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良;公粮◉ 公良Gōnɡliánɡ 名 姓。〈例〉春秋时陈国的~孺是孔子的学生/ ~氏的得姓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公粮gōng liáng农业生产者每年向国家缴纳的粮食,以作为农业税。1948年11月28日《大公报》第一张第二版:“现在环境恶劣,替匪征收公粮是叫没有法子想。”1953年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如果少征公粮,就要缩小八路军、新四军,那是对日本帝国主义有利的。” 各种用途的粮食 各种用途的粮食人吃的粮食:粻 食粮 ☚ 各种粮食 麦黍等粮食 ☛ 公粮agricultural tax paid in grain,grain tax农业税的习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征收的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因此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时期内农业税仍以征收粮食为主,广大群众习惯上把公粮作为农业税的代名词,把缴纳农业税叫作缴公粮。 公粮 公粮见“救国公粮”。 ☚ 救国公粮 救国公债 ☛ 公粮 公粮“农业税”的习称。国家向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农业收入所征收的税称农业税。因我国农业生产中,粮食占主要地位,农业税一般征收实物,其中粮食比重最大,故习称农业税为公粮,称缴纳农业税为交公粮。我国的公粮征收制度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一般实行累进税制,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都采取了比例税制。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实行两种征收制度,老区沿用比例税制,新区实行全额累进税制。195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颁布后,全国统一实行比例税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为减轻穷队负担,对农业税实行起征点办法,即按税法规定,在粮食产区,凡低产缺粮村(不包括国营农场和经济作物产区、城市郊区以代金缴纳农业税的单位),平均每人口粮在起征点以下的免征农业税。农业税的税率,除了有全国平均的税率外,还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经济情况确定不同的税率。农业税按常年产量计征,即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当地的一般经营情况,按照正常年景的产量评定计税产量。常年产量评定后,在一定时期内不作变动,增产不增税,以利于稳定农民负担。缴纳农业税的计算公式是:应征入库税额=纳税土地面积(亩数)×每亩常年产量×税率—减免税额。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业税与旧中国的田赋税收制度是性质根本不同的。旧中国的田赋是封建半封建的政府以田亩为单位向农民课征的一种税,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农民的一种严酷的封建经济剥削制度,体现着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新中国的农业税是国家集中劳动农民为社会创造的一部分纯收入的形式,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农业税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农业税是解放区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对于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时期,农业税仍然是国家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巩固工农联盟都有重要意义。 ☚ 填平补齐 农贷 ☛ 公粮 公粮1985年以前,我国农业税因以征收粮食为主,故往往把“公粮”作为农业税的代名词,把缴农业税称为缴公粮。 ☚ 农业税 稳定负担 ☛ 公粮 公粮农业税的俗称。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根据地在辖区里所征收的农业税以实物 (粮食) 为主,故通常称为公粮或救国公粮。1949年解放以后,为稳定负担和方便人民缴纳,农业税仍采行按常年粮产量比例征收实物 (粮食),农民群众也因习称农业税为公粮。 ☚ 四马分肥 “边打边稳边建”方针 ☛ 公粮agricultural tax in (/public)grai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