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和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和塔 六和塔在浙江杭县闸口龙头嘴,其地旧有六和寺,宋开宝中建塔以镇江潮,因名六和塔。 ☚ 圆寂 彭越醢 为肉酱 ☛ 六和塔(清)林则徐 浮屠矗立俯江流①,暮色苍茫四望收。 此诗描写黄昏时分登六和塔远眺的景色,有落日西沉、夜月初升的动态,也有野树暮霭、灯火点点的静态,构成一幅动人画面。 【作者】 林则徐(1785—1850),清末名臣。字少穆,一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江道监察御史、江苏巡抚、按察使等,道光十八年(1838)受命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并在虎门销毁237万斤鸦片,二十年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后被革职、充军伊犁,二十六年被起用,历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少工骈丽,能诗文,有《林文忠公政书》等。 【注释】 ①浮屠:梵语“佛塔”的音译。②此句指六和塔下的钱塘江蜿蜒曲折呈“之”字状,似有不忍远离的情态。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迹寳塔部 > 名塔 > 六和塔 六和塔 liùhétǎ 座落於杭洲市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其處舊有六和寺,因稱。始建於宋開寳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毁,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重建,七級而止。現存塔身係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重建。八角形,七級,高約二十丈,屬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臨安府·景物下》:“六和塔,開寳中建,在龍山月輪峰之開化寺。初九級,五十餘丈,後廢,紹興間再造,七層而止。”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卷二十四:“六和塔,在月輪峰旁。宋開寳三年智覺禪師建……禪師乃即錢氏南果園建塔,以鎮江潮,高九級,五十餘丈。” 六和塔 六和塔中国杭州景点。又称六合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畔,南高峰下。始建于宋开宝三年(970),当时为砖木结构,共分9级,高50余丈,976年改为“开化寺”。北宋宣和三年(1121)被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重建,把该塔塔身重建为砖结构,于1163年建成。塔身为7级,现存六和塔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塔基占地860 m2,塔高59.89 m,外观13层、八角形,塔身内部实为7层。1949年后加以修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畔,创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是吴越王钱弘俶为镇压钱江大潮舍园而造。初建为砖木结构,此后几经重修重建。现存塔高约60米,平面呈八角形,八面13层,内有六层封闭。塔身有仿木构建筑的倚柱、斗拱等。塔内每层中心有小室,小室四周有廊子,楼梯置于其间,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每层廊子两侧设壶门,外面檐廊,内通小室。塔心所有须弥座上有砖雕神人、飞天、鸟兽、花卉等共二百多处,形象生动,与《营造法式》所定规矩相同,并具有南宋风格。此塔造型高大,明暗间隔收分合度,是我国古塔中的名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闸口白塔 飞英塔 ☛ 六和塔 六和塔耸立于杭州市城南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为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初建于970年(北宋开宝三年),“六和”之名来自佛家的六神规约,建塔是为了镇压钱塘江汹涌的江潮。塔建成后,在江中行驶的船只可利用塔灯辨别航向。 ☚ 飞来峰造像 保国寺 ☛ 六和塔 124 六和塔在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弘俶为镇江潮而建。“六和”来自“天地四方”之意。塔高59.89米,八角形为砖木结构。外观13层,塔内只有7层。有螺旋形楼梯,可直登顶层。腰檐层层支出,宽度向上递减。飞檐翘角上挂有铁铃,风起时有声。塔形壮观和谐。登塔眺望,江水蜿蜒,大桥飞架,尽收眼底。 ☚ 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 灵隐寺 ☛ 六和塔 六和塔Liuheta又名六合塔。位于浙江杭州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顶。公元970年吴越王钱俶建此塔以镇钱塘江潮。初建时塔身9层,高50余丈。宣和三年(1121年)毁于兵火。现存砖构塔身系南宋绍兴二十三年所建。平面呈八角形,7层,高59.89米。经历朝修复,仍保留五代风格。塔身砖砌,外部采用木构,整体呈楼阁式木塔形式。每层中心均有小室,四周设回廊。塔内的弥勒座均由雕有神人、飞天、花卉、鸟兽等图案的砖块砌成。出于镇潮的目的,六和塔在外形设计上给人以厚重、稳定的感觉,塔身庞大,塔檐较宽,檐角向上翘角不大。登塔凭栏,远眺江潮滚滚而来,景色颇为壮观,为有名的观潮佳处。 ☚ 五台山寺 华严寺 ☛ 六和塔 六和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六合塔,在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俶为镇江潮而建。“六和”之义取于佛家六种规约,“六合”则为天地四方之意。宣和三年(1121)毁于兵火。现存砖构塔身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塔刹系元代元统二年(1334)遗物,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塔八面,外观13层,内为7层,高59.89米。每层为外墙、回廊、内墙和中心小室四部分,形成内外两环,中间夹以回廊,楼梯置于回廊之间。墙体厚4.12米,四面辟门,门洞形似甬道,门洞两侧有壁龛,龛下做成须弥座。内墙也四面开门,另四面为壁龛。通过内墙门洞,可入供奉佛像的中心小室。塔内砖雕二百方,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飞仙、嫔伽、伎乐天等各种题材,并保存了《四十二章经》石刻、“尚书省牒”碑等文物。塔角铁马104只,迎风作响。登塔凭眺,江上风帆点点,气象万千。1952年、1971年、1990年进行加固维修。 1987年在塔西建中国古塔陈列室,介绍中国古塔的各种类型及演变史。 ☚ 虎跑泉 于谦墓 ☛ 六和塔 六和塔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钱塘江北岸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吴越王钱弘为镇江潮舍园造塔,后几经兴废,现存砖塔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外部木檐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塔八面,外观13层,内部7层,高60米。自外及里,可分外墙、回廊、内墙和小室四部分,形成内外两环,中间夹以回廊,楼梯在回廊之间,墙体四面辟门,经甬道可达中心小室,小室原为供奉佛像之处,建造讲究。塔内砖雕近200方,题材有花鸟、走兽、飞仙、嫔伽等,另有《四十二章经》石刻和“尚书省牒”碑,均十分珍贵。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常德铁幢 栖霞寺舍利塔 ☛ 六和塔Pagoda of Six Harmonies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观八角十三层,内为七层,高59.89米。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历经重修,解放后修葺一新。是杭州著名古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