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集市貿易部 > 專名 > 關市
關市  guānshì

古代邊界關口附近的聚物貿易場所。《逸周書·大聚》:“闕市平,商賈歸之。”《周禮·天官·大宰》:“七曰關市之賦。”賈公彦疏:“王畿四面皆有關門,及王之市廛二處,其民之賦,口税所得之泉也。”《荀子·富國》:“輕田野之税,平關市之征,省商賈之數。”《淮南子·本經訓》:“末世之政,田漁重税,關市急征。”

关市

关卡与市场。《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之征,今兹未能。”(什一:十分之一,古代税法。)

市场

市场

市(市肆;市闾;市头;公市;街~;米~;铁~)
出卖零星杂物的市场:小市
卖酒的市场:酒市
官家设立的市场:官场
古代官营买卖的处所:门堂
进行证券或商品交易的市场:交易所
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关市
早晨的市场:早市 晓市
傍晚的市场:夕市
夜间做买卖的市场:夜市 鬼市
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市井 市头
市内商业集中之处:市曹
非法经营的市场:奸市
秘密进行的非法市场:黑市 灰市
(做买卖的场所:市场)

另见:营业 商人 价格 商店 经营 购物

☚ 茶馆   集市 ☛

事官

事官

执掌监督的官:监(监吏)
掌谏诤的官员:谏工 谏官 议官 言者言责 言官 言事官
管领太监的官:阉尸
处理具体事务的下级官吏:办事
掌旗帜的官:职志
古代的翻译官:舌人
主持官食的官:
为帝王主管膳食的官吏:宰臣
主管农事的官:
掌管粮仓的小官:委吏
掌管关市的官吏:关市
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关吏
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负责上报的官员:计(计吏)
临察军务的官员:护戎
奉命外出宣慰、察访的官员:闲凉官 闲良官
侍讲官员:讲员

☚ 官吏   文官 ☛

交易

交易

贸(贸易) 贷易 贩易 回易 贩易 变易 市易 市买 交换
买卖交易:买易 卖儥 质易
货物交易:货交
 进行以物换物的商品交易:抱布贸丝
互相交易:交市
 边境上的通商:关市
定期集会交易:
 太阳当头时进行交易:日中为市
聚集贸易:合市
平价交易:和售
按照公正合理的价格买卖商品或交换其他东西:公平交易 买卖公平 平价和售
 斤两足够,买卖公平:秤平斗满
公平买卖,平等交易:公买公卖
买卖公平,诚实不欺:市无二价 市不二价 市价无贰 市贾不贰
头一场交易:头市
幕后交易:金针暗度 金针偷度 暗度金针
违法的交易:奸市
停止交易:停市
停止市集:歇市 落市
(买卖商品:交易)

☚ 买卖   买 ☛

集市

集市

街 虚所 会市 玄市 店头 集场
于固定地方定期举行的贸易活动:场(赶~) 市集 贾市 闾市
乡村市集:墟(墟市)
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关市
隔日交易的集市:亥市
阴历年底的集市:年集
卖花卉的集市:花市
设在庙内或附近的集市:庙(庙市)
渡口的集市:津市
乡村集市:村集 村场 村墟
农村集市:圩市
山间集市:山墟
山区集市:山市
繁华的集市:雾市
空荡的集市:唐肆
(定期聚会交易的市场:集市)

另见:街市 赶集 商人

☚ 市场   商店 ☛

关市guān shì

❶古时聚物交易的场所。《荀子·富国》:“经田野之税,平~~之征。”
❷边境互市市场。《史记·匈奴传》:“孝景帝复与匈奴合亲,通~~。”

关市

关市

官名。西周时期置。《资治通鉴·周纪》: “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 关市大恐。” 胡三省注: “此盖赂关市之官。”《周礼》: “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 司市掌市治教政刑,量度禁令。战国之时合为一官。”

☚ 关尹   关吏 ☛
关市

关市

周代为关与市的合称,关指城关、关口,市指城内市场。汉以后关市多指设于边境关口的交易场所,主要对象是周边少数民族及外国商人。关市由政府管理,定期定时开放,严格控制交易物品及数量,不许买卖禁物。

☚ 市井   过所 ☛

关市

关市

设在交通要道的交易市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邻接的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以管理过境人员和商品。关卡的两侧亦形成两国境民互相交易的场所。孟子主张“关市稽而不征”,即只管理,不征税,以鼓励贸易。后世统一国家的形成,在交通要塞设立关津,以检查不法分子的流动,关津所在之地也形成关市。在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民族交界地区的互市亦称为关市,系民族联系的纽带。汉代民族间的关市设于固定的地点,关市四周开挖堑沟,设有墙栅,有专人管理,有固定的开市日期。明清时期户部钞关所在地亦有称之为关市的。

☚ 市廛   互市 ☛

关市

汉唐时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汉以前“关”和“市”含义不同;关指交通要道,市指贸易地点。自汉以后,关市合称,原指设在交通要道的市集,后来专指设在边境的互市市场。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商定在边境上通关市,使原先已有的贸易往来得到保障和发展。后经文帝、景帝,直到武帝初年,西汉政府一直执行这个政策。西汉政府除与匈奴通关市外,还在边境一定地点设立互市市场,与西羌等民族通关市。一般是由汉朝廷指定官员用黄金及丝织品,与匈奴交换马、骡、兽皮、毛织物等,与西羌交换璧玉、珊瑚等。边境关市之设立、开放或停止,均由当时政治经济需要而定。

关市

关市

❶设在关卡的集市。关,交通要道;市,贸易场所。《孟子》:“关市讥而不征”或“关讥而不征”, “市廛而不税”,分别指关和市。关市合称,指设在交通要道的市集。
❷专指由官府管理,设在边境的定期互市市场。始于汉,《史记·匈奴列传》记景帝和武帝时均与匈奴“通关市”,即开放交通互市。它是同古代周边民族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汉时,关市四面穿着堑沟,设有篱垣,派专人守门,有固定的交市日期。届时,参加互市的双方会合一起, 由官府与少数民族头人核准讲定物价,然后相互贸易,故又称“合市”。私商经官府许可,领取凭证,亦得参加。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输入则为各族的土产。汉政府对外销物资管制很严,如兵器、制造兵器和农具的铁、专供帝王后妃用的违禁物品以及可资敌用的其他物品,皆严禁出口。关市是民族间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贸易场所,它的设立、开放或停止,由当时政治经济的需要决定。

☚ 胡市   五均六筦 ☛

关市

汉与匈奴在边地的互市。始于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汉高帝九年(前198),遣刘敬奉宗室女妻单于,结和亲后,即通市。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因战事一度中断。景帝五年(前152),复市。武帝即位后,则“厚遇关市”,匈奴自单于以下皆“往来长城下”,并致书汉,“欲与汉闿(开)大关”。一些边吏也私出塞与匈奴交易。至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富邑姑臧(今甘肃武威)与匈奴“市日四合(次)”。匈奴以牲畜易铁、铜、陶、木、漆、石等各种器具以及工具、马具、黄金、服饰及丝织品。汉一度限制铜器和铜矿石出塞以挟制匈奴。交易额一次达牛马万余头。

关市

中国古代在边境交通要道上设立的互市市场。始于汉。西汉景帝和武帝时均与匈奴互通关市。其设立、开放或停止,均由当时政治、经济的需要决定。

关市

古时物资集聚和商贸之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