2) 军人;军队: ~员|征~|~强马壮。 (3) 军队中最基层成员;战士: 士~|列~|上等~。 (4) 有关军事或战争的: ~家|~法|~不厌诈|纸上谈~。 兵 ☚ 戒 龏 ☛ 兵bīng上古会意字。从甲骨文到小篆从两手持斤,斤是类似斧子的砍物工具。隶楷以后两手变形。本指兵器,武器。如:兵器|短兵相接。引申指战士,军队。如:官兵一致。再引申指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如:纸上谈兵。 兵★常◎常
bīnɡ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象双手拿着斧类工具之形,隶定为“兵”。本义表示兵器,引申为军队、士兵、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等。 【辨析】 ❶以“兵”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声母为b,但韵母不同。bānɡ:浜。 ❷兵/卒/士 见579页“卒”。兵 (bīng)从廾持斤。 【按】兵,《説文》釋爲“械也”。兵的本義是兵器,從手持斤(兵器的一種)會意,後引申爲士兵。 兵 甲 金 篆 隶bīng【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上从斤,下从两手,“斤”本像有柄的斧头,古代劳动工具也是战斗武器,会双手举着武器之意。隶书字形将两手部分与“斤”连写变形,造字本义遂不显。 【释义】《说文》:“械也。”本义是兵器,如[短兵相接]。后亦指持武器的人,即士兵、士卒。[草木皆兵]一草一木皆像敌兵,形容惊恐万状。也可指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兵马俑]用泥土和木头制作的士兵和战马的全身塑像作为随葬品列队排在墓穴里。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upper is from 斤(jīn,an ax)which is an ax with the handle and the lower is from two 手(shǒu,hand).The ancient instruments of labor are also the fighting weapons.It means holding weapons with two hands. 【original meaning】The weapons. 兵 ☚ 𧮫 囧 ☛ 00000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