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艺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艺教育 夏朝注重习射,兼以习礼,重视祭祀,这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商除了沿袭夏朝的教育内容外,特别重视音乐,以音乐与政治和宗教相配合,既用以调谐贵族子弟的性情,并用以维系民心。在祭祀时配以音乐,更显出礼的庄严。周朝在承袭夏商之教的同时,又据社会发展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又有所发展。如夏、商、周进行教育的目的,据文献所载,都是“明人伦”,就是教人们要遵守统治者所要求的伦理道德,不能“犯上作乱”,但从它的发展过程看,夏商偏重祭祀,拜神求福。周朝逐渐偏向伦理,用礼乐移风易俗,安上治民,形成礼、乐、射、御为大艺,书、数为小艺的六艺教育,也是进行教育的六门课程。其中,礼:包括建国兴邦之史,治国安民之律,祭祀庆典之仪,以孝为本的伦常道德;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以及乐德、乐仪;射、御:包括以射箭、驾驭兵车为主的军事训练,以及在庆典、演习中的射御仪式;书、数:包括读、写、算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在六艺教育中处于次要地位。 六艺教育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据《周礼·地官·司徒·保氏》,六艺指:“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二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郑玄注曰:“五礼”为吉、凶、军、宾、嘉;“六乐”为兴、道、讽、诵、言、语;“五射”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驭”为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六书”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九数”为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由此看来,六艺(礼、乐、射、驭、书、数)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文,又有武;既有知识传授,又有能力培养,可以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属于德育范畴的礼、乐教育;二是大致归为体育范畴的射、驭(也含礼仪等德育内容)本领的训练;三是相当于智育范畴的书、数教育。六艺教育对中国古代教育和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它在汉、唐一度受到经学的排挤,但从总体看,却一直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