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关于《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争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关于《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争论

关于《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争论

1923年,匈牙利哲学家和文学家卢卡奇(1885—1971)把他的8篇论文汇集成书,以《历史和阶级的意识》为题加以发表。与伯恩斯坦主义蔑视黑格尔、蔑视辩证法相反,卢卡奇声称要恢复“真正的”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异化理论和拜物教理论,作为克服第二国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错误的办法。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外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福加拉西、列瓦依、柯尔施等支持者认为,这部书是反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机械论、宿命论和经济主义的一个正确论据,它旨在对人和历史、对人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意识在历史上的重要性,重新确立辩证的理解。认为它揭示和恢复了在一个时期内遭到忽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主义和能动主义的性质,是使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东西,即辩证法的第一部系统的研究著作。相反,德波林、鲁达斯、鲁波尔、斯特恩、顿凯尔、巴美尔和威恩斯坦等反对者,则批评这部书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否定哲学唯物主义,拒绝自然辩证法,唯心主义地把客体解释成同意识相关联的概念。匈牙利共产党领袖贝拉·席恩也发表文章,指责这本书“修改辩证唯物主义的企图,或者,说得更准确些,用删掉唯物主义的方法去阉割辩证唯物主义的企图”明显表露。1924年6月至7月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希哈林批评这部书“回复到古老的黑格尔主义”,季诺维也夫指责它是“理论的修正主义”。随着便是卢卡奇本人接二连三地就这本书作检讨,在1938年,他甚至说“由于它的唯心主义,由于它对反映论的错误解释,由于它否认自然辩证法,所以它是反动的”。1967年,卢卡奇为这本书的再版写序言中又一次着重叙述了书中的一些理论错误。但围绕这部书的讨论和争论并未因此平息。
1954年梯艾尔写的《马克思解释的诸阶段》,1960年费切尔写的《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相互关系》、朗特格莱勃写的《辩证法问题》都认为这部书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高成就,出版后的几十年中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可以与之相媲美。1975年布·彼特洛维奇出版的《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状况和发展前景》中说,卢卡奇“在列宁逝世以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创造性发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美国《共产主义问题》杂志1972年第11—12期说“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好几代知识分子都认为卢卡奇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而柏基则在《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演变》(1972年)一文中说,这本书对“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假马克思主义者”影响很大,把卢卡奇称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精神领袖。贝艾尔在《联邦共和国的马克思研究的倾向》(1968年)中认为,这部著作给马克思主义中的现代修正主义和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家提供了论据。也有人说这本书具有两重性质。波兰的奥霍斯基1977年发表《关于卢卡奇的争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指出并批判了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经济的和自然的唯物主义等同起来的倾向,坚决地拒绝了哲学中的直观主义和机械主义,提高了能动主义和哲学人道主义(关于能动的个性和表现出介入态度的人的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他对商品拜物教、物化现象和辩证法的分析也具有同样的价值”;而其错误就是“他对恩格斯作了错误的评价,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唯物主义重视不够,否定自然辩证法和反映论,过分地欣赏黑格尔的辩证法”等。直到目前,围绕这部书的争论仍在继续。

☚ 关于“中国无产阶级局限性”的争论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
000078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