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第一国际性质问题的探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关于第一国际性质问题的探讨

关于第一国际性质问题的探讨

20世纪80年代我国理论界围绕第一国际的性质问题而进行的学术争鸣。第一国际是团结欧美各国工人阶级为反抗其压迫者,争取解放而斗争的国际联合组织,在国际共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汤润千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国际共运史论文集》中,刊发《马克思为第一国际制定科学共产主义原则而斗争》一文,认为:第一国际是马克思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一者有马克思为其建设所作的坚持不懈的全面而又深入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二者有马克思在其中发挥的独一无二的、卓越的领导作用。张文涣也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国际共运史论文集》中刊发《关于第一国际的性质和组织原则》一文,认为:第一国际还不是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而是群众性的无产阶级国际革命组织,是各国工人团体的大联合。因为马克思历来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而思想建党的重要环节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工人运动实践结合起来,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和宣传共产主义,而当时的广大工人群众还没有领悟到科学社会主义正是他们寻求解放的指路明灯,各国工人们受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等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支配。因此,第一国际只是马克思有意识地以现有的一般工人组织为基础来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必要步骤。不久,朱坚劲在《社联通讯》1984年第6期发表《从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到无产阶级政党》一文,认为:把第一国际看作国际无产阶级政党,或作为国际无产阶级群众组织这两种看法,都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成分,但是都没有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魏承均、汪青松在《安微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发表《第一国际从潜在向实在的共产主义政党的发展》,则认为:第一国际初期的纲领和组织成分等呈现着很大的复杂性,第一国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第一国际成立初期,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工人运动实际水平和国际内部的实际情况,以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把《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原则,用巧妙的笔法,含蓄地写进第一国际的纲领,以温和的形式表达实质上坚决的内容,使各派都能接受。这样,初期的第一国际纲领,只能是“萌芽状态”科学共产主义纲领,因此,成立时的第一国际既不是一般的工人政党,也不是“实在”的共产主义政党,而是“潜在的”国际共产主义政党。尔后,随着第一国际的纲领和组织的同步发展,到1871—1872年,已经从潜在的共产主义发展为实在的共产主义政党了。接着,祁绍征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上发表《试论第一国际的组织性质》一文,认为:第一国际尚不具备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其纲领和章程确定它是“各国工人团体的联络和合作的中心”。第一国际容纳了各派的工人组织,它成份复杂,还没有达到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水平。第一国际的活动的历史实践,更说明它不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而存在的。因此,第一国际不是群众性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更非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联盟,而是群众性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大联合的政治组织。

☚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讨论   关于普列汉诺夫的评价问题的讨论 ☛
000078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