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 有益利(利于) 得益 助益 埤助 帮助别人,有益大众:济人利物 济物利人 有益处:不无禆益 批评人的话尖锐、听起来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有益处:良药苦口 苦口利病 有好处:有益 有利益,有好处:有利 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有好处:于民润国 对双方都有好处:两便 互利 两得其所两得其便 两得其宜 两利俱存 对公家和私人都有好处:公私两利 公私两便 公私两济 公私两尽 非常有益处:大有裨益 (有帮助;有好处:有益) ☚ 有益 补益 ☛ 公私两便gōng sī liǎng biàn【解义】对公家和私人两方都有好处。 【用法】多用于对国家、对个人皆有利的事。 【例句】积极参加储蓄,是对国家、对个人~的好事。 【近义】公私兼顾 公私两便gōng sī liǎng biàn公家和私人都能得到利益。《汉书·沟洫志》:“乃两便”颜师古注:‘言无产业之人,端居无为,乃发行力役,俱须衣食耳。今县官给其衣食,而使修治河水,是为公私两便也。” 公私两便gōngsī-liǎngbiàn便:方便,便利。指某种做法无论对公家还是行事个人来讲都方便而有好处。 公私两便ɡōnɡ sī liǎnɡ biàn公家和私人都有方便或好处。也作“公私两济”、“公私两利”。 公私两便gōng sī liǎng biàn【解义】 对公家和私人两方都有好处。 【用法】 多用于对国家、对个人皆有利的事。 【例句】 积极参加储蓄,是对国家、对个人~的好事。 【近义】 公私兼顾 公私两便gōngsī-liǎngbiàn〔主谓〕 对公家和私人两方都有好处。《汉书·沟洫志》:“衣食县官,而为之作乃两便。”唐·颜师古注:“令县官给其衣食,而使修治河水,是为~。” △ 褒义。用于描写互利。 【近义】公私两利。 也作“公私两济”。 公私两便;忠孝双全 公私两便;忠孝双全gōng sī liǎng biàn;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上】便:便利。对公与私都照顾好,对两方面都有利。 ◆ 也作“公私两济”。沈从文《顾问官》:“名分上是催款,实际上就调剂调剂,可谓公私两便。” 【下】忠:指对君主对国家忠诚。孝:指对父母孝道。谓尽忠国家、孝敬父母,两者都做到了。 ◆也作“忠孝两全”。老舍《赵子曰》:“老人撅着胡子告诉他:‘忠孝双全,才是好汉!’” 【综】为人处世忠孝兼备,对公对私都要照顾得很好。 【例】爱国将领岳飞,做不到公私两便、忠孝双全,就不顾小家顾大家,“精忠报国”,把毕生献给了抗金事业! ☚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矫世励俗;洁己奉公 ☛ 公私两便gōng sī liǎng biàn便:方便,便利。即对公家对私人两方都有利。也作“公私两济”。济(jì): 有利,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