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达德六基德张岱年于1948年提出的伦理学范畴。他认为,道德随时代不同而变迁,随社会生活改易而转移,应审察时代的需要而建立新道德。据此,他提出六达德六基德的道德规范,借旧名赋新义。达德为个人对群体或群体中大多数人行为之准则。六达德为:(一)公忠,即爱民爱国,群重于己,为群忘己,必要时能为国献身;(二)任恤,努力工作负责尽职谓之任,尽力助人扶危济困谓之恤;(三)信诚,言如其实谓之信,言行一致谓之诚;(四)谦让,即虚心而不自满,尊重别人的平等人格,荣利不争,享乐居后;(五)廉立,严辨取舍、非力不食谓之廉,独立不倚、不屈素志谓之立;(六)勇敢,即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刚强不屈、果敢不惧。基德为个人在家庭生活或日常活动中的规则,六基德为:(一)孝亲,(二)慈幼,(三)勤劳, (四)节俭, (五)爱护公物,(六)知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