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 《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毛泽东1951年11月30日至1952年3月23日为开展“三反”“五反”斗争,先后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些重要批示。“三反”,是指当时在机关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五反”,是指为配合“三反”,开展的反对资产阶级的违法行为的斗争,即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当时,我国人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党内一些干部滋长了铺张浪费,贪污受贿的倾向。在私营工商业中出现了一些行贿、偷税漏税等不法现象。毛泽东在一些地区写给中央报告的批示中,阐明了“三反”“五反”斗争的性质和意义,规定了“三反”“五反”斗争的方针和政策,并部署了这场严重的斗争。批示指出,反贪污、反浪费是全党的一件大事,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才能停止很多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蚀的极大危险现象。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应该把反贫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重要,一样的发动广大群众包括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去进行,一样的大张旗鼓地去进行,一样的首长负责,为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三反”斗争,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在大中等城市,向着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批示》规定了“三反”“五反”斗争的策略和处理原则。指出,要着重打击大贪污犯,要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批最严重的贪污犯。对中小贪污犯则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针。在“五反”斗争中,必须注意利用矛盾、实行分化、团结多数、孤立少数的策略,迅速形成“五反”的统一战线,以孤立那些罪大恶极的反动资本家,并给以各种必要的惩处,例如逮捕、徒刑、枪决、没收、罚款等等。指示还规定了对工商户处理的五条基本原则:过去从宽,今后从严(例如补税一般只补1951年的);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通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批示提出,在“五反”目标下,把资产阶级和非资产阶级的独立手工业户及家庭商业户(不包括摊贩),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作出结论和处理意见。这五种类型就是,守法的,基本守法的,半守法半违法的,严重违法的和完全违法的。批示还强调,无论“三反”“五反”,均不得采用肉刑逼供方法,严防自杀现象发生,务使斗争正规健全发展。县、区、乡现在一律不进行“三反”“五反”,将来另行通知。已试做的地区要从严控制,不得妨碍春耕和经济活动。通过“五反”,消灭投机商业,使整个资产阶级服从国家法令,经营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在国家划定的范围内,发展私人工业,逐步缩小私人商业,国家逐年增加对私营工商业的计划性,重新划定私资利润额,既使私资感觉有利可图,又要使私资无法夺取暴利。毛泽东这些批示的贯彻执行对后来顺利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揭露的许多消极现象,至今我们仍应引以为戒。全文约2 800字,载《毛泽东选集》第5卷。 ☚ 对合作社工作的几点意见 彻底进行反贪污斗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