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师外道伦理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师外道伦理思想“六师”为古印度与原始佛教同时产生的六派哲学思想,因与正宗佛教学说相异,故被佛教斥为“外道”。据《沙门果经》、《梵冈经》等记载,六师外道及其思想分别是:(一)顺世派,古印度著名的唯物论派别,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所创,该派认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四种原素)组成,否认永恒的灵魂存在,认为人死后复归为四大。伦理上,主张种姓平等,否认轮回、业报、祭祀、苦行,追求快乐与幸福。(二)耆那教,尼乾陀若提子创立,该教信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苦行主义和清静与污染的伦理学说,认为无所不在的灵魂是半物质性的实体,和其所依附的体积相当,并随体积的增长而增长。道德上的染污,是由不洁净的微细物质从皮肤毛孔中进入灵魂内部而引起的,要获得道德上的清静,就必须堵塞进入不净物质的孔道,以便灵魂获得解脱。为此,该教又提出了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提倡肉体折磨。(三)直觉主义派,删阇夜毗罗伲子创立,宣扬怀疑论和相对主义,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但主张踏实修定,以获得真正的智慧。(四)七元素说,婆浮陀伽旃那创立,认为人身及世界都由地、水、火、风、苦、乐、命等七种元素组成,七种元素一离散,人也就死亡。(五)命定论,未伽梨俱舍梨子创立,认为人生的一切受命运支配,个人无能为力,伦理道德也毫无意义,修行也无用,业报不存在。(六)偶然论,富兰那迦叶创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偶然的、无因无缘的,因此主张纵欲,怀疑和否定社会上一切宗教道德。六师外道主张各不相同,但在反对婆罗门教时是一致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