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
爵位封号的一二三等。公爵,皇室之外最高爵,侯第二,伯第三。明代用来封开国元勋、功臣,其后世袭。《明史·职官志》: “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 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 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 余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已封而又有功,仍爵呈进爵,增禄。其才而贤者,充京营总督,五军都督府掌佥书,南京守备,或出充镇守总兵官,否则食禄奉朝请而已。年幼而嗣爵者,咸入国子监读书。嘉靖八年 (公元1529年) 定外戚封爵毋许世袭,其有世袭一二代者,出特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