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共产党宣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产党宣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战斗纲领。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新纲领,1848年2月发表。《宣言》首先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内容,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其次,讲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发展和斗争的进程。一方面肯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接着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宣言》显示了坚定的必胜信心,并再次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号召。《宣言》是马克思学说的“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恩格斯于1847年12月~1848年1月间撰写的历史性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正式创立,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正式宣言。(1)《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基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恩格斯在序言中指出,构成《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的原理是: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以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自然要以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为基础。正是在这一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宣言》批判资产阶级国家和法,并且对无产阶级争得统治权之后的法律问题作了科学的预见和构想。(2)对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揭露和批判。第一,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国家进行历史的考察,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他们所阐明的国体与政体相统一,国体决定政体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一条基本原理。第二,资产阶级法的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资产阶级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地剥削代替过去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抹去了一切本应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包括法律职业的灵光。法律同道德和宗教一样,“全都是掩盖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偏见”。特别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产阶级反对消灭私有制的谬论,指出:“你们既然用你们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念来衡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主张,那就请你们不要同我们争论了。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象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第三,资产阶级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现代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因此,资产阶级的婚姻家庭制度从根本上讲是不道德的。其次,资产阶级的婚姻实质是公妻制。(3)对未来无产阶级新社会法律状况的科学预见与构想。第一,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必须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资产阶级法律,才能创建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律。第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一般法律要求。关于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将提出哪些法律要求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大概的构想。其一,从总的方面讲,“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在政治上,未来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就是巩固和保障人民争得的政治统治和民主,即维护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其二,无产阶级将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这个祸根,为此将采取某些具体的法律措施,主要是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废除继承权等等。其三,法律在社会发展方面将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失,等等。其四,在教育方面的法律措施是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其五,婚姻家庭制度,新社会将消灭妇女被当作单纯生产工具看待的地位,消灭父母对子女的剥削。第三,对未来法律消亡的一般预测。“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随着阶级的消灭、阶级统治的消灭,体现阶级意志性的法律也将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一起自行消亡。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憧憬的是这样一种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合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第1次以单行本在伦敦出版。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该书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在伦理思想方面,以新世界观为理论依据,叙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观,进一步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道德观,使伦理道德观与阶级斗争学说,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结合了起来。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了原始公社解体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科学地证明了该时代的社会经济生产决定该时代的阶级结构,各阶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该阶级人性、思想感情以及道德意识,进一步论证了阶级社会中的人性、道德带有阶级性。具体分析了当代资产者和无产者这两个阶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及由此决定的它们的人性和道德。他们从资产阶级在生产和交换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了该阶级的本性和道德。指出,资产阶级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冷酷的剥削代替了封建的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68页)。一切人都成了金钱的奴仆,一切关系都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利己主义成为统治社会的道德原则。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全部社会关系发生不断变革,各种观念、见解也必然不断的变动,旧观念旧道德被冲垮、抛弃和新观念、新道德的不断更新同样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使各民族道德冲破地方性和民族性,互相交流,为将来人类共同道德的产生创造着必要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从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关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出发,分析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品质。认为无产阶级具有团结和战斗性的高尚品德,大公无私,能够消灭几千年私有制造成的私有心理、自私观念,无产阶级具有为全人类谋解放和幸福的崇高胸怀,敢于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斗争。在批判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诬蔑攻击时,详细地阐述了共产党人的观点包括道德观。指出,共产党人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相一致,维护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既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原则,又是一项基本道德原则;共产主义不仅不消灭个性、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反而使之更加全面发展,只有消灭了资产阶级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才能真正发扬个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个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不能脱离开所有制去理解,它们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东西。针对资产阶级责备共产党人废除祖国、废除民族的观点,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通过驳斥资产阶级责难共产党人要废除永恒真理、道德等,论述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封建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义愤,只不过是贵族阶级没落灭亡的一种历史的哀鸣;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是想把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重新倒退回旧的所有制关系去,力图恢复旧道德;“真正”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实质是用抽象的一般人性抹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以一般人的利益抹杀现实的阶级利益的对立;保守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在道德上宣扬的人道主义、博爱主义,实质上是劝说无产阶级放弃斗争,保全现存制度;空想社会主义道德观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但总的看,是趋向保守和反动的。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传播和无产阶级伦理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撰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宣言由序言和4章组成。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年来,宣言被翻译为200多种文字、1000多种版本流行于全世界各个角落。宣言在1920年8月译为中文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以后又有6种中译本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言在全国的发行量达1000万册以上。 ![]() 并列正书名: 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主要责任者: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成仿吾,徐冰 责任方式: 著;译 出版者: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83 千字 页码: 1-124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A122 语种:中 定价:68.00 出版时间:2021-06 丛书多卷书否: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26条词条。 ![]() 主要责任者: [德]马克思,[德]思格斯;博古 责任方式: 著;译 出版者: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148 千字 页码: 1-132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A122 语种:中 定价:68.00 出版时间:2021-06 丛书多卷书否: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81条词条。 ![]() 主要责任者: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陈瘦石 责任方式: 著;译 出版者: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51 千字 页码: 1-77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A122 语种:中 定价:68.00 出版时间:2021-06 丛书多卷书否: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共收录10条词条。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gongchandang xuanyan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并作为同盟的宣言加以发表。《共产党宣言》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正式发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宣言》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书中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得出了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制度所战胜的结论。《宣言》还论述了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宣言》指出,由于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最高,斗争最坚决、最彻底,因而能够成为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必须同资产阶级展开各种斗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再运用政权去剥夺资产阶级的一切生产资料,彻底消灭私有制。同时,还必须拥有自己的政党,为此,《宣言》详细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任务以及基本的斗争战略和策略。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还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的学说和态度,最后庄严地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号召。《宣言》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有国际性的著作。 ☚ 德意志意识形态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同年2月发表。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阐述了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全面深刻的辩证法基础上的新世界观。论述了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指出资产阶级私有观念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规定了党的纲领和斗争策略,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攻击和诽谤,对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作了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恩格斯指出,《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合写的党纲。曾名《共产主义宣言》,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正式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曾为不同文版的 《共产党宣言》写过七篇序言。正文由前言和四章构成。前言扼要地说明《宣言》写作的背景和目的; 第1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第2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理论原理,以及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实现这一任务的途径和措施; 第3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深刻地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这些思潮的界限; 第4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制定了共产党的基本策略原则,提出将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革命思想; 最后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国际主义的战斗口号为结语。《宣言》的内容极为丰富,是第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184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