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字方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字方针bāzìfāng zhēn

指我国在60年代初提出的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例如:“最近几年,我国工业新产品有大幅度的增长。……这是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大跃进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取得的重大成就。”(《新华日报》1964.7.21)
又指我国在70年代末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例如:“现在,根据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的确到了决心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人民日报》1979.6.23)

八字方针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制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为克服1959年以后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1960年7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确定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李富春(1900—1975)在讨论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应按“整顿、巩固、提高”的精神安排计划。同年8月底,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向国务院汇报1961年计划时,重申了李富春的意见。周恩来(1898—1976)表示赞成,将“整顿”改为“调整”,并加了“充实”二字,从而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控制数字的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八字方针”,由此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八字方针”的内容包括: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各部门的比例关系;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压缩重工业,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稳定市场,回笼货币,消灭财政赤字;巩固已有的经济成果;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型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1962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亦称“七千人大会”),统一了全党对形势的认识,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1962年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从1963年起,再用三年时间,继续执行“八字方针”。这段时间的调整工作,除继续改善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外,着重加强现有生产能力的填平补齐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组织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到1965年,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出现新的面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32:06