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解
佛教用语。亦称“八背捨”,是八解脱的简称,属佛教禅禅定的方法,使佛教徒捨弃对色、欲等的执着,达到无欲心净的境界。八解脱的内容,据 《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所说:“内有色,外亦观色, 是初背捨; 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捨; 净背捨,身作证,第三背捨;空无边处背捨,第四背捨; 识无边处背捨,第五背捨;无所有处背捨,第六背捨;非想非非想处背捨,第七背捨;灭受想定捨第八背捨。晋康僧渊《答张君祖诗》:“濯志八解渊,辽朗豁冥神。”梁简文帝萧纲 《蒙华林园戒诗》:“庶蒙八解益,方使六尘轻”。又梁孔焘 《往虎窟山寺诗》 :“庶凭八解力,永灭六尘贪”。北周庾信 《庾子山集·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庶闻八解乐,方遣六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